中国儿童乳糖不耐受病发率的调查研究
乳糖是奶类中的特有的碳水化和物,也是婴幼儿食物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乳糖的消化吸收对于人类正常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缺乏乳糖酶时,奶中的乳糖不能在小肠消化和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菌丛的作用下,引起发酵、水解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腹涨、肠鸣、气多、或腹泻等,称为乳糖不耐受。据报道乳糖酶缺乏和种族、遗传、地理环境有关[1],因而各国儿童乳糖活性降低或消失出现的年龄不同。随着乳制品对人类营养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摄入量的逐步提高,乳糖的吸收利用的问题将成为营养学界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儿童乳糖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发生的年龄,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及与牛奶不耐发生率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国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的3~13岁的健康儿童1168名,所有调查对象近期无胃肠疾病、无服用任何药物,无急慢性病史、身体健康的本地出生的儿童。
1.2 材料和仪器
乳糖(食品级,美国AMPC,IUC公司);奶粉,市售产品(红星牌),测定乳糖含量为260~280mg/kg;标准氢气,中国计量科学院标准物中心提供;气体收集专用试管,英国Labco.公司;微量氢气气相色谱仪QSP-X3,北京高宝城电子传感技术研究所。
1.3 方法
1.3.1 乳制品摄入量调查 膳食频率法。
1.3.2 乳糖耐量试验 受试者禁食12h,收集早晨基础呼气为基础空白管,然后空腹服用精确称重的乳糖25g(约200ml的乳糖水溶液)。分别在服用后的60、120、180和240min收集0-4h的呼气(肺部1/3处的尾气)于气体收集管中,密封待测。
1.3.3 症状记录[2] 详细记录受试者在服用乳糖后0~8h内的乳糖不耐症状如腹涨、肠鸣、气多、头晕、肠痉挛、稀便和腹泻等,并给予量化为0~6级。其中0为无症状,1分为腹涨、2分为肠鸣、3分为气多、4分为头晕、肠痉挛、5分为稀便、6分为腹泻。
1.3.4 牛奶不耐受试验 部分儿童接受牛奶耐量试验,奶粉用量50g,乳糖含量(13~14mg)相当于日常摄入量,试验程序同上述乳糖耐量实验。
1.3.5 氢气测定 微量氢气敏色谱法[2]。
1.3.6 判断标准 服用乳糖后,受试者氢气值比基础数值上升,并大于1.786mg/m3(20ppm)者为乳糖酶缺乏;出现腹涨、气多等上述临床症状2项以上者为乳糖不耐受。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四个城市的1168名儿童均为托儿所和学校的学生,全部为本地出生的身体健康儿童,一般情况见表1。在乳制品的态度行为调查中发现,多数儿童认为奶制品对自己不重要,在所调查的三大类乳品中,50%的儿童喜欢喝酸奶或酸奶饮料,5%~10%儿童不喜欢奶制品(表2)。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s)
年龄组
(岁)
n
年龄
(岁) 身高
(cm) 体重
(kg) 男生百
分数(%)
3~5 387 4.5±0.78
104.9±9.2
18.7±4.71
50.1
7~8 399 7.4±0.72 126.0±6.4 26.4±5.28 54.4
11~13 382 12.2±0.65 154.2±8.1 44.5±10.12 52.2
表2 观察对象的乳制品态度行为百分率 %
年龄组
(岁) 态 度 选 择 行 为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鲜奶或
奶粉 酸奶或
酸奶饮料 奶饮料
3~5 36.6 54.3 9.1 46.8 58.5 29.5
7~8 37.1 55.2 7.7 49.7 51.0 27.1
11~13 45.3 49.4 5.3 53.1 52.2 22.4
2.2 儿童乳糖酶缺乏
以25g乳糖为负荷做乳糖耐量试验,受试者严格控制试验前晚餐的膳食纤维和乳酸菌饮品的摄入量的基础上,1168名3~13岁的儿童饮用25克乳糖。
由表3结果可见,以呼气中的H2数值>1.786mg/m3(20ppm)判断为乳糖酶缺乏或乳糖轻度吸收不良,在3~5岁组,7~13岁和11~13岁组,乳糖酶缺乏率分别为38.5%、87.6%、87.8%。儿童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有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各城市间乳糖酶缺乏的趋势大致相似,基本上无南方、北方之别。
表3 不同城市儿童乳糖酶缺乏发生率(1) %
年龄组(岁) 北京 哈尔滨 广州 上海 (总)均数
3~5 33.3(24/72)
37.5(30/80)
30.9(25/81)
52.5(42/80)(1)
38.5(121/316)
7~8 83.6(61/73) 82.5(66/80) 87.7(71/81) 94.9(75/79)(2) 87.8(273/311)
11~13 91.5(86/94) 86.3(69/80) 91.4(74/81) 81.2(65/80) 87.8(294/335)
注:与均值比较 (1)P<0.01 (2)P<0.05
2.3 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率
儿童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多以腹鸣、气多、肠痉挛为主,其次为腹涨、稀便和腹泻,约有6%的儿童出现严重的不耐受症状如腹泻、难忍的肠痉挛。在三个年龄组(3~5岁、7~8岁和11~13岁)中,各城市间儿童不耐受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别,北方城市,北京、哈尔滨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13.95%、45.5%和43.8%)高于南方城市广州、上海均值(10.5%、21.2%和17.4%)。详见表4~5。
表4 不同城市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1) %
年龄组(岁) 北京 哈尔滨 广州 上海 (总)均数
3~5 16.7(16/97)
11.0(11/100)
13.6(11/81)
7.5(6/80)
12.2(44/358)
7~8y 54.1(40/74) 37.5(37/100) 25.9(21/81) 16.3(13/80) 33.3(111/335)
11~13 46.8(45/96) 37.5(36/98) 21.7(18/83) 12.5(10/80) 30.5(109/357)
注:(1)()内为例数
表5 儿童乳糖不耐受症状出现的频率(1) %
症 状 120min 240min
腹 涨 4.2
2.4
腹 鸣 39.6 26.8
气多、打嗝 31.3 43.9
痉挛、肚子痛 22.2 14.6
稀便和腹泻 2.1 12.2
注:(1)乳糖不耐受总数n=258
2.4 牛奶吸收不良和不耐受
随机选取部分儿童,用同样的程序做牛奶耐量试验,并分别测定呼气中的氢气和记录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研究发现儿童摄入50g的奶粉(含13~14g的乳糖)后,牛奶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的症状大大减少(见表6)。但仍可发现随年龄增加,牛奶吸收不良、不耐受症状增加的现象。
表6 儿童牛奶吸收不良的发生率 %
年龄组(岁) H2>1.786mg/m3 牛奶不耐发生率
3~5 11.7(7/60)
0.25(2/77)
7~8 43.3(26/60) 16.7(10/60)
11~13 39.0(23/59) 14.0(8/57)
3 讨论
乳糖是机体组织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机体器官、肌肉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乳糖的分解产物-半乳糖,参与脑组织及其神经系统的构成,对于胎儿、婴幼儿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乳糖及其分解产物乳酸对于钙、磷吸收利用有重要作用。在西方国家,乳制品的摄入量较高,乳糖消化吸收及其营养作用也受到高度重视。中国营养学会在新的膳食指南中,把提高乳类摄入量作为优良膳食模式、提高全民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乳糖酶缺乏和乳糖消化吸收不良的现象也应在中国受到重视。
乳糖酶缺乏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的问题。根据其发生的原因,乳糖酶缺乏一般分为3种,即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其中多数人属于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即在一定的年龄,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或消失,其发生率随种族和地区而异。如欧洲白人在5%~30%左右,亚洲黄种人76%~100%,非洲95%~100%左右。日本发生乳糖酶缺乏的年龄在7~8岁,非洲在3~5岁[1]。本研究证明我国87%的儿童乳糖酶下降的年龄在7~8岁,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较高,各地区无明显差别。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多以腹鸣、气多、肚子痛为主,其次还有头昏、稀便、腹涨和腹泻等症状。80%以上的儿童处于虽有临床症状,但能忍受或照常学习和玩耍。6%左右的儿童有哭叫、拉稀多次、腹痛或头晕难忍的情况。乳糖不耐受发生率有地区差别,似乎北方高于南方。
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与乳糖剂量有关[3]。目前国际上研究牛奶耐量试验常用奶粉和鲜奶中含12g和18g乳糖为负荷;乳糖耐量也有25g和50g两种。欧美国家多报道以50g乳糖为耐量负荷,本研究以25g乳糖和含12~13g乳糖的奶粉为基础,发现两个试验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和吸收不良(氢气值大于20ppm)的人数完全不同,后者发生率几乎降低一半。提示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与乳糖剂量有关,同时乳糖酶缺乏的儿童可以耐受少量乳类,而不表现酶缺乏和不耐受的症状。据此,乳糖酶缺乏的个体,可以少量多饮或与其他食物同用,减少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症状;或改用发酵奶—其中发酵后的乳糖已有20%~30%被降解,易于消化吸收;另外喝奶时可同时服用乳糖酶[4],帮助消化吸收。
试验未发现儿童乳糖酶缺乏、不耐受的发生率与儿童的喂养史和奶制品摄入量情况有关。不支持乳糖酶可被诱导的学说。
上一篇:经联合检查在盆腔包块诊断中的价值
下一篇:关于餐巾纸、面巾纸卫生学调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