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城市流动人口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

发布时间:2015-07-08 09:57
城市流动人口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分析

【关键词】 结核/肺;流动人口;就诊延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频繁,移民结核病是发达国家结核病疫情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结核病发病率是城市居民的2.4倍[2]。本文旨在汇总分析我省城市流动人口中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发现此类患者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和规范城市流动人群肺结核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动人口指常住户口在农村、在我省11个社区市城区务工的农民,近1年离开户籍地累计超过6个月。近1年内于11个市级结防门诊、就诊于结防机构正在治疗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定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符合上述病例标准的患者共有168例,其中男89例(52.98%),女79例(47.02%);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6.1±1.5)岁;小学26例(15.48%),初中学历83例(49.4%),高中及以上学历59例(35.12%)。

  1.2 方法

  对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当地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等)、首次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部分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其中就诊延迟的界定:自始发症状出现到第1次就诊时间隔的天数>14 d。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出现情况

  168例均有咳嗽咳痰症状,其他情况见表1,痰涂片阳性者5例。表1 患者症状出现情况

  2.2 就诊延迟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状况

  168例中,有就诊延迟现象132例(78.6%),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因素均有关系。在症状出现后均首先到居住区附近药房自购药对症治疗132例(73.21%),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9例(5.36%),且就诊延迟天数均在14 d以上,仅有36例(21.43%)在症状出现后能及时就诊。自症状出现到首诊间隔时间(就诊延迟)6~754 d,平均43.12 d。自首诊之日至第1次被诊断为肺结核的间隔时间(诊断延迟)15~281 d,平均35.11 d,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为活动行肺结核间隔时间(发现延迟)平均78.11 d。168例中仅有44例(26.19%)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其中132例就诊延迟患者多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见表2。表2 患者就诊延迟和其人口社会学指标

  2.3 患者是否有医保与就诊延迟的关系

  168例初治患者中有医保者(农村基本医疗保险)53例(31.5%),其中发生就诊延迟25例(47.2%),无医保115例(68.5%),其中发生延迟107例(93%)。表3 医保与就诊延迟情况

  3 讨论

  3.1 就诊延迟势必造成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而延迟发现期内由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而其周围人群也不知道其所患疾病具有传染性,这样患者不知如何避免传染他人,其周围人群,尤其是患者家人等密切接触者也不知到其病传染,最终造成肺结核的扩散,加大结核病疫情严重性。有研究证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年能传染10~15例,本文结果显示,就诊延迟患者中,10.12%为涂阳患者,且延迟天数平均达35 d之多,且均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症状至少1个多月后才去就诊,在此期间可能已经造成了对其周围人群的传染。

  3.2 本文结果显示,就诊延迟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学历、家庭经济状况、医保等有关系。由于流动人口多为外出打工的家庭经济支柱男性青壮年为主,一般的身体不适不能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相应增加了患者就医延迟时间,且女性多与男性。在36例未发生就医延迟者中,28例参加了医保(77.8%),115例未加入医保者107例(93%)发生就诊延迟,不难看出,医保能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起到了促进患者及时就医的作用。

  3.3 由于肺结核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较难鉴别,因此患者一般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后,自以为感冒而到药店自购药处理,从而增加了患者就诊延迟时间,兼有结病健康教育在基层,尤其是流动人群中普及面相对较小,对结核病认识不够,甚至不知道当地结防机构地址,也是造成患者就医延迟的一个因素。因此,建议:(1)应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对流动人群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3],使患者意识到结核病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这样患者发病后,就会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就医[4],提高患者自我就诊意识。(2)加大对基层卫生所和药店工作人员的结核病宣传培训,提高防范结核病和转诊肺结核人的意识。(3)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提高医保水平和覆盖范围。(4)地方加大对流动人口居住场所的管理,增加流动人口患者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5],提高其就医主动性,减少就诊延迟。

【参考文献】
1 沈梅,梅建,夏天.重视当前结核病控制的主要群体.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104.

  2 李拯民.结核病流行的新趋势.使用医学杂志,2001,17:11271128.

  3 宋明学,田本淳,窦相锋,等.全国流动人口结核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583585.

  4 王陇德主编.结核病防治.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527555.

  5 李雅,陈坤.瑞安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的流行特征.浙江预防医学,2008,20:2426.

上一篇:广西急诊蛇伤流行病学及救治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涉县正常人群盖塔病毒感染状况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