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5例,口服米非司酮1次/日,12.5mg/次,连服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贫血得以纠正,部分更年期妇女用药后进入绝经期。停药后月经复潮;可使经量减少、经期缩短。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缩小,部分患者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本病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多。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的雌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同时激素代谢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促进本病也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部分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多见30~50岁女性,以40~50岁多见,20岁少见。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过去认为其发病与雌激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孕激素有关。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与孕酮受体有高亲和力,能阻止孕酮占有受体结合的部位,拮抗孕激素的作用。传统的方法对超过12周孕大小的子宫行子宫切除术。而子宫能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与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者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症的提早出现。故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孕激素拮抗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作者小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自愿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患者45例,年龄38~55岁,平均44.5岁,因经期长,经量多致盆血者36例(血红蛋白<100g/l,最低44g/l,平均71g/l),均无心、肺、肾疾患等米非司酮禁证,半年内未接受过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均除外子宫内膜及颈管内恶性病变。
研究方法:月经来潮前1~3天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日,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经线(长、宽、高)。同一患者用药前后及以后观察均由同一医生检查,同一机器检查,以b超测量径线计算肌瘤体积,第1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随访3个月1次,本组45例,全部随访1年。
观察指标:①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②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总体积为各子宫肌瘤之和。③其他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
结 果
症状改善情况:用药后38例(84.4%)当月出现闭经,7例阴道有少许不规则出血,行诊断性刮宫后血止,病理报告为单纯性增生性子宫内膜。血红蛋白治疗前为(71±10.59)g/l,治疗后为(110.02±10.39)g/l,贫血全部得到纠正,腰酸腹痛症状逐渐消失。无阴道干涩及潮热症状,停药2~8周月经开始恢复,停药2周月经恢复者2例(4.4%),停药3~4周恢复者18例(40.00%),停药5~6周恢复者19例(42.22%),停药7~8周恢复者3例(6.67%),闭经3例(6.67%)。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用药前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0.1×6.8×5.4)cm3及(4.5×3.7×2.3)cm3,治疗后较前缩小,分别为(8.5×5.7×4.5)cm3及(3.3×2.6×1.7)cm3,子宫缩小38.4%,肌瘤缩小56.53%,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服药早期仅出现轻度恶心9例,2周后症状消失,余无明显副作用,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改变。
随访:所有病例在停药后按期随访1年以上,停药3个月内肌瘤无明显长大,8例3~6个月再次月经过多,肌瘤明显长大,停药半年肌瘤又复原至用药前大小,后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肌瘤剔除术,6例行子宫全切术,4例(年龄>45岁)停药后一直无月经复潮。
讨 论
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与孕酮高亲和力,子宫肌瘤为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有关,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肉组织。米非司酮能够与孕激素受体结合,阻断孕激素作用,导致肌瘤萎缩。钟慧芳等报道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后lh升高2.3倍,孕激素降低62%,说明在缺乏内源性孕激素时,该药可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导致排卵停止。此外,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坏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使子宫肌瘤萎缩并诱发闭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适应证临床实践中,米非司酮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并可纠正贫血,减轻盆腔充血,但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故适用于术前用药,尤其是严重贫血而不能立即进行手术患者,及近绝经年龄,诊刮病理明确无恶性病变患者,可使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消失,达到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的目的,其适应证、疗程、剂量、用药途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钟慧芳,胡家莲.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3):148.
2 崔满华.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3):131.
3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作者:韩艳芳作者单位:136100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