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
发布时间:2015-07-02 14:41
1引言
大量研究证实,儿童在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任务上的表现在3~5岁间发生显著变化,而且儿童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特别是在错误信念和外表-事实区分两个任务上的表现存在颇多相近之外。不仅发生变化的年龄大致相同,而且儿童在两类任务的表现存在显著正相关[1,2]。这似乎表明二者的发展存在同时性。另一方面,不少证据表明[1,3,4],3岁儿童在错误信念和外表-事实任务上的困难相当牢固。也就是说,这些困难似乎是深层的、概念上的问题,并非通过训练或简化任务要求所能够轻易克服的。
对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要从概念上认识错误信念或区分外表与事实,儿童必须认识到,一个人在心理上关于某物的表征,既可能不同于另一个人关于该事物的表征,也可能不同于事物的实际情形。而4岁左右儿童的这些习得,可能反映了某种在性质上完全新异的心理认识,即儿童开始主动以心理化的方式表征和解释事实。换句话说,这时,儿童认识到了心理的表征实质[5]。
但长久以来,研究者似乎更关注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上的共性方面,以此证明不同任务表现间可能存在的一般认知基础,而往往忽视了幼儿表现的离散性背后的发展内涵。我们认为,关于某种认识或能力的一般表征机制的探究,既应关注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上的一致性,也应关注这些表现的离散性方面,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一般认知基础的作用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而能更好地综合不同任务表现,推测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便旨在,通过探查幼儿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特殊性及其内在一致性程度,探究
附图
注:ar=外表-事实的区分任务;fb=错误信念任务;rch-表征变化任务;id=解释的多样性任务.(以下同)
结合表1、表2和表3的结果,可以看到,3岁儿童在各任务上的表现比较一致,只是在解释多样性任务上的表现优于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但4岁组和4岁半组儿童在各个任务上的表现上存在较多的差异,特别是在外表-事实区分任务上的表现均差于其它任务,而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均优于其它任务。
3.2儿童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内在一致性
为考察各任务表现间可能存在的内在一致性,首先对儿童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除外表-事实区分和表征变化任务间没有显著相关外,其它任务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在.32到.48间。即使控制年龄因素后,大多任务间仍显著相关。
进一步对幼儿在四类任务上的表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5。第一个主成分可解释相关矩阵所有变异的最大部分,因而反映了儿童表现整体上存在的潜在一致性程度。可以看到,四个得分在该成分上均有较大负荷,表明儿童在四类任务的表现中,的确存在某种十分显著的公共成分。因此,这一结果提供了某种经验支持,表明儿童在这些任务表现上的确可能存在某种较大的内在一致性。
表4儿童在不同任务表现之间的相关(括号内为控制年龄后的偏相关)
arfbrch
fb.48**(.45**)
rch .24(.18).41**(.23)
id.32*(.29*).34**(.27*).47**(.43**)
表5各种任务在主成分上的负荷
任务 因素一
1.外表-事实的区分任务.69
2.错误信念任务.77
3.表征变化任务.73
4.解释的多样性任务.73
贡献率(pct of var.)53.2
4讨论与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3岁儿童在各tom任务上的表现显著低于或接近于机会水平,并且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比较一致。4岁儿童在表征变化任务上的表现显著高于机会水平,但在其它任务上的表现仍低于或接近于机会水平,并且他们在不同任务表现间普遍存在差异,表明此时儿童的tom能力已开始表现于某些情境,但这种能力似乎尚不够牢固,其表现往往随任务情境而变化。4岁半儿童除了在外表-事实区分任务上的表现接近机会水平,在其它任务上的表现均高于机会水平,这时儿童的tom能力比较稳固。这一结果与国外许多采用这些任务范式进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3岁儿童似乎普遍缺乏tom能力,4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表现出tom能力。
对于3岁儿童一旦发现某一情境的事实之后,便难以回忆起他们曾错误表征过该情境这一现象,研究者曾有过十分广泛的讨论。其中的假设之一认为,3岁儿童具有“表征失忆”缺陷,即一旦看到真实情境后,他们自动改变了信念,对早先的信念没有任何记录;也就是儿童没法利用关于先前的错误表征的记录[9]。另一同质性假设是概念缺失理论,认为这时的儿童缺乏元表征能力,无法将他们所描述的(表征对象)与之所以这样描述(表征过程)加以区分,从而面对实验者的提问,他们无法在心理上搜索原有信念的记录,而只能在实际所指中寻找记录[10]。后者实际上是“表征失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该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靠的,它成功预测了幼儿在许多同质现象中普遍存在的记忆失败。与以往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也发现不同tom任务间普遍存在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因素后,这些任务间仍存在相关;并且四类任务在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个主成分上均有较大负荷,表明儿童在各tom任务上的表现总体上存在潜在一致性,这种内在一致性反映的可能正是儿童在完成不同tom任务时存在的某种公共的底层能力。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能力反映的或许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起来的某种更一般的关于事实的多种表征的认识能力(即元表征能力),其可能不仅仅是儿童完成各种tom任务的底层基础,还同样可能是儿童完成其它领域中各种相应发展水平的任务的底层基础。
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幼儿在不同tom任务上表现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他们的表现似乎具有任务特殊性(task-specificity),幼儿通过不同tom任务的时间存在先后顺序,例如他们最早掌握的是表征变化,然后是错误信念和解释的多样性,最后掌握的是外表-事实的区分。并且在3岁至4岁半这一发展阶段,不同任务中的年龄效应不尽相同,如外表-事实区分和解释多样性任务中年龄效应不显著,而在表征变化和错误信念任务中则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对于导致这种差异的确切原因,就现有的证据尚不足以作出论断。由于本研究中我们并没有对这些任务的情境加以平衡化,因此这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任务情境的表征要求、儿童的投入程度、指导语理解的差异等。
不过,幼儿在任务表现上的不一致性,似乎对上述“表征缺失”假设提出了某种质疑——即我们似乎不应将没有任何外在帮助下的回忆等同于认识。幼儿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不尽一致,这一结果似乎更倾向于支持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而不利于表征缺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3岁儿童在其中一些任务的表现上并非处于随机水平,而是显著低于随机水平。如果该年龄的儿童在tom任务上的表现完全取决于“表征缺失”,则他们的表现似乎应处于随机选择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或许是因为儿童在某些任务上采用了某种显然不同于随机反应的策略。儿童在不同任务采用不同反应策略,显然隐含着任务情境对儿童tom能力表现有重要影响。事实上,有不少研究者一直关注潜在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发展内涵,例如lesllie认为[12],幼儿在这些任务可能由于没能认识信念而导致错误,也可能由于将注意集中于任务的不恰当特征而导致错误。其它研究者则提出了类似的“事实掩蔽假设”,这种假设假定幼儿偏好基于事实作出信念判断,这种偏好掩蔽了儿童早期所可能具有的关于心理的洞察能力。[13]。
概而言之,本研究通过考查幼儿在四类tom任务上的表现,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首先,3岁儿童似乎普遍缺乏tom能力,4岁左右儿童才开始表现出tom能力;其次,幼儿在不同tom任务的表现中,总体上存在某种潜在一致性;其三,幼儿在不同tom任务上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他们通过不同tom任务的时间有一先后顺序,表明tom表现存在任务特异性。
【参考文献】
1gopnik a,astington ens understanding of representational chang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of false belief and appearance-reality development,1988;59:26-37
2moore c,pure k,furrow ens understanding of modal expression of speaker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development,1990;61:722-730
3gopnik a,slaughter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change in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1991;62:98-110
4wimmer h,hartl t the cartesian view of mind:young childrens difficulty with own false h journal of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1;9:125-138
5wellman childs theory of dge,ma:the mitpress,1990
6flavell jh,flavell er,green pment of the appearance-relity ive psychology,1983;15:95-120
7perner j,leekam sr,wimmer -year-olds difficulty with false belief:the case for a conceptual 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5:125-137
8taylor tual perspective taking:children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what they know from what they development,1988;59:703-718
9astington jw,gopnik tical explanation of childrensunderstanding of 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1;9:7-31
10perner 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al dge,ma:mit press,1991
11perner j,clements an implicit to an explicit theory of ti and uo(eds.),dissociation but interaction between concious and dam:john benjamins.1997
12leslie ding and believing:issues in the theory of ion,1994;50:211-238
13saltmarsh r,mitchell p,robinson m and childrens early grasp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beliefbased judgements in the state change ion,1995;57:297-325
dvnews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