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4:42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治疗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96-02
慢性盆腔炎(chror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等症状,病情易反复,有些患者可诱发附件炎而于腹部触及肿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慢性盆腔炎8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34.1±6.7)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1±1.7)年。对照组90例患者为本院同期收治的采用西医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35.3±7.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6±1.9)年。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同程度的小腹痛,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多伴有腰酸腰痛、带下量多、不孕等,病情反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①热毒下注型24例。患者多表现为发热或低热,下腹作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秽臭、腰酸腰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治疗: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龙胆草、生甘草各5 g;柴胡、丹皮、桃仁、生山栀各10 g,黄芩、银花各15 g,连翘20 g,土茯苓、红藤、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生薏仁各30 g。②湿热瘀滞型2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腹或一侧或双侧少腹痛,时作时止腰酸,带下量多、色黄,伴乏力神倦、四肢沉重、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或滑。治疗:红藤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加减。组方:生甘草5 g,赤芍、丹皮、制大黄、桃仁、玄胡、黄柏各10 g,泽泻15 g,皂角刺20 g,红藤、败酱草、土茯苓、生薏仁、徐长卿各30 g。③肝郁气滞型17例。患者多表现为小腹两侧胀痛,胸闷胁痛,经前乳胀、心烦易怒、经前腹痛尤甚、舌薄质稍红,脉细弦。治疗: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组方:柴胡、川芎、枳壳、桃仁、赤芍、乳香、没药、丹皮、八月札各10 g,玄胡20 g,土茯苓、徐长卿、生薏仁、红藤、败酱草各30 g。④气虚血瘀型20例。患者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坠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治疗:参芪四物合红藤败酱散加减。组方:川芎、赤芍、桃仁、丹皮、香附、黄柏各10 g,玄胡20 g,黄芪、党参、红藤、败酱草、生薏仁、丹参、土茯苓各30 g。以上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全部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37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3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因妇科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最后转化为慢性炎症。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腹痛、腰酸腰痛、带下异常等[2]。属中医“腰痛”、“带下”、“瘕”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湿热之邪未清、郁积胞宫致气血失和,冲任受损。其病机以血瘀为主,湿热、气滞、寒湿之邪入侵而致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故在治法上均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线,并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加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温经散寒,对症用药,药病相投,故而颇获良效[3-5]。
按照中医辨证原理,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将患者分为4型:热毒下注型、湿热瘀滞型、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常有正气不足之象,故在治疗中应根据具体临床证候加减。属气虚者加入补气药黄芪、党参(或人参);属血虚者加入当归、白芍、熟地等补血养血之品,可改善局部和全身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的吸收,起到扶正祛邪之效果[6]。本组88例患者中热毒下注型24例、湿热瘀滞型27例、肝郁气滞型17例、气虚血瘀型20例,笔者根据辨证结果对患者施以不同的方药治疗,同一证型的不同患者的治疗中,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所处阶段在主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实现了同病不同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病中的个体化原则,取得了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57.
[2]董小萍.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j].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96-02
慢性盆腔炎(chror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等症状,病情易反复,有些患者可诱发附件炎而于腹部触及肿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慢性盆腔炎8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34.1±6.7)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1±1.7)年。对照组90例患者为本院同期收治的采用西医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35.3±7.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6±1.9)年。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同程度的小腹痛,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多伴有腰酸腰痛、带下量多、不孕等,病情反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①热毒下注型24例。患者多表现为发热或低热,下腹作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秽臭、腰酸腰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治疗: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龙胆草、生甘草各5 g;柴胡、丹皮、桃仁、生山栀各10 g,黄芩、银花各15 g,连翘20 g,土茯苓、红藤、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生薏仁各30 g。②湿热瘀滞型27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腹或一侧或双侧少腹痛,时作时止腰酸,带下量多、色黄,伴乏力神倦、四肢沉重、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或滑。治疗:红藤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加减。组方:生甘草5 g,赤芍、丹皮、制大黄、桃仁、玄胡、黄柏各10 g,泽泻15 g,皂角刺20 g,红藤、败酱草、土茯苓、生薏仁、徐长卿各30 g。③肝郁气滞型17例。患者多表现为小腹两侧胀痛,胸闷胁痛,经前乳胀、心烦易怒、经前腹痛尤甚、舌薄质稍红,脉细弦。治疗: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组方:柴胡、川芎、枳壳、桃仁、赤芍、乳香、没药、丹皮、八月札各10 g,玄胡20 g,土茯苓、徐长卿、生薏仁、红藤、败酱草各30 g。④气虚血瘀型20例。患者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坠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治疗:参芪四物合红藤败酱散加减。组方:川芎、赤芍、桃仁、丹皮、香附、黄柏各10 g,玄胡20 g,黄芪、党参、红藤、败酱草、生薏仁、丹参、土茯苓各30 g。以上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全部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疗效
观察组痊愈39例,有效37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3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因妇科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最后转化为慢性炎症。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腹痛、腰酸腰痛、带下异常等[2]。属中医“腰痛”、“带下”、“瘕”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湿热之邪未清、郁积胞宫致气血失和,冲任受损。其病机以血瘀为主,湿热、气滞、寒湿之邪入侵而致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故在治法上均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线,并根据其具体临床症状加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温经散寒,对症用药,药病相投,故而颇获良效[3-5]。
按照中医辨证原理,根据患者具体表现将患者分为4型:热毒下注型、湿热瘀滞型、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常有正气不足之象,故在治疗中应根据具体临床证候加减。属气虚者加入补气药黄芪、党参(或人参);属血虚者加入当归、白芍、熟地等补血养血之品,可改善局部和全身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的吸收,起到扶正祛邪之效果[6]。本组88例患者中热毒下注型24例、湿热瘀滞型27例、肝郁气滞型17例、气虚血瘀型20例,笔者根据辨证结果对患者施以不同的方药治疗,同一证型的不同患者的治疗中,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所处阶段在主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实现了同病不同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病中的个体化原则,取得了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57.
[2]董小萍.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