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振心合剂/治疗应用;益气温阳;宁心添精
【摘要】 目的:研究振心合剂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振心合剂(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等),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心功能指标及血清mda、anp、et、no、sod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心合剂治疗chf有效,且无副作用。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振心合剂/治疗应用;益气温阳;宁心添精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中、重度心力衰竭常常需要综合治疗。2006年7月~2008年1月,笔者对12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振心合剂和常规治疗方法作对比观察,同时通过测定血浆相关因素及心功能指标,评价振心合剂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住院chf患者,诊断均符合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1],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振心合剂治疗组(即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范围(59±7.5)岁,平均年龄58岁。平均心力衰竭病程6.5年。风心病16例,高冠心病28例,肺心病10例,心肌病6例。ⅲ级心衰26例,ⅳ级心衰34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范围(57±6)岁,平均年龄56岁。平均心衰病程6.2年。风心病17例,高冠心病28例,肺心病10例,心肌病5例。ⅲ级心衰27例,ⅳ级心衰33例。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的基础上,应用振心合剂150 ml,2次/d。主要成份: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茯苓、茯神、葶苈子、桃仁、泽兰、益母草、天冬、炙甘草、地龙。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不应用振心合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
1.2.2 观察内容
1.2.2.1 症状 心悸、胸闷、咳嗽、心前区疼痛、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疲劳乏力、自汗、畏寒、尿少。
1.2.2.2 体征 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胸水、腹水,肝大、下肢水肿、头面浮肿、舌象、脉象。
1.2.2.3 指标 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射血分数(ef)、左心室终末舒张容积(lvedv)及丙二醛(mda)、心钠素(anp)、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氧化物歧化酶(sod)。
1.3 疗效标准 按文献[2]相关标准拟订。心功能提高ⅱ级为显效,心功能提高ⅰ级为有效,心功能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恶化甚至死亡者均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直接概率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35%),有效34例(56.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显效8例(13.3%),有效40例(66.7%),无效12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chf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比较(±s)组 别时间例数心功能(级)sv(ml)co(l/min)ef(%)lvedv(cm3)治疗组治疗前603.42±0.60 46.51±5.8 3.46±1.2 31.84±4.59 82.42±10.8 治疗后602.61±0.58#△72.9±3.1##△△5.72±1.02##△△40.42±5.98#△49.12±8.9##对照组治疗前603.38±0.72 47.46±6.8 3.52±1.2 32.02±4.63 83.58±11.2 治疗后602.89±0.71# 61.0±7.4## 4.21±1.18## 38.10±5.92# 50.78±11.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0.01
表1示,两组4项心功能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co、sv、ef 3项指标治疗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2.3 两组mda、anp、et、no、sod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sod、mda、anp、et、no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组 别时间例数sod()mda(nmol/ml)anp(ng/l)et(ng/l)no(ng/l)治疗组治疗前60262.63±101.4 10.28±5.3 222.71±16.85 96.58±7.52 44.36±8.71 治疗后60523.42±108.6##△△8.32±4.1#148.45±17.75##△△65.37±13.58##39.85±10.73#对照组治疗前60205.5±112.4 10.12±4.2 219.17±14.2 94.26±6.27 42.23±8.85 治疗后60372.4±106.3##△△8.5±4.3#205.43±18.18##△△66. 72±15.95##38.53±9.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0.01。
表2示,两组sod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anp、mda、et、no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则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sod、anp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
2.4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以往认为血液动力学异常是其发生发展的唯一机制,在过去的20年里,逐渐认识到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塑,造成心功能进行性恶变,目前又认识到心肌缺血是一种与代谢有关的疾病,并开始关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no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酶催化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强有力的扩张血管作用,并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现知最强烈的收缩血管因子,与no共同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当chf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障碍,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调,表现为no和et含量增高,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3]。anp是心脏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具有利钠排尿、扩张血管及抑制肾素和醛因酮的作用,chf时血浆anp水平明显增高[4]。mda是脂质过氧化代谢的毒性产物,可以反映细胞受氧自由基损害的程度[5]。sod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浆sod、mda、et、no、anp的水平高低与心功能的情况密切相关,证实了chf时相关因子处于活化状态,参与了chf病理生理过程。
祖国医学一般认为,chf的中医病理主要为“阳气虚衰,水泛血瘀”,心之气阳亏虚为本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血瘀、水饮为标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但由于阴阳互根,重度心衰常阳损及阴,存在阴精亏损,血瘀、水饮常可致心神失宁,而心神失宁亦可影响阳气的往复,盖神与气息息相关,故重度心衰常有心神不宁。所以在一般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填精、宁心法常能起到精盈阳生、心宁气复的效果。振心合剂中黄芪、红参、桂枝益气温阳,鹿角胶、紫河车益肾填精,泽兰、益母草、桃仁、地龙、葶苈子化瘀利水,茯苓、茯神、天冬、炙甘草宁心安神,全方共奏温阳填精、化瘀宁心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红参、桂枝、桃仁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及保护心肌的作用[67]。麦冬、茯苓、炙甘草具有强心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地龙、泽兰、益母草等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利尿等作用。
本研究证明,振心合剂治疗chf的有效机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2)扩血管效应,可使衰竭心肌压力负荷、容量负荷导致的机械压力降低,改善室壁应力。(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控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防止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4)改善心肌能量代谢。(5)改善微循环,调控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陈灏珠,译.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 1001 101.
[3]胡立新,张占英,李艳玲,等.抗衰保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7,29(1):1719.
[4]yoshimura m,yasue h,ogawa h,pat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p and bnp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car j physiol,2001,79:730735.
[5]庄海舟,沈潞华,刘 冲.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自由基代谢心肌纤维化及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9):541543.
[6]刘志高,熊正明,余细勇.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51353.
[7]赵明镜,王硕仁,李 敏.早期应用活血和益气中药抑制心衰大鼠左室重构和凋亡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8:710714.
热门论文
-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 参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
- 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展综述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 慢性心力衰竭与血尿酸浓度的临床关系
- 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 慢性肾衰竭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 30例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的试验探讨
- 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的特征分析
-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脑钠肽
-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