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清气凉营注射液治疗风温肺热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5-07-02 14:46

【关键词】 清气凉营注射液;风温肺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风温肺热病由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以肺卫表热证为初起证候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属肌表脏腑同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是许多全身疾病的前驱症状。近年来,有学者针对风温肺热病初起即存在的病理状态,提出早期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养阴等药物来截断病势发展。笔者应用清气凉营注射液治疗风温肺热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门、急诊患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纳入病例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性1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4.87±11.58)岁;上呼吸道感染18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发病时间(19.40±14.14)h。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0.13±9.96)岁;上呼吸道感染19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发病时间(13.93±11.80)h。2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病时间、疾病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②符合中医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诊断标准[2];③体温≥37.4 ℃;④发病48 h内;⑤入选年龄18~65岁。WwW.lw881.com

  排除标准:①伴有咽-结膜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等疾病;②合并其他肺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如肺部肿瘤、肺结核、肺炎及其他传染病等;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④已经采用抗生素或其他类似药物治疗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过敏体质者。治疗前拍摄胸片作为诊断及排除指标。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清气凉营注射液(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510)40 ml加入5% gs 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双黄连注射液(黑龙江省佳木斯晨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409222)20 ml加入5% gs 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3 d。若经治疗后,在3 d之内患者病情痊愈,可提前结束临床试验。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症状计分方法

  对主症(发热)、次症(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咳痰、流浊涕、鼻塞、口渴)和体征(咽部充血)分别计分。权重:主症0、3、6、9分;次症除鼻塞、口渴以0分(无)、1分(有)计分,余以0、1、2、3计分;体征以0、1、2、3计分。分轻度(各项积分值≤9分)、中度(各项积分值10~14分)、重度(各项积分值≥15分)三级。舌象、脉象不计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日各观察1次。

  1.4.2 检测患者体温变化

  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8 h及以后每4 h检测体温1次,直至体温正常为止,若至72 h患者体温仍未至正常,则不再监测体温计为无效。

  1.4.3 安全性观察项目

  不良反应(症状及体征);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5.1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3 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显效:治疗3 d以内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血常规检查转为基本正常;有效:治疗3 d体温较以前降低达1 ℃,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3 d体温未降或反而升高,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或改为其他治疗者。

  1.5.2 退热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且无反复;显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1 ℃,但未至正常;有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0.5 ℃,<1 ℃,但未至正常;无效:治疗24 h内体温降低<0.5 ℃。

起效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下降0.5 ℃所需时间;解热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降到37.3 ℃以下所需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统计数据呈正态分布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用近似t检验或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组在治疗后第1日及第3日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3日治疗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差值为治疗后第3日的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2组比较,p<0.05

  2.3 2组退热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退热疗效比较(略)

  2.4 2组退热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比较

  因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资料为开口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治疗组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表5。
表4 2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略)表5 2组患者解热时间比较(略)

  2.5 安全性评价

观察期间,2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者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未示异常变化。

  3 讨论

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如感邪不甚,并经及时治疗,则可截断病变发展,获得早期治愈。如肺卫之邪不解,延误失治,或感邪较重、遇时行疫毒,则病情较重,或顺传于气分,或直接内陷心营。近年来,对于风温肺热病的病理变化及其治疗原则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热毒”是温病的主要病因,在发病之初,即可内伤脏腑,出现血瘀、伤津之象,故主张早期应用清热解毒药物来截断病邪的传变,提出清肺活血法为肺热证基本治法,清热养阴应成为贯穿热病的基本治法等[4-7]。

本研究运用清气凉营注射液干预风温肺热病邪在肺卫阶段乃意在早期截断病邪之变。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0.0%和90.0%,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2组退热疗效相当,但治疗组退热疗效时间与解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清气凉营注射剂是在周仲瑛教授 “病理中心在气营”及“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的理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具有清气泄热、凉血化瘀解毒功效。其中,大青叶性寒味苦,清热凉血解毒,归心、肺二经,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患,为君药;金银花甘寒入肺,擅清肺卫之热,且质轻气香,兼有宣散之功,大黄性稟苦寒,开导阳邪、泻火解毒、凉血化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共为臣,解毒不忘滋阴,清热不忘透邪;野菊花清热解毒,淡竹叶生津利尿,导热下行共为佐使。诸药配伍,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外达、疏通瘀滞之功效。

  中医强调审证求因、治病求本,不是见热退热,见菌治菌,不是西医的对“症”处理,而是对“证”的治疗,对“因”的治疗。清气凉营注射剂可清热、化瘀、解毒、救阴,使邪透风于热外,则热自降,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结,势必孤矣,邪却则热自退,体温渐降而不反复,从根本上截断疾病的发生和传变。本观察结果显示,其降温快而持久,热退平稳,汗出量少,少有反跳,患者的依从性好,且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0-38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186-189.

  [3] 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4] 申锦林,于为民.张学文教授治疗热病急症经验之一——毒瘀[j].中国中医急症,1995,4(3):127.

  [5] 冯涤尘.论黄星垣高热急症学术成就[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121.

  [6] 龚婕宁.论温病肺热证与清肺活血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4(2):8.

  [7] 邓泽军.清热养阴法治疗外感高热卫气同病87例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5(3):170.

上一篇:论中药抗菌研究进展

下一篇:还魂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失眠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