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刊《中国医学月刊》研究
《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1日创刊于上海,全张纸印刷,由陆渊雷任主编,中国医学月刊社编辑,社址于上海西门石皮弄中医学会内。杂志为月干刊,初为每月1日发行,自第6期调整为每月10日发行,于1930年4月停刊,合计共出12期(其中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第1~10期,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第11期,第12期经查未见)。
陆渊雷(1894—1955年),名彭年,江苏川沙人。民国元年(1912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朴学大师姚孟醺学习经学、小学,于诸子百家诸书无所不读。毕业后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大学、中国医学院等处任教。授课之余阅读大量医书,研究中医各家学说。民国14年(1925年)恽铁樵创办医学函授学校,陆渊雷拜恽为师,协助办校;又师经学大家章太炎先生学习古文,钻研医文二途。陆氏为近代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发扬中医的同时,积极借鉴西学。民国21年(1932年)起,陆氏在沪上开业行医,临证运用经方化裁,辅以西医诊断,每起沉疴,擅治伤寒、肝炎、肿瘤等病。又创设“遥从部”,函授中医理论,报名者甚众。
《中国医学月刊》各期(以下简称《月刊》),始终未形成固定封面和栏目版式。第1~5期以题词的简单方式设计月刊封面,第6期延至次年7月出版,封面辅以“ChinaMedicalJournal’英文字样,第7~9期的封面内容更为充实,有美工设计寓意“万病回春”,但到第10期封面又归简单。《月刊》封面的题词人也时有变化:第1、2、7期由白龙久题词,第3期由国民党元老王正迁题词,第4、期由章太炎先生亲自题写,第8、期由书画家蒙寿芝题词,第6、10、11期釆用印刷体。
1 主要内容
《中国医学月刊》以陆渊雷、丁济华、赵公尚等医界同仁为首,倡导将中国的传统医学和西方的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加以融合,强调先改革中医学理论,而后谈继承临床经验,并进行大胆假设,提出“改造中医”说,使当时中医学界为之一振。正如笔名劳尘的作者在发刊词中所言“对于现代学术,有批评而无研究,恐非自立之道也。”“古人于医,有三折肱、九折臂之言,是犹就经验而言,然医非可尝试之技……故医之学理,比经验为尤重”[1]。因此,期刊文章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改良中医传统理论”展开,兹分述如下。
1.1 理论探讨
《中国医学月刊》所载文章虽未形成固定栏目,但对于中医理论研讨的部分仍是期刊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以曹颖甫、陆渊雷、姚兆培、宋大仁等医家为代表,强调改良中医学理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陆渊雷的长文《改造中医之商榷》,前后连载6期,详细介绍了针灸治疗、药学发展、唐宋以后医学、中西方医学的差异等等,倡导中医发展应走科学化道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人普遍存在的思想弊端,“明知西医治不好,倒是死而无悔;明知中医也有治病本领倒是不敢领教”。陆渊雷还举西医“利尿强心”与中医的“色白入肺、味苦入心”的例子说明中西方医学在称谓和本质上的差别,陆氏认为“中医要学了那些科学,才可以算医学界。这理由就很容易明白了,因为既懂了中医的学说,再懂了西医的科学,只要稍微加些思考,将中医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也不十分困难。这就是沟通中西的下手方法。虽受时代局限,对中医科学性的讨论,很多观点值得商榷,但作为一名国医学者,陆渊雷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令人敬佩。
同时,对于如何改良中医传统理论,当时的医家纷纷献计献策,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研讨和临床相关实践的探索,成为改良中医理论的重要尝试。相关文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当时医家就《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中某一条或一段经文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用西方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加以阐发。如《内经新诠一则》一文,即以《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五杀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益精气”一段作为论述对象,从“碳水化合物之功用”,“蛋白质之功用”,“脂肪之功用”,“无机物质之功用”,“维生素之功用”等5个方面,从营养学、生物化学等角度加以阐发。
另一类是作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医经典着作的一些观点提出的质疑,如姚兆培的《药物与阴阳》,文章认为“药物的阴阳二性与其他诸性是建立在药效上面”,有别于传统本草着作以药性别阴阳的观点,文章进一步指出“各种药物的本身,同一木石,亦没有什么阴阳的假定,是在药物对于人身的作用上分别。故药物阴阳的求法不能在形式上推求,只可在药效的经验上观察。
1.2 临床研究
如前所述,继承中医临床经验也是刊物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月刊》专设“临床实验录”栏目,在编者按语里特别说明:医之目的,为欲治病,研究学理,无非为治病之预备功夫。然学理有定,病变无常,以有定之学理,衡无常之病变,往往不能应付裕如”,所以《月刊》特别设立这个专栏,目的是“载诸名医所治疑难大症,以见临机活变之一*斑”。
在这一栏目宗旨的指引下,《月刊》先后刊载曹颖甫、丁济华、章璧如、沈仰慈、戴橘圃等内、外、妇、五官科名家的临证治验,涉及历节风、寒泻、气胀、喉痈等疑难病症10余种。如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署名“江阴曹鹏南”撰文详述自己治疗“历节风”重症的诊疗经过,包括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病机、脉象,方药加减,患者预后等等,是一篇精彩的医案实录,文中曹氏还援引丁甘仁先生的话作为自己用药依据:凡湿毒在里之证,正当驱之出表,但既出于表,必重用大小蓟、丹皮、赤芍,以清血分余毒,不独外疡为然,治历节风亦然”,反映出曹氏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最后患者“今已手足并光润,不知其曾患浸淫疮矣”(按:历节风病机为湿毒在里,用药后驱邪外出,则患者手足遍发浸淫疮),预后良好,疗效肯定。
1.3 经验方药
药物方剂是中医学的特色,也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刊》在这方面,更多的是关注流行病、常见病的经验方药,其中不乏民间验方、偏方。为此,《月刊》专设“得效验方”栏目(各期栏目名称略有出入,或作“简易效方”,或作“得效奇方”等),每期推介数则经验方药,少则三五条,多则十几条,多为医家多年临证心得,也有少数病家自己现身说法,篇幅短小,方药简单,必取效验为是。诸如“痢疾验方、救吞水银方、难产神效方、心胃气痛良方、冻疮效方、疔毒内服方”等等。如陈佳民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指出疔毒最容易内陷,如患者出现疔毒内陷症状,急予“甘草节二钱,绿豆粉四钱,朱砂五分,研成细末,分三次服,开水调下”,就能避免危险,而且不独疔毒症,对其他病症毒热内陷的情况同样有效。
1.4 医着医论
《月刊》为近代医家医学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选载的文章涉及医学专着,家藏抄本,医论研讨等,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全文推荐,如程门雪的《金匮虚劳之研究》,陆渊雷的《金匮今释》,陆亮衡的家藏秘本《松阴秘传喉科合抄》等;也有部分节选,如章次公先生的《药物讲义》等。这些医着医论的刊载,有利于近代中医学术的推广,也有助于期刊知名度的提高,很有参考价值。
如《月刊》1~3期全文连载陆渊雷的专着《金匮今释》,此论着原为陆氏在中国医学院授课的讲义,经作者整理后分为八卷。文中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旁参近代日本学界的观点,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学说,在许多方面作了大胆尝试。文章一经刊载,反响巨大,众多医家纷纷撰文进行探讨,如饱东藩认为,“腠是西医说的皮下脂肪组织,理就是网状组织的网状纹理,”因此腠理即为“营卫交界的所在”,而有别于陆氏“腠为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是皮肤藏府之纹理,腠理即为淋巴管组织”的论点。
1.5 启事通告及广告
启事主要是《月刊》编辑部就相关事务向读者大众的公开声明或解释,如通讯地址的变更,发刊延期的致歉信,稿酬的支付等事宜;通告则是有关机构或社团就相关事务向大众的普遍告知。广告仅限于医药或书籍的推介。作为期刊的附属部分,这些内容对当时医事文化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2 贡献与特色
在上世纪30年代,全国各地出版发行了大量中医学术刊物,《中国医学月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产生相应影响,与它的办刊特色和学术贡献密不可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反映中西医汇通思想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和优劣,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宣传中医学术,是近代医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月刊》刊载的大量文章所体现的“中医科学化”思潮正是对当时“中西医汇通”思想的集中反映。
恽铁樵在《伤寒论研究?总论》中强调“中西医之不同,乃由于中西文化之不同”,“是根本不同方法之两种学说”,“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M《月刊》主编陆渊雷,受恽铁樵先生的影响,也成为近代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认为“国医有实效,科学是真理”,力主“中医科学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这在其文章《改造中医之商榷》中有集中体现。
他如毛仁仁、姚兆培、沈仰慈、赵泽汉、处觉愚、宋大仁、俞培元等众多医界同仁,纷纷撰文,或强调中医改良的必要,或为“中医科学化”献计献策,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中医学融合进世界医学,从而产生“新中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观点鲜明,发人深省。
2.2 总结临床经验方药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是古代医圣张仲景的名训,“采众方”就是强调对临床经验用药的总结,这既是对中医学术理论的良好检验,又是对临床能力提高的大力促进,同时对后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月刊》在总结医家的经验用药,以及各种常见病治法上颇具特色。如前所述,专门开辟“得效验方”栏目,汇集了大量慢性病,如消渴、肝病、乳房病、历节风、胃病等疾病的经验处方,还包括各种疫病和急症的用药,如痢疾、疟疾、疔毒内陷等等。
同时,《月刊》还注重刊载医家的经验总结,为医界同仁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如丁济华的《呕吐症的一般治法》,赵公尚的《白浊浅说》,沈仰慈的《中风之研究》,钱连九的《伤科概论》等等,均是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专科病进行阐发,结合西医的学理知识详细论述。如《呕吐症的一般治法》,文中分析了呕吐症的十^一种病机治则,并处置经验方药,以经方为主,如大半夏汤、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等等,并总结说“中医治呕吐的药,最普遍的是半夏、生姜、吴茱萸。呕者用生姜,呕而有痰者用半夏,呕而胸满者用吴茱萸这些论述对现代临床仍然有借鉴作用。
综合上述,《中国医学月刊》虽然前后历时2年,仅刊行12期,但作为中西医汇通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探讨中医科学化、改良中医学理论、继承中医临床经验等方面,在近代医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