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医学对“毒”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6-09-14 12:27

  中医学对“毒”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后世医家本于经旨,又有不少发挥和创新。使祖国医学对“毒”的涵义、分类及其致病特点、对“毒”的治则,有了较大的发展。兹就祖国医学对“毒”的认识,略述于后,就正于同行


  1毒的涵义


  《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毒气”为引起“五疫”的邪气,这种邪气被称为“五疫之毒”。《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虽有大风疴毒,弗之能害。”《素问·五常政大论》还有寒毒、热毒、湿毒、燥毒、清毒的记载。由此可见《内经》最早提出了“毒”的概念。何谓毒?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谓:“邪之甚谓之毒。”《说文解字》释:“毒,厚也,害人之草。”孔颖达疏:“毒者,苦恶之物也。”《广雅·释詁》云:“毒,苦也”、“毒犹恶也”、“毒痛也”。《释言》:“毒,憎也。”尤怡说:“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先贤多认为“毒”即“苦也、恶也、害也、憎也”。说明毒有毒物、毒害、疫毒的涵义,有峻烈暴恶之意,是气性刚烈之物。


  现代中医学者叶景华教授认为“毒”为邪气(包括六淫、七情、痰饮、瘀邪等)蕴积不能疏散,郁久顽恶,厚积超过常态而形成。张学文教授说:“六淫邪盛化火即可成毒。”论述了“热(火)盛成毒”、“风盛成毒”、“暑热邪盛成毒”、“湿热邪盛化火成毒”、“燥盛化火成毒”、“伏寒化温成毒”。上述学者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毒”学理论


  2毒的分类


  喻嘉言说:“外因者,天时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将“毒”分为“外毒”、“内毒”两大类。如果按照“毒”的病因、病机还可作如下分类。


  2.1病邪之毒


  前贤曾谓无毒不成邪,无邪不成毒。《内经》最早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和大风疴毒。说明六淫、七情、痰饮、瘀邪皆为病邪之毒。《张氏医通》、《诸病源候论》对药毒、臭毒、蛊毒、瘴毒、蛇兽之毒、食物中毒、感染之毒和各种病邪之毒都作了详尽的记载和论述。这些论述丰富了毒的内涵。使毒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了病因学理论。同时为深入研究致病之毒奠定了理论基础。


  2.2病因之毒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里的“毒气”即病因之毒。吴鞠通说:“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中医学将某些致病力强,引起的病证危重、或有互相传染而造成流行的致病之邪称之为“毒”。这种致病之“毒”,可分为“外毒”、“内毒”两大类。外毒为六淫之邪盛成毒。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疫疠之毒、温病毒邪、蛇兽毒等)、物理(跌打、损伤、水、火、雷、电、射线等)、化学(毒品、药物及其污染等)等毒。内毒包括了内伤情志,气血逆乱、痰湿之热毒、火毒、瘀血之毒、水湿之毒、尿毒、粪毒及饮食之毒。内外之毒,是最常见的主要致病的因素。


  2.3病证之毒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梁厚味,足生大疔。”华陀在《中藏经》中说:“五疔者……蓄其毒邪,浸溃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是说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蕴积,火毒内生,或邪毒久聚,蕴结不解,容易引发疔毒、疮毒、痈毒、疽毒、委中毒、脏毒等。所谓“五疔”,是指疔毒,还可分为面疔、手足疔、烂疔、红系疔五种。《金匮要略》有关于阳毒、阴毒的症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进一步阐述了阳毒、阴毒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外科学》讲义对丹毒及其分类流火,赤游丹、内发丹毒,抱头火丹和类丹的证治分别作了论述。《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更详尽的介绍了黑、白丹,赤丹等十多种丹毒的临床证候。吴鞠通还介绍了温毒的咽喉肿痛,耳前后肿,颊肿面正赤等病证之毒的证候。


  2.4药物之毒


  所谓药物之毒,是指中药药物的特性或毒性功效。《周礼》云:“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其病在于内,其治宜毒。”《内经》将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三种。《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表明古人以毒为药,以药为毒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后世医家不乏其说。东汉郑玄註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景岳全书》又说:”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二张氏皆认为无药不毒,药以毒用。徐灵胎也极力倡导药毒论。运用中药药性治病有两种含义:一是应用中药的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之偏纠偏。如用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温热药祛寒温阳解毒,正如《内经》所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二是用中药的毒性治病。对于某些顽症,用之恰当,往往取得良好效果。如乌头能祛寒、温中、止痛,对治疗风寒毒邪所致的顽痹效果很好。但如用之不慎,可引起舌强口麻,流涎呕吐,呼吸困难,心律异常等中毒症状。马钱子有兴奋,强壮的作用,对治疗毒邪所致的风湿麻木、痛痹、痿症有良好功效。用之过量也会发生颈项强直、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中毒反应。对有毒性作用的中药,必须严格掌握,慎重使用。临床只有辨毒恰当,量毒施治,才能使大毒、常毒、小毒之药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所以《儒门事亲》把中药致病称为”药邪“和”毒邪“。

blob.png

  3毒的致病特点


  毒之性烈猛,致病力强,且复杂广泛,表现多端易变,顽固难治,病症迁延,易化燥伤阴,对人体伤害较大。在临床各种毒之致病,表现特征不一,但在发病过程中仍有其不少的共同特点。


  3.1突发性


  发病急,来势猛,传变快,病情重,多直中脏腑,卒伤正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3.2暴烈性


  致病力强,卒然而起,危害严重,病重多变,元气易伤,凶险莫测。甚至短时间内即出现衰竭或休克征象。预后不良,致死率高。


  3.3火热性


  毒之致病,临床表现多为火证、热证。余师愚说:“疫既曰毒,其火明矣。”周国雄亦说:“热征、火证之猛烈顽恶者称之为热毒或火毒。”邪化为毒,多从火化、热化。往往初见毒壅气分,随之毒燔营血,身炽灼手。表现出一派高热火盛的火毒症、热毒症的征象。


  3.4兼杂性


  毒之致病,很少是单一病邪,往往是多种邪毒相兼为病。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湿热互结、浊毒不分、风火交炽,复杂难辨。如寒湿毒、湿热毒、湿浊毒、风湿毒、风热毒等。


  3.5趋向性


  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毒之病邪性多暴烈,毒势内向,人营人血,直中肺心。热盛于内,燔灼气血,耗血伤阴,损害脏腑,致病情加重,不断恶化,甚则出现神昏、痉厥等证。


  3.6顽固性


  病证迁延。症杂多变,病情缠绵,顽固难癒,毒邪难祛,耗气伤正,病程漫长,易于反复,久治不痊,形成难治顽疾,多有后遗症。


  综上所述,毒之致病具有暴戾、顽固、多发、内伤等特点;其证候有凶险、怪异、繁杂、难治的特点。


  4毒的治则


  毒之致病,治疗应以解毒为主。而解毒应根据导致毒邪的邪气及其性质,毒之致病特点,病理变化,结合病情辨毒论治、量毒施治。外毒宜避之,中而宜解之;内毒以排之、清之、解之为主。同时要用护正气,增强机体自身清毒祛邪的能力,以扶正祛毒。辨证中还要根据寒、热、风、湿、暑、燥、火的不同属性,因症治疗。针对风毒、寒毒、暑毒、湿毒、燥毒、火毒、疫毒、瘀毒等不同毒邪,运用不同的治则。如祛风解毒以治风毒,祛寒解毒以治寒毒,清热解毒以治火毒等。《类证治裁》在肿、瘍、疮主治中说:“盖毒以寒凝、温散则毒自化。”又说:“盖诸疮毒宜散,疗痈毒宜聚。”其治毒之法颇具特色。现代中医学家对毒的治疗提出了攻毒、败毒、清毒、拔毒、排毒、化毒、散毒、提毒、调毒等法。现代名老中医赵炳南在治疗皮肤、外科疾病时,针对毒邪拟定了解毒清热、解毒活血、解毒清营、解毒养阴、化斑解毒等治则及方药,还拟定了外用的化毒、拔毒、败毒的治法及方药。温病学派治疗温毒提出了泄热解毒、清气解毒、解毒救阴、清肃余毒等法则。这些治法和经验,对进一步研究毒的治则,深有启迪,值得总结、提高。


  5小结


  祖国医学蕴藏着丰富的毒学理论。《内经》最早提出了“毒”的概念,对毒的病因、病机及其致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后世医家对“毒”的论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医病因、病理学说,而且为深入研究“毒”及毒学理论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毒“的研究,可进一步完善中医学毒学理论,对探索毒之致病规律,防毒治毒,提高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朝润〈安康市中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上一篇:浅析中医学医学模式及其意义

下一篇:中医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