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治疗中医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05:06


第1篇: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


月经不调是女性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期出血量异常或周期紊乱,一旦患病就会引发患者经期前后剧烈腹痛症状,其可能与外界温度、患者情绪变化、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等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月经不调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比组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27±5.16)岁,其中经血量过大9例,经期延长17例,经期缩短3例,闭经12例。研究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07±4.29)岁,其中经血量过大10例,经期延长15例,经期缩短5例,闭经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所选择的药物包括孕激素、雌性激素等,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克罗米芬来促进患者排卵。


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患者具有小腹胀痛、四肢冰冷、舌苔较白以及月经量异常情况,则所使用的处方包括:丹皮、莪术、牛膝、人参、当归、白术各10g,肉桂、刘寄奴、石楠叶各5g。如患者具有脉搏细弱、月经量异常、月经颜色较浅、头晕头痛、目眩等症状时,其使用的处方包括:山药24g,熟地、山茱萸各15g,枸杞、当归、杜仲以及人参各10g。如患者具有乳房胀痛,胸腹部两侧胀痛,月经中含有少量凝血块等症状,则药物处方包括:丹皮、首乌、白术、郁金、当归各10g,柴胡6g。所有处方均用水煎制,1剂/d,早晚服用,共持续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着:患者月经期恢复正常,临床疼痛感消失,月经量降低达到原有的1/3,经期控制在7天内,停药后患者无复发情况;有效:患者月经量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缓解;无效:患者月经量无较大变化,疼痛感未减轻,或停药后出现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病症之一,引发这类疾病的诱因比较复杂,根据西医研究发现可能与患者心理压力、自身体质、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我国中医则认为月经不调属于先天不足导致的后天失调症状,通常情况下,女性体内的任冲二脉气血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则是外部邪气无法侵入人体内,并且於毒也无法滞留,因此女性表现健康,月经周期和量均保持正常。但是在女性正常经期前后,其血海当中的气血会逐渐充盈,甚至发生外泄情况,导致胞宫内的气血开始逐渐转变为虚弱状态,这种气血的剧烈变化就容易引发外邪入侵,导致气血流通受阻,使得胞宫内的经血下行,瘀阻在下腹部位置,因而导致腹部疼痛。


从中医辨证治疗理念出发,在治疗月经不调时应将重点放在扶正固本、调整气血为主,降低体内脏器所受到的损伤。同时,中医还认为月经不调患者因气滞血瘀引发了情志不畅,使得患者临床心理状态较差,加重月经不调病症,因此治疗过程中还应该辅以舒心理气的药材。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当归、茯苓、川芎等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能够有效补充患者血气;赤芍则可以起到凉血消肿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胞宫因瘀阻而产生的疼痛感,清热凉血,调理患者的情志;柴胡能够调整人体肝气,保护肝脏的健康,从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人参补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因阴阳失衡导致的气虚血弱症状,有效提升患者的情志。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疗的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的对比组,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说明中医辨证疗法的疗效较为突出。


作者:李景池


第2篇: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的总称,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量发生异常,其中包括月经过多、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少等病种,在妇科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妇科传统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利用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我院采用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在妇科临床中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异常以及月经周期紊乱,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痛苦。在治疗方面西医通常采取孕激素、促排卵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同时部分患者在经过西医治疗后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本次研究将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以为月经不调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月经不调患者104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以及对照组5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6.3±5.2)岁;观察组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8.3±4.3)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以及闭经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8~9d,或者无定期。月经量过少或过多,色淡质清稀,或者质稠色紫黑夹有血块。经期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并伴有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对于停经3个月以上的患者,排除了妊娠。排除患有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围绝经期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接受治疗,视患者病情而定,采用孕激素周期疗法或雌激素治疗,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针对于小腹胀痛、舌苔苍白、肢体冰冷或月经量少的患者,处方为:10g丹皮、10g莪术、10g牛膝、10g人参、10g当归、10g白术、5g肉桂、5g刘寄奴、6g川芎、5g石楠叶;对于脉细弱、月经量少、颜色浅淡以及头昏眼花患者处方为:10枸杞、10g当归、10g杜仲、10g人参、15g熟地、15g山茱萸、24g山药;乳房胀痛、胸腹两胁胀痛且伴有小血块者,处方为:10g丹皮、10g首乌、10g白术、10g郁金、10g当归、6g柴胡。处方中剂量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处方中药物均用水煎服,早晚一次。共治疗1疗程,一疗程为4w,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治疗标准分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周期恢复至(27.3±6.2)d,患者乳房胀痛、腰腹疼痛、食欲不振等情况全部消失,月经量少于100ml或者减少三分之一,经期小于7山停药3个月后患者月经周期并未发生复发的情况;有效:患者月经量的以改善,相关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在经过中药治疗后,月经量、周期等并未得到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1/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5/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8/5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共发生1例头痛、1例皮疹以及1例胃肠不适,不良反应5.8%;对照组患者共发生3例头痛、3例皮疹以及2例胃肠不适,不良反应15.4%.两组比较差异的显着(P<0.05)


3.讨论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导致妇女出现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而造成的。在非生理期,女性冲任气血能保持相对平和,此时致病因素很难造成冲任、胞宫不足或瘀滞,因此未表现出腹痛等不适症状。但在经期前后,女性机体血海慢慢充盈而后外泄,胞宫内的气血从旺盛短暂转变为虚弱,气血的急剧变化使致病因素很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气血运行不顺畅,阻碍胞宫内经血下行,不通则痛。此外,冲任胞宫濡养不足也会造成患者腹痛。在治疗方面强调扶正固本、平调阴阳。从而使脏器受损,气血失调;由于气滞血瘀,情志不畅,精神抑郁,也会导致月经不调。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临床中使用的中药周期疗法,其依据是传统的中医学辨证论治疗,它主要的方法是活血通经、补气血、养肝肾,从而对出现紊乱的月经周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使月经周期能够恢复正常。在临床对患者使用的温肾补血汤具有温肾补血的功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患者的机体能量代谢,患者服用后,就会感觉到精神振奋,全身温暖。此外,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生理特点进行医治。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中医疗法,其配方包括当归、赤芍、茯苓以及川芎等,其中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补血活血之功效。而赤芍则能够起到凉血消肿、行瘀止痛的作用,经过炒制之后药性缓和。柴胡可疏肝理气,川芎则具有宣通气滞、活血化瘀之功效。总之经过此次研究后,在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1/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5/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8/5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说明在对妇科月经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诸多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玉珍(山西铝厂医院中医科山西运城043304)

上一篇:中医内科学教学方式改革的论文(共2篇)

下一篇:治疗中医妇科异位妊娠的新途径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