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论文(共2篇)
第1篇: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
因头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一旦肝、脾、肾受到内伤,又外感湿、热、风等因素的侵袭,则都有导致人们气血出现失调、脉络出现不畅通、脑窍出现失养的可能性,继而使头痛发作m。以往对于头痛患者经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治标,但是无法治本,仍然无法有效降低头痛的复发率。相较于西药治疗,中医针灸疗法在头痛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既可以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性高。为了给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择取近年来收治的68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近年来收治的68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接受西药治疗的34例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岁,病程6天~3.5年。将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34例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0~65岁,病程6天~3.5年。经统计,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罗通定口服,每次让患者口服的剂量为30mg,提醒患者每天需要服用三次罗通定。同时,给予该组患者益脑宁口服.每次让患者口服4片,提醒患者每天需要服用三次益脑宁。
观察组给予该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辨证施治。
对于外感头痛患者,将“祛风通络、止痛”作为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施针灸的主要区域为手太阴经、穴督脉经穴及足太阳经穴,将太阳、列缺、风池以及百会等穴位作为主要穴位。对于同时存在内伤头痛的患者,还需要加选取头维穴;对于同时存在厥阴头痛的患者,四神聪、行间、太冲以及内关这几个穴位都需要添加;对于同时存在风热头痛的患者,大椎、曲池这两个穴位需要添加;对于同时存在风寒头痛的患者,风门穴需要添加。对于内伤头痛的患者,需要在掌握患者虚实症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辨证施治,对于实证者所采取的治疗原则为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足阳明、督脉、足少阳经穴为主,将风池、百会、头维作为主穴,若患者同时存在肝阳上亢等症状,还需要辨证加穴。对于虚证者所采取的治疗原则为滋养脑髓、疏通经络,以足少阳、足阳明、督脉为主,所选取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百会、风池,对于肾虚头痛、血虚头痛者,还需要辨证加穴。如果患者属于急性头痛者,则每天进行针灸治疗的次数为1-2次。如果患者属于慢性头痛者,则每天可以对其进行一次针灸治疗或者每隔一天对其进行一次针灸治疗.一个疗程为15天。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后如果患者头痛相关症状消失,则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头痛相关症状得到显着性的改善,偶有轻微头痛发生.则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如果患者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头痛经常反复发作,则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者17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中显效者10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一,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头痛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从中医角度分析,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若五脏精华不充分,都有导致头痛发生的可能性。虽然从中医角度分析,导致头痛发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仍然可以概括出头痛发作的最主要病机,即不通则痛,气血不顺畅就是头痛发作的病理基础。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提到的"宛陈则除之,去其血脉也”这一基本理论作为参考依据.采用针灸疗法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采用针灸疗法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虚实症候进行清楚的辨别,要将内伤和外感分清楚,以便施以有针对性的治疗。鉴于外感头痛的特点,采用针灸进行施治时,要注重祛风通络、止痛。鉴于内伤头痛的特点,对于实证者采用针灸进行施治时.要注重对患者的经络进行疏通.并注重经针灸起到清利头窍的效果。对于虚症者采用针灸进行施治时,要注重经针灸起到滋养脑髓的作用,对经络起到疏通作用。对头痛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血脉起到疏通作用,还可以对患者的气血起到调理作用,对其阴阳起到平和作用,激发患者的经气,使疏通气血的效果大大增强.进而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针灸疗法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对治疗时的季节时令加以注意,要提醒患者治疗期间要对饮食加以严格的控制,治疗后不要食用海鲜、公鸡等食物。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4%一),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使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大减小,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经中医治疗的头痛患者发生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杨文如(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
第2篇: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于中医“偏头痛”范畴,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1.病因病机
1.1内伤本病临床以内伤所致者为最多见,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胃。因于肝者,主要是肝阳上尤、肝火上炎;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或肝气郁滞;或气郁化火;其他如肝血不足,脉络失养等亦可引致偏头痛。因于脾胃者,多由饮食失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所致;或由脾胃虚弱,化生气血不足,导致脑失所养而成。徐氏等则认为瘀血阻络为本病的主因。
1.2外感六淫之邪外袭,稽留不去,导致气血逆乱,络道阻遏,亦可发生偏头痛。
2.治疗方法
2.1辫证论治初步归纳为10个证型施治。
肝阳上充本型最为多见。证见头痛如裂,心烦失眠。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王氏用川芎定痛饮加减治疗偏头痛45例,药用川芎、钩藤、菊花、白蒺藜、薏苡仁、白蔻仁、半夏、赤芍、牛膝。显效21例,好转18例。有报告用自拟芎牛琥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54例,方由川芎、牛膝、琥珀、蔓荆子、僵蚕、生石决明等组成,结果获痊愈44例,有效8例。姚氏用自拟颅痛饮治疗血管性头痛21例,显效17例,好转1例。
肝火上炎证见头痛,失眠,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姚氏以芎牛汤加减治疗31例,药用川芎、牛膝、茺蔚子、制香附、菊花、钩藤、桂枝、甘草等.其中川芎与牛膝的用药比例为1:2,结果获近期治愈13例,好转16例,尤以典型偏头痛效佳。本型亦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肝气郁滞本型多由情志不畅所致。证见头痛游走不定,随情志波动而变,胸胁胀痛,妇女经期头痛加剧。舌苔薄,脉弦。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或用逍遥散加味以疏肝解郁。
肝肾阴虚证见头痛,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弦无力。王氏m以左归饮加味治疗15例,获满意疗效。
肝寒犯胃证见巅顶头痛为主,遇冷加重,呕吐痰涎,吐后头痛稍轻,食欲不振。舌苔白滑,脉细弦。治以当归四逆汤加减。
血虚头痛证见头痛隐隐,伴有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心悸怔忡,唇甲色淡,脉弦细。孙氏以四物汤加味治疗偏头痛30例,结果获痊愈18例.有效12例。有人亦用圣愈汤加味益气养血,通络止痛181而获效甚好。
疫浊上犯证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身体困倦。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以化痰通络止痛,方用芎芷六君汤加减。
瘀血头痛此型较为多见。证见头痛如锥刺,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脉弦涩或细涩。徐氏等以头痛煎剂治疗血管性头痛51例,症状缓解12例,进步38例,治疗后复查脑电图10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复査甲皱微循环12例,发现微循环瘀血有明显改善。郭氏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75例,显效55例,好转16例。
气虚止瘀证见头痛绵绵,神疲乏力,自汗懒言。舌淡红有瘀点,脉细涩。梁氏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57例,痊愈48例,好转7例。王氏用东垣顺气和中汤治疗亦获良好疗效。风寒外表证见巅顶及枕后部头痛,颈项僵硬或牵及后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周氏用加味芎辛汤加藁本、羌活、葛根治疗,全部获效。
2.2基本方加减文献报道有不少采用基本方加减进行治疗,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疗效。周氏[12]在李东垣治疗偏头痛名方“芎辛汤”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药化研究,制为加味芎辛汤,治疗偏头痛101例,方由川芎、细辛、白芷、牛膝、元胡、法半夏等组成,血瘀型加丹参、红花、桃仁;阳亢型加钩藤、菊花、石决明;痰湿型加苍术、厚朴;风寒型加藁本、羌活、葛根;血虚型加当归、夜交藤、酸枣仁,结果显效55例,有效39例。李氏用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药用全蝎、蜈蚣、川芎、赤芍、当归、牛膝、青木瓜、防风、荆芥;肝血虚者加白芍、首乌、阿胶;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生赭石、天麻;肝气郁滞者加柴胡、薄荷、香附;肝胆火旺者加黄芩、龙胆草、栀子、香附;肝肾阴虚者加生地、龟板、白芍、山芋肉;于氏选用〈医林改错〉的通气散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药用柴胡、香附、川芎、葛根、羌活、蔓荆子、白芷、荜拨、土鳖虫、全蝎,病情重者川芎可用至50g,荜拨用至25g,共治疗110例,痊愈85例,好转23例。陈氏以自拟柴胡川芎饮治疗偏头痛56例,痊愈36例,显效15例,好转5例,好转5例,药用柴胡、当归、白芍、倕蚕、葛根、赤芍、川芎、细辛、吴茱萸、甘草。夹肝火者,加龙胆草、栀子、夏枯草;夹湿者加半夏、天南星、羌活;加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等。
2.3针刺及其他治疗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也取得了较好疗效。龙氏治疗偏头痛37例,痊愈27例,显效5例,好转5例。取穴:率谷透太阳、外关、足临泣;太阳透率谷、百会、外关、足三里、安眠2。刘氏运用子午流注法取穴治疗157例,根据辨证施行补泻手法,分三组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表明,循经取穴组治愈率为65.4%、有效率为;逢时开穴组分别为67.3%;辨证逢时开穴组分别为92.5%、100%。管氏[18]取头部穴治疗160例,多数患者使用电针,分为二组,每足各80例,治疗结果,循经配穴组治愈率为42.5%,灵龟八法组为65%,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盛氏等用头针安神穴及感觉区下2/3治疗血管性头痛34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治疗后脑血流图指标亦有好转。运用其他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也取得较好疗效。如李氏运用手掌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其方法为:从掌面距第四、五指间联合近.心端2cm处进针,注射2%普鲁卡因4ml,左侧头痛取右手掌,右侧头痛取左手掌。马根据头痛部位,在百会、太阳、印堂、风池四个穴位中,一次取1-2个穴位,皮下注射盐酸川芎嗪1毫升,每隔两天注射一次,注射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2例,结果痊愈22例,显效6例,有效2例。
3.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血管神经性头痛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对本病的诊断方法仍停留在仅凭患者症状叙述阶段,缺少明确的客观观察指标。该病治疗虽可暂时得到缓解,但仍易复发。中成药治疗本病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而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本病治疗仍以汤药为主,虽然也生产了一些丸、散、片、丹和冲剂一类中成药,但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故剂型改革非常必要。
作者:惠振亮1,闫晓轩2,杨惠3,米金辉4,吕龙5,杨萍6(1.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3;2.陇县妇幼保健院,陕西龙县721200;3.咸阳1002库卫生所,陕西咸阳;4.咸阳渭城区妇幼保健院,陕西成阳712000;5.成阳市医药公司,陕西咸阳712000;6.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成阳712000)
热门论文
- 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论文(共2篇)
-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 三叉神经痛临床药物治疗
- 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分析论文(共2篇)
-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3篇)
- 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 临床心理护理治疗在急性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共2篇)
-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 中医儿科疾病临床治疗的论文(共2篇)
- 胸痹中医护理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 中医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论文(共2篇)
-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的治疗论文(共2篇)
- 养血生发的中药治疗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