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当中,其治病八法所讲的是汗法、吐法、下法、温法、和法、清法、消法、补法,上述八种方法,其作为中医医生在临床治疗时重要的指导依据,将所采用的药物而实现治疗的目的[1]。但是,其运用和临床针灸中通常体现在所选择的刺针穴位以及刺针的深浅和手法具有相应的联系。因此,本次主要研究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汗法
汗法所讲的是通过调畅营卫与宣发肺气来实现,让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发汗而得到消失,该方法主要能够解除表证[2]。在对患者进行针灸的时候可以采用汗法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通过组穴方法进行配伍,和腧穴的特性,或者利于刺针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不仅有利于解表散寒,同时还能够疏风解热。对患者进行刺针取穴时与深浅的选择当中,有相关研究表示:使得刺针刺入合谷二分位置,并進行搓数十次操作,性别为女的可以向右边位置搓,反之性别为男的向相反方向,当患者伴有出汗表现之后进行泻法,同时在患者停止出汗时候将针拔出。
2吐法
吐法所讲的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得停留在患者咽喉部位以及胸膈和胃脘当中的食物残渣以及痰液进行排出,该种治疗方法适合运用在宿食堵塞胃脘、痰浊内阻等患者当中,同时吐法主要适合用于治疗急症。因此,临床上在针灸治疗当中,主要选取的穴位为以下几项:内关穴、曲池二穴,先通过气上一穴补针3次,顺摇共17次,循摇3次,并横摇使血逆[3]。即使得穴位以及手法互相结合治疗,并且取中脘穴以及气海穴。由于对患者采用吐法,容易使得其脾胃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故需要对患者进行取血补气治疗,一般取中脘穴,并在气海穴中使得气体得到有效的调节,但是该方法目前在临床上运用比较少。
3下法
该种方法通常是通过荡涤、泻下和攻逐等作用,使得停留在患者的胃肠中的食物残渣以及燥屎能够通过下窍中泻出,而实现治疗的效果,且该方法属于一种见效快的方法。临床上病症一般分为实症和虚症,前者通常通过通便泻火的方法以及清肠导滞等实施治疗;而后者需要进行健脾治疗、通便治疗,或者进行补虚通便等[4]。通常最为常用的穴位为以下几种:即大肠俞穴、足三里穴、天枢穴、上巨虚穴;对于伴有寒结的患者可以给予温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泻火的患者可以加用支沟穴、天枢穴等进行提插泻法治疗。
4温法
该方法主要是采用驱寒温里的方法对寒证进行相应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采用温里、驱寒、回阳、通脉等的方法,使得脏腑经络寒邪的到有效的消除,且该方法主要能够用于治疗阳虚之症。同时,由于寒邪所停滞的部位局域差异,温法还分为几种,即温中驱寒、温经驱寒以及温补元阳、另外,寒证的形成通常伴有阳虚并列存在,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通常将其和补法联用[5]。最为常用的的温补穴位下述几个:气海穴、元关穴、命门穴、足三里等,治疗的方法为提插补法,并依照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对穴位进行增加。
5和法
该方法是通过调和、和解的方法,以确保患者阴阳表里相和,在中医治疗方法中,该方法在治疗始终均得到贯穿,同时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运用,因此具有适用广泛的特点[6],并且和法主要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方法,具有缓和的效果,能够进行全面的照顾,对于病情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十分适用。例如,在对患者脾胃进行调和中,一般运用下述几个穴位:中腕穴、天枢穴、内关穴、足三里,能够对胃脘不适等症状进行治疗,且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6清法
该方法主要是进行解毒、清热等,以清除里热症状,有利于泻火解毒、凉血散血等,通常情况下热邪所侵的位置存在差异,故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所用的穴位也存在差异,例如外关穴、大椎穴、曲池穴均能够起到退表热的作用。对于病情急骤的患者,可以通过经验用穴的方法实施点刺放血。
7消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活血、行气、以利于消食,利水化痰、并使得淤血消散,主要用于治疗积食不化。该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所讲的是帮助患者消食,其次所讲的是消痞散结。如果患者属于伴有体内积滞的情况,则能够采用内关穴、中腕穴、足三里进行治疗。而对于痰湿的患者,则能够通过阴陵泉穴、丰隆穴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病八法对于中医治病当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该治疗方法对于临床上的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有利于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宝霞.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498.
[2] 郝玉霞.研究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3):357-358.
[3] 李菲,葛宝和.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53-54.
本文编辑:吴宏艳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0期
作者:林桦
下一篇: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的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