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依普利酮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和安

发布时间:2015-07-14 09:10

 摘要: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50mg或100 mg与厄贝沙坦150mg或300mg,1次/d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2例轻中度高血压(90mmHg≤舒张压<110mmHg且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分为依普利酮组(46例)和厄贝沙坦组(46例),分别1次/d口服依普利酮50mg或厄贝沙坦150mg。每2w复诊1次,4w后如舒张压≥90mmHg,则改为依普利酮100mg或厄贝沙坦300mg,1次/d口服。治疗前及12w的治疗期结束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依普利酮组高血压患者完成试验41例,失访5例,厄贝沙坦组完成试验44例,失访2例;②与治疗前相比,依普利酮组及厄贝沙坦组高血压患者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及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降低;③治疗12w末,依普利酮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与厄贝沙坦组相似(18.32±8.57mmHg VS 21.37±9.38 mmHg,13.97±5.31mmHg VS 15.08±6.63mmHg,均P>0.05);④与厄贝沙坦组相比,依普利酮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和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⑤依普利酮与厄贝沙坦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15.0%(6/40)VS 17.9%(7/39),P>0.05)。结论 依普利酮50mg或100 mg,1次/d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其降压疗效与厄贝沙坦相似。   [本文转自专业提供写作本科论文和小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点击进入 第一 论 文网]
  关键词:依普利酮;厄贝沙坦;高血压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①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即90mmHg≤坐位舒张压(DBP)<110 mmHg(1mmHg=0.133kPa),且坐位90 mmHg≤收缩压<180 mmHg(坐位血压指患者下次服药前安静休息5min后于坐位所测量的血压)。排除标准:①血钾>5.5mmol/L;②对试验药物已知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③重度或高危以上高血压患者;④继发性高血压;⑤有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⑥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空服血糖≥11mmol/L或伴有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伴有其他合并症(周围血管病变等)者;⑦严重肝肾疾病,或肌酐>正常值上限,或ALT、AST、BUN≥正常值上限的1.5倍,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⑧必须同时服用下列药物者:补钾药、保钾利尿药、CYP450-3A4抑制剂(如红霉素、酮康唑、维拉帕米等);⑨既往有痛风病史;○10单侧或双侧有肾动脉狭窄;○11孕妇、哺乳妇女及6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患者;○12有酗酒、滥用药物或精神疾病史者;○13不易随访或不合作者;○14必须服用或合用其他降压药者。
  1.2方法 ①依普利酮,规格50mg/片,批号为20091001。②对照药为厄贝沙坦,规格150 mg/片,国药准字:H20000513,批号为14040252。③给药方法: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早餐后8:00~10:00)服用,口服1次/d即依普利酮及厄贝沙坦各服1片,若4w后舒张压≥90mmHg,则改为依普利酮2次/d,1片/次,早晚各服1次,厄贝沙坦1次/d,2片/次。
  1.3观察方法 符合90mmHg≤坐位舒张压(DBP)<110 mmHg,且坐位140 mmHg≤收缩压<180 mmHg者纳入研究,治疗前及12w治疗后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检查及动态血压监测,12w治疗期中每2w复诊1次,且在第2w及第6w复查血钾、血钠各1次。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无创腕式脉搏感应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Bpro 1000),均安排随访当天10:00前完成,程序设定为白天(6:00~22:00)及夜晚(22:01~5:59)间隔15min测量1次血压,检测结果经Bpro 1000软件分析,至少有1次/h记录,总共记录24h,记录读数不少于80%,否则认为结果不合格,需3d内复查1次。
  1.4疗效评估 ①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治疗后坐位收缩压下降幅度;②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治疗后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③治疗前后动态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下降幅度;④昼平均血压(6:00~22:00)下降幅度;⑤夜平均血压(22:01~5:59)下降幅度。
  1.5安全性评估 包括监测和记录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及定期的血压及心率检测。
  1.6资料分析和统计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完成情况 依普利酮组高血压患者完成试验41例,失访5例,厄贝沙坦组完成试验44例,失访2例;
  2.2两组患者使用降压药前后血脂水平(TC、TG、HDL-C和LDL-C)、肾功能(BUN、Cr和UA)和肝功能(ALT、AST)无明显变化,见表1。
  2.3与治疗前相比,依普利酮组及厄贝沙坦组高血压患者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及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降低;治疗12w末,依普利酮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与厄贝沙坦组相似(18.32±8.57mmHg VS 21.37±9.38 mmHg,13.97±5.31mmHg VS 15.08±6.63mmHg,均P>0.05,见表2。
  2.4与厄贝沙坦组相比,依普利酮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和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见表3。
  2.5依普利酮与厄贝沙坦两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12.2%(5/41)VS 13.6%(6/44),P>0.05),其中依普利酮组出现性功能减退1例、月经紊乱2例、血钾升高1例,肝酶增高1例;厄贝沙坦两组出现肝酶增高2例、血肌酐增高1例、血钾升高1例、皮疹2例。
 3讨论
  依普利酮(eplerenone)是由辉瑞和法玛西亚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药,2004年在国外获准上市,是一种特异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其他激素受体影响很少,对醛固酮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对雄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亲和力低[1],很少产生螺内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显示依普利酮能较好地防治醛固酮参与的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终末期肾病及中风等疾病[2]。依普利酮可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可以抑制全身促炎症反应分子的表达,还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3];依普利酮可降低大鼠脑醛固酮含量,减少细胞凋亡、皮质变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损害有预防作用[4];依普利酮在未降低血压的情况下,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和颈动脉以中层厚度与腔径比值、中层面积与腔面积 比值增大和TGFβ1表达增高为特点的血管重构[5]。
  依普利铜是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因此不良反应较非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螺内酯低。这主要因为螺内酯可同时作用于其它激素受体,长期使用会造成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男子女性化、阳痿等。依普利酮对雄性激素和孕酮受体的亲合力比螺内酯低,对睾丸功能、排卵或靶器官重量没有明显的作用。可减少男性乳腺发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依普利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咳嗽、腹泻、腹痛、心绞痛、心肌梗死、蛋白尿、头痛、眩晕、疲乏、流感样症状等,其它不良反应有男性乳房发育不正常,阴道出血、血钾、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酰转移酶、肌肝、尿酸水平升高、血钠水平降低[6]。本研究92例中轻度高血压患者中41例服用依普利酮,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1例,谷草转氨酶增高1例、血钾增高1例、尿酸增高1例、阴道出血2例、男性性功能减退1例与文献报道一致。
  原发性高血压常伴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激活[7]和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因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药物。本研究以厄贝沙坦为对照观察依普利酮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提示依普利酮50 mg和100 mg口服1次/d可有效减低血压,治疗4w后收缩压下降(16.96±9.72)mmHg,舒张压下降(11.76±5.71)mmHg,治疗12w后收缩压下降(18.32±8.57)mmHg,舒张压下降(13.97±5.31)mmHg,与前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依普利酮治疗的起效时间约为4w后;与厄贝沙坦相比,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提示依普利酮降压效果与厄贝沙坦相似。
  总之,依普利酮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常规降压药之一。
  参考文献:
  [1]Krum H,Gibert therapies bloking the renin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disorders[J].Hypertens,2007,25(1):25-35.
  [2]Ravis WR,Rcid S,Sica DA,et cokinetics of eplerenone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dosing i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renal impairmen[J].J Clin Pharmacol,2005,45(7):810-821.
  [3]轩楠,宋丽萍,邢海艳.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INF-α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14-16.
  [4]王雪,万征,孙跃民,等.依普利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组织醛固酮与脑损害的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5):273-276.
  [5]王伟伟,孙跃民,万征,等.依普利酮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与降压无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9):912-916.

上一篇:异丙酚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中血清特异性烯醇化

下一篇:家庭护理安全指导对脑梗死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