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疗与气象的结合
中医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研究人体和精神与外界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知识体系,中医学十分强调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气候变化和风、热、火、湿、燥、寒不同气象要素、不同气候季节和气象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气象与医学方面,秦国人医和已将六种天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反常作为病的外部原因看待,堪称医疗气象学的先驱。战国时期形成的医书《黄帝内经》,其中有大量篇幅研究了气象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疗气象理论体系,系统地讲述了许多以气候条件为依据的诊断、治病、养生、防病原则以及疾病形成的气象原因,其中涉及一些气象病因的人体病理学问题。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通篇建立在“气”理的基本上,使中国气象与医疗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其中对中草药采集、炮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非常深刻,基本形成了草本气象理论体系,等等。医疗气象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联系,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中医学的传播,掌握了大量的医疗气象知识和医疗气象保健知识,这些知识在民间仍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医学重要文献《黄帝内经》,包括《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成书一种说法是不早于西周,不晚于战国,一种说法是战国至秦汉之际,是先后经过许多医学家收集和整理的一部医学经典。该书以阴阳哲学思想为指导,以“五运(木、火、土、金、水等五行之气的运行)”为“地气”,以“六气”(风、热、火、湿、燥、寒)为“天气”,系统阐述了“五运六气”对人体疾病的关系及其影响,形成了包括生理病理预防诊断、临床治疗有机结合的系统的古代气象医学医疗理论。>《难经》,一般认为成书大约在西汉时期,其托名秦越人(扁鹊),因此该书也称《扁鹊难经》。《难经》对一年四季之脉象和一日四时之脉象变化的正常与否研究得非常细微,它与《黄帝内经》同为后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理论指导典籍。
《伤寒杂病论》,由汉代张仲景著,经宋代整理后则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同样十分重视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如在篇中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如果气候出现异常人体就会发生疾病,书中对各种气候原因引起的病理和症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它同《黄帝内经》和《难经》一并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在汉代以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隋代巢元方主编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明代吴有性的《温疫论》、清代叶桂的《温热论》等重要医学文献既保持了前人医学研究成果精华,也有新的发展,但涉及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理论思想一直得到保持和发展。“气”在中医学中也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比较难以确定的概念,但作为致病的外部原因,外“气”主要是指气象,包括有天气、气候节令、时令、大气物理属性、气象变量与矢量等。天地合气而万物,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秦国人医和已将“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天气的反常作为起病的重要外部原因,并以此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记载:“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甾”,阴过则生寒病,阳过则生热病,风堵塞度则生麻痹症,雨过则肠胃病,晦过则生心乱病,明过则疲病。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对“六气”之病具体描述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即有“风邪太盛,形体会出现震颤拘挛;热邪太盛,肌肉会发生红肿;燥邪太盛,津液就会干枯;寒邪太盛,肌肤会出现浮肿;湿邪太盛,就会出现大便濡泻”,加上“火邪”也称为“六邪”,即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燥邪、火邪。中国古代医学以“六气”、“五行”与“阴阳”之气天地之气、内外之气相互结合,形成了庞大的古代医理体系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人体为适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其生理功能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并表现出一定节律。
因此,四季、四时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在我国医学中成为生理病理研究的时辨依据。《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
中医认为,根据太阳运行和气温变化规律,一天中人体阳气遵循平旦生、日中盛、日西弱的运行规律,人们应顺其规律,否则就会滋生疾病。上一篇: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下一篇:中西医的差异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