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分

发布时间:2015-08-07 08:57

摘 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且ASAI或Ⅱ级患儿28例,随即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结果: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MAP、HR、SpO2在气管拔管后与入室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H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入室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七氟醚主要用于各种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其诱导麻醉作用迅速而平稳,耐受性好,尤其适用小儿、心脏及颅脑等手术。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全身麻醉;小儿

  快速、平稳的麻醉诱导能有效地减少患儿的应激反应,能够有效地促进麻醉适应和手术的成功。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人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芳香无刺激、安全范围广、耐受性好、镇痛和肌松等优点,是麻醉诱导的首选药物。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且ASAI或Ⅱ级患儿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2~7岁,体重10~19千克。所有患儿手术前经检查肝肾功能、斑糖、胸片、心电图等均正常。无腹股沟斜疝复发、先天性心脏病、上呼吸道疾病、病态消瘦以及过度肥胖情况。随即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研究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将2~3ml的七氟醚滴入患儿面罩中的纱布中,再将面罩扣在患儿的口鼻之上紧闭吸入,待睫毛反射消失以后进入手术室。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按照每千克体重5mg的氯胺酮和0.02mg的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维持静脉给药,按照每千克体重给予丙泊酚2mg、芬太尼2μg和阿曲库铵0.5mg,同时监测ECG、NIBP、SpO2、PE和CO2。随后行气管插管,持续泵注丙泊酚每千克体重每小时5~8mg。手术缝皮完成后,立即停止丙泊酚给药。待患儿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后拔除插管,返回病房。
 1.3评价方法
  监测HR、MAP和SpQ2,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费用等。
 1.4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时间与麻醉费用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的MAP、HR、SpO2在气管拔管后与入室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H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入室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MAP、HR和SpOz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MAP、HR和SpOz变化()


 

3 讨论
  氯胺酮在临床麻醉中是一种颇有争议的药物。作为成人麻醉诱导用药气管内插管一般不可取,但用于小儿有着其优越性,即全麻诱导用药大多为静脉注射,小儿由于哭闹常致使四肢表浅静脉通路难以建立,若先行适量氯胺酮肌内注射,以达到基础麻醉,再给予静脉穿刺,则能保障静脉通路的开放,以利于静脉用药,进而实施较为理想的静脉复合全麻诱导,达到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氯胺酮麻醉状态下,呼吸和血压通常可很好的维持[1]。然而婴儿应用氯胺酮,尤其为了控制体动而使用大剂量时,也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婴儿还可能出现广泛的伸肌痉挛。脑水肿的患儿颅内压可能进一步升高。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导管操作用氯胺酮麻醉时,可能出现肺动脉压的急性升高。
  七氟醚是新型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为0.63,因此,诱导麻醉较恩氟烷和异氟烷快,苏醒时间三者没有太大差异[2]。麻醉期间三者的镇痛及肌松作用亦相同。本品对脑代谢有抑制作用,可增加脑血流量,l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对颅内压无显著影响,2MAC颅内压可升高,对脑血流量和颅内压的影响大致与异氟烷相似。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异氟烷小,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能保持心律稳定?但麻醉过深也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及周围血管阻力,对呼吸系统的抑制轻微,也可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此与剂量相关。不刺激呼吸道,不增加气道分泌,能松弛气管平滑肌。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化率(3%)较异氟烷(0.17%)高,由于此类药物的肝、肾毒性主要由其代谢物所致,故本品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且与吸入浓度有关。本品吸人后2~3分钟意识即消失。10~15分钟达稳态血药浓度,停药后7分钟即可逐渐苏醒,其MAC为1.7l%。主要以原形经呼气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1.5%,较恩氟烷(0.96%)和异氟烷(0.17%)均高,代谢主要经肝脱烃基和羟化作用,代谢产物为无机氟和无生物活性的葡萄糖醛酸六氟异丙醇,经胆汁和尿排出。但七氟醚抑制呼吸的作用在停药后消失较快。七氟醚抑制机体对缺氧和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但对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比氟烷弱[3]。七氟醚麻醉时,肝血流量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停药后迅速恢复正常,程度亦较氟烷、安氟醚轻。临床研究发现,七氟醚可使AST轻度升高,一周内恢复正常,其他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日本大量临床应用以来,尚未见七氟醚引起严重肝损害的报告。七氟醚麻醉后,偶有少尿、多尿、蛋白尿、血尿出现,但发生率低于1%。尽管七氟醚分子中含有7个氟原子,多于其他氟化麻醉药,但因代谢率低、在组织中溶解度低而排泄较快,临床浓度时,血清氟离子浓度一般不超过20~40μmol/L;若长时间、高浓度吸人,血清氟离子浓度在人和动物均有超过50~mol/L的报道,但因排泄迅速,未发现肾损害的证据。国内学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七氟醚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肾血流,且恢复迟缓,提示休克或肾低灌注时应慎用。
  总之,七氟醚主要用于各种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其诱导麻醉作用迅速而平稳,耐受性好,尤其适用小儿、心脏及颅脑等手术。
参考文献
[1] 孙杰,王忠云,丁正年等.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6):468-470.
[2] 李师阳,姚伟瑜,肖全胜等.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2):186.
[3] 张福清,陈国忠,聂海贵等.七氟醚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34-335.


 

上一篇:右尺桡骨干骨血管瘤合并右腕骨血管瘤一例

下一篇:重症病房中人性化护理运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