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的结合
[论文关键词]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价值立场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渗透着鲜明的价值立场,这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含义层面,而且体现在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动力来源和生产方法等微观逻辑层面。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是密不可分的。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它详尽论述了当时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过程。马克思的毕生哲学研究都暗含有阶级倾向性或者价值倾向性,这渗透于他的每一哲学结论中。本文将着重分析《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的紧密结合情况。
一、从经典着作来看剩余价值理论的含义表述
任何体系研究都从分析概念人手,概念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其特定的思想来源,也正是在与这些思想来源的对比中,才能更鲜明地显示出自身的特性。
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恐怕要追溯到古典政治经济学。重农学派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次进行系统阐释,提出“纯产品”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源于农业,是一种纯自然的给予,这实际上是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亚当·斯密更进一步把对剩余价值起源问题的研究推广到社会劳动的所有领域,在分析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层次上,说明一般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但并未真正解决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利润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却未考虑不变资本的因素,致使把利润与剩余价值等同。约翰·穆勒“还在拙劣地重复那些最先把李嘉图学说庸俗化的人的陈腐遁辞”[1](P564)。这些经济学家大都就利润、地租的特殊形式考察剩余价值,基本未触及到它的本质,反思其原因自然与其阶级立场有关,“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际上具有正确的本能,懂得过于深入地研究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炸性问题是非常危险的”[1](P564)。
马克思扬弃了之前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准确区分劳动与劳动力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种区分也正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切入点。劳动是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所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而劳动力则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剩余价值成为劳动力商品的产物。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含义表述有两种:其一,就资本的运转流程角度而言,“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加额。我把这个增加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1](P172),也就是把剩余价值表述为投入与产出资本的差额;其二,从可变资本角度,“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在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1](P235)。即剩余价值就是超过工人自身工资的那部分,无产阶级是市民社会中感受异化最深的阶级,处于矛盾的否定方面,其中明显带有反剥削的味道。
“剩余价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经济范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和定义。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此理论的创立使得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矛盾和历史趋势。从剩余价值理论的切入点、地位和影响方面足显马克思本人的价值立场,这一点不言而喻。
二、从微观逻辑层面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
承接总体的评述,现在进入到微观逻辑层面来分析一下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的紧密结合情况。
首先,价值立场对劳动价值论的影响。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家就惯常有一种思维模式,即力图寻找一个基点而后展开整个逻辑体系。马克思把劳动价值论作为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详尽地研究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分析剩余价值时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有机统一。他认为,只有具有劳动且无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劳动才是真实的劳动,才能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只是一种虚假的劳动,最起码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剩余价值不仅仅是个经济学概念,还是一种价值判断,劳动者创造价值(本体论内容),原则上就应拥有价值(价值立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出现了异化现象。“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所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P141)异化通俗地说表现为:人与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劳动资料、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对立,不但不能印证其本质,反而成为一种凌驾性的强制力量。资本家占有非自身的劳动,与之相对的另一面是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资源却无法拥有,他们失掉了自己的劳动产品。创造世界却不能拥有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道德的,马克思的分析中暗含着“造反有理”的逻辑推理,带有明显的无产阶级立场。因为异化关注的不仅是个公平问题,还是个劳动人道主义的问题,存在着善恶评价。
其次,价值立场对资本的影响。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范畴,也是资本主义社会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成为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只要资本存在着,就必然会存在剩余价值,它是被规定了的物化劳动或死劳动,其本性、灵魂和唯一的生活本能就是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以增殖价值。“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P260)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去了活劳动,它的生命就会终结,马克思在这里也带有一种主体的价值倾向性,旗帜鲜明地表征着主体的价值旨趣和价值偏好。正因为资本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违背了“善”的道德原则,所以,资本或更准确地说是资本的持有者缺乏一种人道主义关怀,表现为:其一,不尊重人,没有把工人放在与自身等同的条件下给予尊重;其二,对工人缺乏关怀,不是把工人当作人,而是将其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此,《共产党宣言》中也有过相似的论述:“当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都已经使无产者失去任何民族性了。法律、道德和宗教,在他看来全都是掩蔽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偏见。”(P477)
最后,价值立场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影响。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所使用的方法是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变革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却同时又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创造了新的条件,如此往复就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中,无限度的延长工作日成为大工业特有的产物。马克思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工作日,陶工地狱般的生活、女时装工的劳累致死、童工骇人听闻的昼夜轮班……太多惊人却属实的事实使得基于人类良知、道义底线而来的价值立场展现出来。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版序言中也曾揭示过:“在不多的几小时工作之后,他就把这笔工资价值再生产出来了。但是,根据合同的条件,工人必须再工作好几小时,以便完成一个工作日。工人用这个附加的几小时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不破费资本家一文钱,但仍然落入资本家的腰包。”(P370)不同的论述却异曲同工地表达了坚定的无产阶级价值立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道义担当,指称的对象是劳动者,深切关注的是他们的悲惨境遇;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理智和情感使他更客观地揭露资本主义,相对于劳动而言加入了一个合理与否的问题。诚如罗尔斯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P3)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除了有“以人为本”的含义外,还附加了价值判断的内容,马克思是为劳动者伸张正义与权利的。
从哲学层面来看,人文社会科学在存在的意义上是无法排除价值立场的,价值立场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被虚无化的经济生活世界,而被虚无化的部分又间接映射了研究主体的价值立场。“经验可能支持其中的某种立场,但最后的抉择只能由一个心灵仲裁的过程来做出。”(P28)这个心灵仲裁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的价值立场、道德原则,人是多面体存在物,在表达经济问题时价值立场等因素必定发挥作用,由此表征了一个客观事实:价值立场与经济理论不可分割。
从一般意义层面来看,人类的认识具有主体性,就是说主体会自觉地将情感、价值观念等主体因素融入到认识活动中。否则,就像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一样失去第二向度,缺乏否定性和批判性,故只有容许价值立场的介入,社会才能有多种声音,毕竟,“一个时期的时代精神是绝不能依据一个由许多彼此一致的思想或信仰所组成的单一体系去加以说明的”(P46)。
综合上述哲学层面价值立场的可能性与一般意义层面价值立场存在的必要性的论证,再落回到特殊具体层面得出结论,遵循的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概括出下面的一个命题,即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价值立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上一篇:关于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探析
下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