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15-09-08 09:23

  论文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论文摘要: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由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现代化潮流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自1840年以来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列强打开了国门,由闭关锁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现代化潮流。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陶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总原则,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中国追求现代化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强国富民。现代化从内容上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自身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已经经过了近150年的历史,实现现代化,是这150年问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两方面的科学内涵: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论形态的统一。 
  从井冈山斗争算起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哪些历史性贡献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现代化锻造了近代以来具有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政治权威 
  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运动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政府封建政治体制内部通过改良的方式谋求现代化。第一个阶段从洋务运动开始,经过戊戌变法,以清末新政的失败而结束;第二阶段以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尝试议会民主制开始,经过袁世凯复辟,******南京政府统治时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而结束。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遭遇和剧烈碰撞,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建立在不同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上。中国的自强运动,客观上要求对中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进行全面改造,这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强模式是相矛盾的,洋务运动以挽救面临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而发轫,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使洋务派失去了从培育新的社会阶层,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作为突破口,逐步调整改革策略,把中国引入现代社会的机会。国情基础和中国面临的国际背景,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精英阶层没有承担起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现代化运动朝着激进的方向进行。戊戌变法剧烈的社会变革措施,触犯了当时广大官员和士子阶层的基本利益。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农业经济之上的超稳定社会,缺乏接纳大规模变革的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维新派受到了温和的改革派、既得利益者,以及顽固派的联合反对,维新变法使清政府因改革而陷入空前的危机。变法因策略选择的失误使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发展机会。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清末新政时期,清王朝的统治者的权威合法性由于中国内外交困的日益加深而流失殆尽。政治权威的流失,使清政府丧失了对社会改革进程的调控能力,无法应对因改革而产生的各个阶层的利益矛盾和诉求,辛亥革命****了清政府,在封建统治体制内变革谋求现代化的阶段被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进入了第二阶段。 
  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引入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中国出现了三百多个政党,各党派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不遵守游戏规则,在议会中进行权力博弈,最后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失败。因为议会民主制度是在西方具有市场经济和法制传统的社会土壤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实行的结果是政党权力争夺带来的无政府状态。袁世凯要建立自己及其政权的权威,废除约法,解散国会,转而向中国传统的政治和文化寻找权威建立的政治资源,复辟帝制,尊孔祭孔,他在集权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走向了历史潮流的反面,众叛亲离。袁世凯死后,组织系统建立在对袁世凯个人效忠基础上的北洋军阀分崩离析,中国依然处于军阀混战的无政府状态。1928年,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采用“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方式建立政权,这个政权比袁世凯仅仅根据私人关系纽带、私人的效忠关系建立的政权,有较高的制度化能力和更大的社会政治动员能力。但是******南京政府没有解决农村的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到90%以上,这是******的现代化模式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另一方面,在与地方军阀势力达到一种妥协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山头”,使中央政府政令军令不通,大大地削弱了它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使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发生了由资本主义模式向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 
  由以上可以看出,从洋务运动到******的南京政府,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都没有完成将中国由传统社会导入现代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国近代缺乏一个有效领导和推进现代化的政治权威,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有充分的权威,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具有现代化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制度上和思想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权威,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确立了党对政府的领导,通过土地革命、建立民主政权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对所治理下的解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进行了初步改造,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产生了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具有了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政治权威:通过高度组织化的政党,全面渗透控制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最广泛、最深入的社会动员,来实现政党所规定的目标——国家现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一)自由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与危机 
  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推进现代化的唯一发展模式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整个世界的变革和现代化都是沿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和市场经济的方向在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着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基本矛盾的加剧,古典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持续下去。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全面动摇了古典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经济危机一方面使古典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引入了国家干预因素向有调节的、社会民主的发展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则是这一发展模式被突破,发生了古典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转换,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国家支配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经验。 
  (二)中国现代化的困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在这个殖民体系中,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处于被掠夺和剥削的地位,是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后发展国家要在政治上独立,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是要冲破殖民体系,改造旧的政治经济秩序。必然会遭到宗主国的阻挠和遏制。 
  (三)三大改造的完成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面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自由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困境,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兴起,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呢?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包围和封锁。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国家工业化进程。毛泽东1954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形象地说:“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基础薄弱,可以利用资源非常有限,只有靠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加速推进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通过“一化三改”,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1956年,在国民经济的收入结构中,国营经济比重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个体经济占7.1%,资本主义经济接近与零。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占32.5,资本主义下降到接近于零。国家已经把绝大部分经济资源集中在自己手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三大改造,是继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双重推进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一)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模式由资本主义模式向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实现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换。1949年~1956年,仿效苏联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建立中央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通过内部积累,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速工业化战略,并进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社会变革;1957年到1978年,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独立地探索中国的超前工业化战略,强化政治手段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但是这次探索没有成功,使我国错失了一系列的发展良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再次拉大。尽管这样,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仍然取得了显着成就,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现了50年代和60年代所制定的国家工业化的初期目标,迅速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各类现代设施存量也大幅度增长。 


  (二)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实现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模式转换 
  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世界范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种持续了30多年的东西方严重对峙的国际紧张局势出现了一系列趋于缓和的迹象。时代主题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冷战已经结束,对抗成为过去,大的战争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传统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改革的潮流。在国内,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发展长时间停滞不前,政治问题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和组织问题拨乱反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要求,旗帜鲜明地指出,要qE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在领导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过程中,在科学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历史性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受了国际上苏东剧变,国内“****”事件的严峻考验,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以后,通过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塑造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政治权威问题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一个有效的推行现代化的政治载体,一般而言,必须具有三个条件:1、应该具有一种权威主导的力量;2、它应该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3、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上,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处在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最前沿,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巩固得住,而且发展得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扩展,各个国家在政治、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在国内,1989年,我国发生了“****”事件,“****”事件中,人民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是****问题,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拒腐防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新的经济组织的出现和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展,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流动性增强。党的领导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和市场的广泛领域?随着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别逐步扩大、矛盾凸显。党如何满足人们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正确处理好效率公平等关系,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工作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和存在的严峻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巩固得住,而且发展得起来,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继续推进,是对中国共产党宏观领导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斗争手段和艺术的一种考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中国的现代化处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度过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空前困难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垮,而且使中国现代化模式成为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的一面旗帜,也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背景下,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成为继续领导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有效政治权威。 
  (四)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世界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在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发展成果的积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黄金机遇期: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均衡发展战略的问题日益显现,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发展危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公共服务差距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与健康发展指标不一致,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不匹配,经济发展付出的社会成本增加;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发展付出的生态环境成本和赤字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同时,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个关键阶段,如果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搞不好,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回答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塑造了现代国民性 
  现代国民性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素质、科技意识等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什么是现代国民性呢?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认为,一个现代人或现代国民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特性: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对社会有责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办事讲求效率,讲求计划性;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重视专门技术,了解生产及过程;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他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实践进程,中国人的国民性得到多方面的改造,人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党人的领导下,赢得了民族独立,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初步改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被空前地激发出来,社会主义意识、平等公平意识成为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展,使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明意识、开放意识逐步树立,并成为我们民族心理和精神培育的基本走向。 
  市场经济的发育培养了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社会转型,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由身份社会走向实力社会,由静态社会走向流动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制社会。市场经济的多元主体性和平等竞争性培养了人的独立人格、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发展了人的多方面能力,不断丰富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 
  政治文明的发展培养了国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中国传统社会中权力本位和关系本位严重抑制了人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的封建****传统使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尤其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和力度,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和政治协商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进行,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逐步增强。 
  国民教育的进步培养了国民的科技意识、文明意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深刻变革,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民办教育发展迅速。适应现代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素质教育和能力得到重视,在全社会崇尚科学的整体氛围中,国民的科技意识文明意识大幅度提高。 
  对外开放的扩展培养了国民的开放意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人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国民不断克服自身职业界限、地域界限、民族界限和社会关系界限,用世界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开放意识空前增强,在广泛的交流中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眼中的“法国小农”

下一篇:试论毛泽东的执政合法性思想及其历史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