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些重要的实践经验资源。本文在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物质基础、政治理论基础和群众实践基础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和总结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希望对进一步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础;实践经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我们党和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总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被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出现大众化的局面有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解放思想运动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实践的观点,阐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要求成为了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也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涵和思想精华,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去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从根本上分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总量排位来看,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法英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经济总量世界排位第三。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一方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在全社会逐步增大,其群众化、普及化的道路也更加顺畅。
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夯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是加强党性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实践。近年来在党内开展的“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活动。只有在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得以强化的基础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周年前夕召开了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主题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表明了党在面临挑战时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学习型政党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继续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先锋榜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系列举措,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
3.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和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开放创新性和成功实践性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突显。“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科学发展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从根本上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更具人本化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符合人本化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等。理论只有建立在人本的基础上才有大众化发展的可能。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人本的基础上,成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和科学发展观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概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这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1.突出实践特色,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实践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是沟通客观实际与科学理论的中介,实践是承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实践也是人民群众与政党联系的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贴近客观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贴近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遵循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贴近实际要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强调以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载体,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因此,只要我们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定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群众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自觉地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和政府还要自觉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实际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经济形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它体现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它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要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符合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工作,它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
2.突出民族特色,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具有本国特色。此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还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要具有民族特点,使本民族的人民喜闻乐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以这些创新理论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就会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情感取向和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人类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必然会产生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令世界瞩目,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不是意识形态,但马克思主义要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借助于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联系中国实际、注入民族精神、运用民族文化形式的过程,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范畴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从西方语言转化为中国语言,使中国人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事求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思想,经过毛泽东的重新阐释而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提法,经过邓小平的提升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这一古代思想,经过******同志的阐述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无不反映中国的国情实际,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
3.突出时代特色,在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要对僵化教条的一些旧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并且在批判现实中进行理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现实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创新,通过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无暇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科化建设。为了适应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在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一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无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形式。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指个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化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机制出发,既要注重教化机构施化条件的变化、教化内容的变化、管理机制的变化,也要关注受化者内在机制的变化,从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建设机制,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斗争的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我们应将它看成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已成为新的课题,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影响的不断扩大也一定会推动我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我们积累了许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这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热门论文
- 浅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 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 浅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 浅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实践解读
- 浅谈借鉴儒家思想普及经验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
- 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 浅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
- 浅谈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
- 浅谈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
-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浅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