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五年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以下是对近五年来研究成果的综述。
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的界定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必须先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其中包括:(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体系;(2)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5)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一些学者认为,以上定义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片面的一面。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甚至主要方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忽视。
由于难以形成广泛共识,使得“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道难题,需要研究者们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野中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两种传统的理解:一种是社会主义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各门学科的体系化;另一种是以卢卡奇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及其观点相互关系的角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随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和定义。主要可分成以下几类:
(1)态度说。认为整体性是一种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观念和态度,即既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又以整体性的方法和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2)范畴说。认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涉及了一些范畴或领域,这些范畴或领域的集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包括研究对象、学科范畴、研究方法、学科形式、学科内容、学科特点、理论品质和学科功能等一系列方面规定在内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大致包括发展史、方法论、文献学、传播学、本土化和时代性这几个方面。
(3)主题说。认为整体性并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简单地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应该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突出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学者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应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定位有一个基本理解,这一理论体系蕴含的核心主题是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就是围绕着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展开的。
(4)层次说。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包含着几个层次,而且是通过这些层次表现出来的。例如“三层次说”,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通过这三个层次表现出来的。
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视角
近五年来,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视角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有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思想变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个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受到伤害、马克思主义发展遭受曲折,原因一般都在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遭受了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历来都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还有学者指出,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承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发展也具有整体性,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但是无论什么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服从于解放全人类这一最终目标。
2、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视角。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根源于人类实践的整体性。人类实践的整体性也就是感性具体的整体性,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任何概念对人类实践整体性的反映都体现了这种统一。还有学者在实践唯物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内部整体性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以人的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为起点,在这两个规定的逻辑中,分别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以及三者的有机联系和统一。这三者的统一,又是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严密科学体系的根据和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方法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的视角。有学者较早地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提出要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且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而游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另有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为板块结构(即“三个组成部分”)、层次结构(包括根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和过程结构(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过程中形成的国别形态和阶段形态),认为这三种结构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除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以外,还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军事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有学者认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必须加强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理解。有学者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和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应重点从宏观上分析和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还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点之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机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践及其主体的中国化问题。
5、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还应认真借鉴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有学者通过对卢卡奇、柯尔施和詹姆逊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分析,认为大多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或学派之所以能够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在于他们都把认识和把握社会具体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说观点庞杂,充满了差异和对立,甚至包含着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和曲解,但他们从现实问题出发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却有助于启发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
6、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视角。通过运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发展路径进行考察,例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任何以“纯粹学理”的名义把其中一部分独立出来的做法,都有碍于对其思想的准确把握。另有学者运用知识生态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揭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的意义和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生长点。还有学者则提出,要用现代释义学的整体性解读法和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这些视角和方法的应用,都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推进。
三、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征和要求,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水平的生命线。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把握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1、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学界一致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原则,认为只有把握整体性原则,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遵循了整体性原则,从整体性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因此这一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极其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其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还有学者从另一角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具体要求,即必须反对五种割裂:“官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学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割裂、“作为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建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割裂、“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割裂、“回到马克思”与“推进马克思”的割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割裂。
2、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方面。有学者认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显着特点,这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两者之间的整体性,也包含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多方面的关系,坚持一元指导下的多样发展,在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推进的同时突出各二级学科的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也有学者提出,相比传统“三分法”的学科划分方法,新的学科划分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但又在一定意义上将其分割了,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贯彻整体性原则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在发展新的二级学科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效协调,强化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从整体性出发,认识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学者们认为,应加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师要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教学中要把握整体性原则,每讲完一章都要将其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视野中去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把握“七层内容”和贯穿“一条主线”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有利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近五年来,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就此提出四点建议:
1、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从社会发展和学术本身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的需求来看,其研究还很薄弱,应努力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途径。一方面,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多数是高层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者,应鼓励更多不同层次的研究者关注和参与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也应给予整体性问题更多的重视,这样可以促进整体性研究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面的专着极少,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积累,应出版更多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相关专着。
2、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框架。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框架体系,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是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范式,获得了广泛认同。但一些学者认为,在该书编写和阅读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三个组成部分”思维定势的影响,如果不打破这一思维定势,就不可能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框架体系的理解和构建上实现突破。除个别学者在研究中以人的解放问题为轴心构建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外,鲜有学者再对此问题提出全面见解。构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框架,应该成为深化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3、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各学者和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成分,丰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系;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并运用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来。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仍需大力加强。
4、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以外,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可以利用的工具。引入它们的成果,有利于拓展整体性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推进整体性研究的发展。尤其是系统方法和整体方法等一些科学的现代研究方法,可以直接将其应用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中来。对这个问题,应当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四种基本视角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