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现状及优

发布时间:2015-09-24 09:06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之密切相关的环境对这一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它们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开展。本文试图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现状入手.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基本原则和建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优化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有利于增强整个国民的政治信仰和凝聚力.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实践对象,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环境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渗透和影响。如,苏联东欧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急剧减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网络化。显然,以这一环境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种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现状,进而期望对其进行审慎的优化。

  一、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现状

  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瓦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受到了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不管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不管是制度环境还是社会实践环境.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开展的变化,它给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国内外环境变化导致社会主义势力弱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危机
  (1)国际风云变化,社会主义经受严峻考验。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不断缩小,世界格局重新组织。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发展的阶段。而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处于相对低潮时期。在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上,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弱势。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变本加厉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攻击。他们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手段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试图以这种思想渗透的和平演变方式在社会主义世界不战而胜。可见,这是一个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的关键时刻。
  (2)国内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信仰危机。我们知道.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随着我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走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而各种西方思潮及价值观也逐步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面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和相对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人们开始质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质疑,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增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认。而且,随着改革力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这种来自信仰危机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甚至可能会危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制度和实践环境的发展不完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1)国家体制变革,制度环境发展不健全。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
  由此可见。制度对社会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制度环境在社会环境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目前正处于各种体制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需配置的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由于监督制度的不尽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尚无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一个健全的民主政治环境。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一个法制不健全、法律意识薄弱的社会无法支持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管理制度的规范程度不强.无法奠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运行基础和提供最大的人文环境支持。因此.我国制度环境的这些有待改善之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优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时代更新迭进,实践环境缺乏创新。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最大社会环境。但是,由于实践组织环节和教育手段上相对保守,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实践环境也存在滞后性。一方面.我们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仍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层次性.没有系统地设立从党内到党外、从中央到地方、从直接到间接的各种组织(特别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不能较好地运用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让网络世界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强大的虚拟实践环境。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优化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发生的这些新变化,在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负面影响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因此,要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马克思主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建设者在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旨在约束建设者遵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作用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优化起到实效。
  (1)政治方向性原则。政治方向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首要原则,决定着环境优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主义性质保持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根本目的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服务。坚持这一原则.前提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方向。
  (2)系统协调性原则。系统协调性原则是有助于保持环境优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渐进过程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是一个包括众多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优化应考虑环境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首先是横向协调统一,即各个不同的环境子系统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统一的教育力量,更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受教育者:其次是纵向协调统一,即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制订创造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的计划,并分阶段按步骤地执行计划,以保持这一长期渐进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整体一致性原则。整体一致性原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外部环境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其教育实践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整体一致性原则.改造或创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优化,充分改造环绕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客体周围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发掘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优化环境资源,使环境因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氛围、顺畅的渠道以及强大的合力.使受教育者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动态发展性原则。动态发展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系统发展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到强、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的各要素,分清主次,发挥各要素的积极作用,进而达到最优化的目的。在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时,必须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教育环境系统中各要素之问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合力作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说明此时的环境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相反,当教育环境各要素之间产生磨擦、脱节或相互制约时,我们必须适时地进行调节,改善环境系统。

  2、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系统,因此,其优化内容须多方面、多角度地统筹考虑。基于前述现状分析.依其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可从氛围营造、制度完善、组织领导等方面来予以优化。
  (1)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环境氛围。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环境氛围,是对其进行优化的基础。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环境的优化。对此,可从如下方面予以完善。首先,优化大众传媒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优化受教育者所处的单位环境和相关的社区环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可建设相应的教育场馆和社会教育基地,经常性地进行教育宣传。这样,通过对其环境氛围的营造.可潜移默化地引导受教育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制度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复杂变幻、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需要党和政府在政策上加以规定、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当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基本形成初步的法律体系,但还应从强化指导思想、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管理)、促进党政领导机构自身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环境。
  (3)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首先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可设立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党外、从党政机构到居民社区的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并应引入党政领导负责下的问责制。以创造一个坚实的社会实践环境。

上一篇:试论民族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及启示

下一篇:浅论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