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

发布时间:2015-09-24 09:06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范式,在整体层次上包含了实证范式研究、规范范式研究和应用范式研究三个既区别又关联的基本范式;逻辑结构具有一般逻辑、特殊逻辑和个别逻辑三个推演关系的普通逻辑层次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前提。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结构范式;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除有着其内在的基本原理、核心价值和精神特征外,在科学结构范式、逻辑结构层面具有着基本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范式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总体而言应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不同的学派,依据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确立的范式概念而言,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派各自所创立的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然而,科学结构范式具有层次性,从哲学社会科学整体这个层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学派研究应归属于一个统一的科学结构范式,因而哲学社会科学也具有整体基本的“所共有的东西”,尽管不同学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在按照各自所创立的范式在进行研究,但他们至少在整体层面这个形式上,遵循着哲学社会科学“所共有的东西”。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整体层面而言,一般在回答这样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问题,即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由对此三个问题的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了三个既互相联系又有着区别的不同层面研究的科学结构范式,即实证范式研究、规范范式研究和应用范式研究。由这三个不同研究的科学结构范式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科学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我们据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就可以进一步准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实证范式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范式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对客观存在作出事实判断,主要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本源所作的“真实”或“虚假”、“形式”或“本质”、“原因”或“结果”的描述或揭示,即客观存在是怎么回事,它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会如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要研究判断清晰准确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客观世界的存在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揭示客观世界之所以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和结果,判断客观世界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马克思主义所回答的是真假问题。唯物辩证法理论,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理论,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理论,就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所做的实证范式研究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只要这些实证研究所依据的客观实在存在,只要这些实证研究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真的”,并且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它就具有真理的成分,而且只要这种客观实在存在,那么其研究所反映的真理成分就不可能被说成是“假的”或“过时的”。

  (二)规范范式研究,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范式研究的基本依据认为,人类社会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过程,要求科学研究必须对客观存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内容作出“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善”或“恶”等的评价和预言,并规范人类社会的理想和目标、政策和法规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核心地位的是价值判断,它是进行科学研究必须要研究判断清晰正确的根本目的。

  规范范式研究或者说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最显着的特征。一一般来说,在人文礼会科学中除少数纯形式的理论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一些学科外,人文社会科学只要是涉及社会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道德、法律、政策、制度等经济的、政治的、人文学科的观念或事实,就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理论的阶级立场和社会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是反映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的。这里要害的问题是,反映谁的价值取向,如何反映价值取向,反映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经院式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的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首先具有显明的价值取向和阶级立场。

  规范范式研究必须以实证范式研究为基础,脱离了客观实在的价值是虚假的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极大热情和坚定立场,研究人类的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也是客观世界实在存在的反映或规律,而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有价值有利。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规范范式理论,所要求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主体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可能坐享其成,必须要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实现,而资产阶级总是要拼命地进行反抗,这种价值理论能否实现既取决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也取决于不同价值主体之问的长期阶级斗争。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应用范式研究,回答具体实践怎么办的问题。理论原理本身仅仅是理性和学理的表达,它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实际行动,应用范式研究就是把基本理论原理具体化和实践化的过程。应用范式研究是根据人类社会存在的事实和应有的价值规范及其原理,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具体如何实践和操作,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规范目的,所采取的这些实践操作程序和过程是“有效”或“无效”、“有利”或“有害”、“可能”或“不可能”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应用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们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因此,应用范式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和利益所应采取的革命斗争策略的应用范式研究,告诉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策略才能够为其自身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战胜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进而向共产主义过渡。马克思主义所回答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基本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范式研究的具体结果和实践操作方案。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化和深化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真理内核和真正价值,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一般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又体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逻辑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了创始人所创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如运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与综合,作出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运动的科学判断和结论。辩证逻辑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认识世界的同时,其理论体系依然具有普通逻辑的理论结构特征。从普通逻辑这个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它具有三个互相关联层次的逻辑推演关系:一般理论一特殊理论一个别论断。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存在本质的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既往理论反思批判超越錾础上所开创的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基础理沦,是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的辑大前提。这类原理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应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性的相对真理。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义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发展不断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观点等。这些观点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既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元理论的演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其所创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基础理论作为学理元理论和逻辑大前提进行演绎,依据历史的实证资料,在政治经济学、科学礼会主义等学科中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形态作出了特殊的分析和判断,进一步提出和创立了一系列特殊性的原理,并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特殊理论逻辑前提。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二重性价值的理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法则这个一般理论对商品特征的具体分析,适应于有商品交换存在的社会;关于雇佣劳动剩余价值的理论主要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商会生产条件下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和资本利润的分析,它适应于有资本存在和雇佣劳动存在的礼会内,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雇佣劳动的条件下,这种理论一般也就不可能对之加以解释。特殊理论是根一般或抽象的旦卫论对某一特殊对象的理论分析判断,这种特殊理论受这一特殊对象客观和历史条件的限制,难以超越这一特殊对象应用于其他的特殊对象,离开了这些特殊历史条件,这些原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个别论断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的具体判断和结论。在一般理论和特殊理论的学理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又对历史上大量的具体事件作出了个别和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并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认识和论断。这些判断是根据具体时代、国家及民族特点,依据作判断时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作出的,不可任意推广到其他国家、其他时代,它严格地受到这一个别具体问题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离开此问题的具体条件则分析判断难以成立。如马克思关于欧洲资本主义起源过程的理论,马克思“明确地把这一点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如果随意推广到农奴并不掌握私有财产的俄国,无疑是极大的错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具体判断理论的运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条件,就会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曲解和“侮辱”。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研究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是既相互区别又柏互联系统一的科学结构。如同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有其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构研究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适用的时问和空间界限。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客观存在的实证研究理论,是关于客观存在本源问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元理沦。它所对应的科学逻辑结构是一般和抽象的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较普遍的适应性。对客观存在本源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也是相对真理,需要随着人们对客观存在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但是,只要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存在着,那么就难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相对真理成分。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他们在一定特殊历史阶段作做出的论断进行修正,但是对于他们所创立的基本原理是坚持的、毫不动摇的。如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对过去个别无产阶级斗争策略修正的同时也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类社会存在价值层面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取解放的学说(从根本上说,它也是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学说),存在着阶级立场问题,存在着激烈的是非问题争论(当然,其中也存在着真假问题的争论),它所对应的理论逻辑结构是特殊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价值层面的理论是关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特殊理论,离开了这一特殊历史条件,则这一价值层面的理论就难以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特殊理论中也包含着对特殊实在的特殊真假问题理论,不仅仅是价值问题的特殊理论。如,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关于商品二重性的分析,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只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仍然存在,雇佣劳动仍然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就是不可掩盖的,是任何人也难以否定的。正如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所说:“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这就是说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这个特殊历史阶段还没有被完全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不可被超越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阶级斗争策略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践内容,是当时时代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步骤的必然选择。它所对应的科学逻辑结构是具体的分析和判断。而一切战略和策略理论的本质特点,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一切随时问、地点和条件而转移,如果固守一种不变的策略而不能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那么必然要在现实世界面前碰壁。

  在各种非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在马克思主义中一些过时的或者是不精确、不完善的论断中,大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和一些特殊的理论的,很难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提出有力量的挑战,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应性正是在于它的基础理论,亦即它对世界存在本源所做的实在研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些特殊理论和个别的论断之所以过时了,是因为产生这些特殊理论或个别论断的历史变迁了,历史条件不同了,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理论和特殊论断不可能也不应该涵盖一切历史,更不可能也不应该包括人类社会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未来历史,这不应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错误,而更多的应归结为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或者曲解。然而个别判断、个别理论本身也包含着普遍性,不能因其具体性而无条件否认其中的普遍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坚持原理原则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又要坚持政策策略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的基本特征,规定了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特征的联系和区别,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涵和精神特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空界限,同时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辩证逻辑的运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地方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困境

下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