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
论文摘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两种基本活动形式,其中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与时俱进的先导。作为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理论创新对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并且在其理论活动中能有效地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一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着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二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三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人是理论创新的主体,作为主体,人首先表现为具体的人、单独的个体;而人同时又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他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离不开同时代的他人取得的成果,并且有可能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中成为他人认识的客体。因此,主体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应善于做到与他人交互主体,放大自己的认识能力,突破自身的认识局限。
4.实践创新经验的观念升华和理论再现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曾鲜明地把“改变世界”作为新唯物主义的核心,强调能动的、对象性的、革命的实践活动的意义。毛泽东也一再论述实践的重要性,指出:“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诚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正是不断发展着的实践产生不断发展着的人的需要,从而不断推动主体去积累新的感性经验,通过对新的感性材料进行有效的思维加工,主体有望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经验固然重要,而对创新经验的观念升华和理论再现更为重要。因此,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备及时对实践创新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能力,能够使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抽象,进而实现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需要创新意识,同时也需要创新能力,它是人们在创新意识的支配下,根据实践所提供的新的经验材料,发挥自身的能力努力去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关系、揭示新本质,从而创造新概念和新学说、建立新体系的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能力是依托,只有有效地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主体才能不断地推动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