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从其功能上可以分为人类理想理论、现实批判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各国共产党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实践理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论文关键词: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大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知识海洋。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层次进行定位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大科学,泛义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大文化。何以谓之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社会理想、思想来源、实践领域都是极其广阔、极其高妙、极其博大、极其繁杂的,非“大”字不能涵盖之。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类解放的大学问。
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解读;第二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精神、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种是笔者提出的一种解读,即寻找马克思主义经典命题中最富于哲理、最容易理解、最经得住时间考验,而又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三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第一原理,又叫人类原理。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克思主义第二原理,又叫实践原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第三原理,又叫辨证原理。“辨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三大原理之于马克思主义好比几何公理之于欧几里得几何。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命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三大原理的推论,如“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两个决裂”等归根结底是辨证原理的运用。
如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笔者倾向于用“人人为本,事事求实”这八个字概括。人人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发展,人人为本的涵义有几层:一是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之本,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本质上是平等的,或者说人人平等;二是指每个人都以人为本,以他人为本,这就是集体主义;三是指人人都追求人的发展这个根本,事事求实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实事求是,重心在求是上,“是”在这里指规律,人们探寻规律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所以求是的目的是求实,事事求实就是指办任何事情都要明实情、出实招、创实效。
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定位为大哲学,目的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理学。马克思主义哲理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门具体科学相结合形成的分支哲学的总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道理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哲学等,这些领域是极其活跃的,分支哲学发展起来了,会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纯哲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科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科学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等。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实是大科学。坦率地讲,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阵容庞大,但乏善可陈,许多研究人员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注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由于视角的新奇、方法的多样,往往能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国内没有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是为了探索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解放思想,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思想理论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成我所长。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问题。用宏大的视野、战略的思考、实践的意识来发明新说、发现新知。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为了传播真理,因此要特别强调统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人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的信任。要鼓励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批判,要形成一种人人勇于探索真理的氛围。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才会渐入佳境。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精华,它包括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原理性思想,将其仅仅归纳为几门学科的总和,低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用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作为参照系,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并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进行指导的宏伟理论。这一理论的主旨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可以从功能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看成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在吸收人类已有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思想的基础上,为人类建构一个人人幸福的社会理想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人类理想理论;二是运用理想社会的价值标准去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三是吸收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进步,使社会逐步向理想社会逼近的伟大实践提供指导的理论,这一理论板块可以称为社会实践理论。这三个理论板块以三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石,人类理想理论以人类原理为基石,现实批判理论以辩证原理为基石,社会实践理论以实践原理为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基本原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的真理。以这三条基本原理为基石的三大理论板块中的具体结论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相比较而言,人类理想理论和现实批判理论由于和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其结论的稳定性、真理性比直接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理论要高一些。各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其主体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的真理性要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来提高。“《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要想成功地指导各国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的实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大前提,将各国具体实际作为小前提,推理出指导各国具体实践的结论。而这一推理出来的结论必须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来检验。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后如果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若干条推理出来的结论经过理论加工而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源源不断地充实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途径除了实践上升为理论这一条外,还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人员从实际上升为理论这一途径。实际就是现实社会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又源源不断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拿出一些工具用于指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就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包括中国新民主革命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等内容。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理论成果充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党历史上,人们习惯上把某一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整合成一个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某一阶段的实践,这一做法的好处是理论的时代感强、时效性强。这一做法的不足是由于实践创新永无终结,理论创新也永无终结,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相对完整的小的理论体系,给宣传普及造成不小的困难。党的十七大顺应人们的愿望,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整合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就是没有将毛泽东思想整合在里面,因此,笔者建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再进行一次整合,统一称之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上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维视野
下一篇:浅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