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关于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7

  论文摘要:张闻天是中共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原则、方法、机制建设等,张闻天都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富有开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论文关键词:张闻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一

  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张闻天的一贯思想。1933年3月刚踏上中央苏区的土地,张闻天就着手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的前身),准备“广泛地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所创造的共产主义学说”。1934年,张闻天在苏维埃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大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际课程教育学生。长征结束后,张闻天明确提出组织在职干部开展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任务。他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抗日战争的新形势下,张闻天在1937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重新教育干部,培养干部,使他们懂得新的政策,适合于新的要求。”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理论,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而在延安还没有一所专门研读马列主义理论、着重培养有更多理论修养的干部的学校。为此,党中央决定创办“马克思列宁学院”,由张闻天兼任院长。为办好马列学院,张闻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党培养和教育了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干部,他本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也日趋成熟。白抗战结束后,张闻天虽然没有主管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但在他具体的工作辖区内,如在东北工作期间和外交工作期间,他仍然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至他的晚年,张闻天仍在关注这件事业。在张闻天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必须长期重视和正视的战略任务。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克服错误倾向的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而理论准备又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成立的。党成立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仅党的主要领导来不及进行理论上的补课,党员干部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必要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因为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理论上的准备不足,导致党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了各种错误倾向。张闻天指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还薄弱,斗争的经验还不够,这也是使党内经常发生各种倾向的原因之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它们不会自动地跑进共产党员的头脑。要使党员从对马列主义的“无知”向“有知”转化,要使党从错误倾向向正确方向转化,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张闻天指出:“我觉得我们同志中平常所犯的许多错误,不是由于什么一定的政治路线或政治倾向,而简直是由于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知。他们在实际斗争中表示了英勇的斗争模范,表示了满腔的革命热情,但是他们缺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因此犯了许多错误。对于这些同志,必须更多地耐心地去教育他们。”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关党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宣告自己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工人阶级的数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土地革命时期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大批农民被批准进入党的队伍。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在毛泽东等的提议下,“左倾关门主义”思想束缚进一步被打破,大批知识分子涌进党内,党由成立时期仅有几十人的小党一跃为有一百多万人的大党。党员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党的理论水平的相应增强。“党的组织力量远远跟不上它的政治影响。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还不高”。相反,由于成员来源的复杂,相应增加了党内思想斗争的复杂性,党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发展随之受到了影响。1937年,张闻天在党的苏区代表会议上指出:“巩固我们的党,现在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组织上的巩固是以思想上的巩固为前提的,因此,张闻天指出:“要使我们的干部在思想上武装起来,学习马列主义,掌握马列主义党如果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真正精通的马列主义者,中国革命问题就可以说解决了一半。”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革命实践中,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际,党一再受到挫折,出了不少偏差,有时甚至使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起来,就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一定“要认真地使马列主义中国化”,意思要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落到实处。然而,要推进马列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割据状态,阶级力量结合的变化多端,使中国的环境特别复杂。如何把唯一正确的国际路线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出来,这是一个极端困难的任务”。张闻天指出,这个任务的解决,只有依靠我们那些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而“这类干部在我们党内现在还不多”。从党的实际看,党内有不少从长期实际工作中出来的干部。他们有极丰富的实际工作的经验,然而他们没有机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因此,张闻天指出,他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理论,养成学习的习惯。“因为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把实际经验提到原则的高度,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出一定的发展规律,使他们更能在原则的指示下进行自己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减少一切可以避免的错误”。

            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的需要正如空气之对人一样”。从党的实际看,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一方面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整体不足。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是张闻天一直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常规途径是集中学习,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张闻天在莫斯科留学期间曾有过直接的教学经验。回国后,张闻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国革命的实际、党员的实际状况和培养人材的目标出发,着力从教学原则、方法上进行了认真探索。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1936年,张闻天在白区工作训练班上指出:“我们教育工作的中心,全不在于使我们的干部多记一些教条与公式,多读几本新书,而是使他们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具体的环境,并从这种分析中得出一定的行动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成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够独当一面的干部。1940年,张闻天在总结马列学院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是党校教习的中心目标”,同时又接着指出:“在学校生活中为了求得这种一致,应该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为了使学生切实了解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应该经常研究与讨论党中央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各种文件与指示,应该经常多请当地和外来的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及各种实际工作的情况与经验。”以马列学院为例,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张闻天多次邀请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从前线、敌后或大后方的高级领导人作报告,他自己本人也经常围绕党内重大事件、党中央重要的方针和决定给学员们做报告,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正如张闻天所说:“理论给我们指出一般的方向,而实际则证实理论,使理论充实发展与丰富起来。”

  第二,在教习过程应特别提倡民主的学风。民主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政治追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的封建****统治所积淀下来的封建特权等思想意识,一直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中国人民(包括共产党员)的民主意识。不仅在党外就是在党内,党员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都离党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张闻天一再要求“在党内进行民主教育”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提倡民主的学风,则是对党员进行民主熏陶的重要途径。张闻天在《中共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指出:“在学校中应该充分的发挥民主。在学习中提倡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与同志的辩论问题的作风。对于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主要的应该采取说服、解释与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纠正。”应当说,张闻天这里所提倡的民主原则,是相对于封闭的、****的、教师本位论的传统教学原则而言的,具有三层含义

  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要求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具有民主精神,敢于质疑。最后要求用民主的方式解决正确与不正确思想间的分歧,而不能用打压、扣帽子的方式来解决思想上的争端。在民主原则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少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如辩论会、研讨会等,极大地活跃了学员们的思想,调动了其积极性,而且服务了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人材的教育目标。可以说,直至今天这一原则还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第三,在教学上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本身是一门非常抽象、深奥的学问,是一门集世界优秀文化的大成者,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功底,很难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而党内党员的文化水平恰好参差不齐,因此,张闻天认为,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方面,应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中国到外国,由具体到抽象为原则,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的功课真能切实懂得之目的。为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张闻天认为学员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后才能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比如对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学生,“首先应以消灭他们的文盲为主要任务。对文化程度不够的干部,应该在具备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门知识后再来研究马列主义,不然就要碰壁。“有些对于政治经济学毫无常识的同志,一开始就要读《资本论》,对哲学毫无常识的人,一开始就要读《反杜林论》,结果当然也是碰壁”。对于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引导与帮助他们去直接阅读与研究马、恩、列、斯的基本着作。同时,张闻天认为学员应该在补充一定的具体知识基础上,如具备了历史、地理,以及各种必要的社会常识与科学常识基础上,再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学习。否则,马列主义“只是成了空洞的、没有内容的、生硬的教条与公式。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中一些最一般的规律,对于他们常常变成了毫无内容的滥调”。


  第四,学习方法应采取在教员指导下以自学为主的原则。张闻天1941年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时指出:“一个干部要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首先应该知道,学习马列主义,必须自己下一番工夫。因为马列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发展了的科学,光是到大课堂上、讲演会上、研究会上去随便听听,自己不去研究,是很少用处的。听讲、参加研究会只是为了启发自己的研究,而不就等于研究。自学为主是符合一定教学原理的,正如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内容十分广泛,内在逻辑性很强,听别人讲即使听了二三年,“他们始终只能是在马列主义的大门外东张西望的流浪儿”。

  向他人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效果远远比不上自学来得深刻、系统。当然,提倡以tl学为主的原则并不等于在教学中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将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自习为主的原则,无论低级和高级学校都是适用的,但低级的班应更多取得教员的帮助’。张闻天在教学过程中开创了一种“照相式”的教学方法,即每星期定时跟学员见面,就一周所学的各门功课对学员进行综合提问,再针对学员们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哪里答得对,还有哪些不足,哪里答错了,错在哪里。张闻天的讲解与点评,语言朴实无华,思路条理清晰,道理深入浅出。听了点评以后,学员能够把从书本上读到的、从课堂里听到的以及脑子里想到的有关问题,融会贯通地进行思考,从而加深了对马列主义的理解,这一教学形式也因此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工作,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全部。教育本身是项系统工程,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必须注重各要素的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以便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张闻天从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制出发,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对教材建设、辅导读物、师资培训、原着编译与研究、学习制度、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其中他关于教材建设、辅导读物、学习制度方面的思想特别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教材的编写应注重能持久、基本的东西。张闻天认为,供给教材是党内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教材很贫乏,新的东西很少。陕北公学写的农运教材很不好,苏联现在还没有一部固定的党史。教材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特别对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学员来说,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的主要依据,如果内容太抽象,他们消化不了,会对理论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人来说,低质量的教材很难提高他们的水平,也会使他们产生同样的厌烦心理。如果教材缺乏科学性,更是对学生的误导。因此,张闻天认为,教材的建设“应注重能持久、基本的东西”。所谓能持久、基本的东西,就是建立在一定事实基础之上的,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东西。张闻天编着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坚持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出发,运用中外比较、正反分析、优劣对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精辟地分析了大革命以来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发展阶段,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理论上的彻底性,在时过大半个世纪的今天来看这本书,仍不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看来他写的这本《革命史》正是贯彻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一思想”。

  第二,应极大地注意中级读物及辅助读物的编辑与出版问题。由于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恶习作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有一种不良的学风,即认为只有从事马克思主义抽象的原则的学习,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张闻天认为这种孤立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干部中各种具体知识的缺乏,是使党在克服教条主义、公式主义中发生困难,是使党的策略不会被灵活运用,是使党的原则指示不会被具体化的很重要的主观原因之一”。因此,为了保证学员们能够按部就班的前进,能够学习具体的知识,“没有适当的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供应,是不可能的”。张闻天认为,在供应关于具体知识的辅助读物的同时,还需编辑关于马列原着的辅助读物,“一般说来,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许多马列原着,对于一般干部,还是吃不下的。其中许多东西,还是他们看不懂的”。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出版发行在张闻天的提议下于1940年正式开始启动,但由于宣传机关的主观原因,其品种还是跟不上学员们的需要。因此,张闻天一再强调指出:“中央宣传部及各高级党组织的宣传部在这方面还应予以更大的注意。”


  第三,建立在职干部的学习制度。干部是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主要执行者和实践者,又是联系党和群众的中介,因此干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但在战争年代,由于各地干部缺乏的问题都非常普遍,忙于具体事物的干部很难脱开身去进行理论学习。张闻天认为,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是第一位的,这是为今后党的长远利益作打算,因此要从制度上保证在职干部的学习。“在职干部教育,是党内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工作与学习互相联系的最好办法。每个在职干部应当了解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党的领导机关应当把每个干部学习成绩之优劣作为坚定一个干部许多标准中之一个。在全党内应建立在职干部学习的制度,提倡学习的风气,养成独立的看书、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张闻天晚年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痛心疾首地指出,问题的根子还是出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误解误用造成的,追根溯源还是理论学习没有制度上的保证造成的,因此他建议在职干部“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一年二年三年学懂(不一定学通)马列的一些基本着作,然后再到实际工作中去用与学,是合乎学用结合的发展规律的。实际证明这种方法的效用是好的(这种短期的脱产学习,给他们今后一辈子的长期的自学准备了最起码的条件)”。

  综观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目标明确,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培养党员、干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能力牢牢结合起来,这对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二是教育过程合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理论学科的特性,也具有教育学科的特性,是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与教育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教育形式得当,则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要领诠释得更透彻,否则,则阻碍教育客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张闻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既注意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又注重遵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本质、还特别注重遵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这都给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三是教育机制健全。张闻天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方法、配套建设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具有指导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项复杂工程,只有将各要素的微观建设和整个体系的宏观建设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邓小平1978年在致张闻天的悼词中指出他,“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着。”综上所述,确实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是我们党理论教育史上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析学科自觉和理论

下一篇:浅谈运用网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