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7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如果对人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科学的认识,就难以正确把握人们思想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才能找准位置,发挥独特作用,实现应有价值。
  一、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
  自古以来,人性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哲学难题。古代先哲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往往出于偏见或过于狭隘。人性要么是善的要么是恶的,要么是利己的要么是利他的,要么是理性的要么是非理性的。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人性是一个现实范畴而不是一个思辨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一再明确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是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即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人,这种人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是与现实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是具体的、经验的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人视为一种“现成”存在者,是一种摆在眼前的、可以用理性的、概念的方式来予以静观的对象。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去反思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明确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以此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马克思人学特别强调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摆在眼前的作为认知对象的现成存在者,而是在生存活动中显现和展开自身的一种历史性的特殊存在者。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生成是同一过程,因为人是什么样的,完全与他如何“表现”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完全与他的“生产”相一致。从这个视域理解人,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看作是一个“生存活动者”,而不是一个知识性“现成存在者”,更不能用知性逻辑和对象化的知识态度来教育人,而是要立足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活动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但它并不是以某种主观观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服务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受此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对社会现实的感性认知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和看法,因而在思想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引导,又要面对新时期的社会现实,立足实际,针对人们思想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分清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定位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能更清楚、更本质地理解人是不受任何先验尺度的限制反而能处处运用“自己”的尺度,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而也就把握住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学透视的核心和关键。
  二、 主体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自由状态,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其中,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内涵,创造性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对现实的超越,自主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人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注重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显着特征。马克思历来反对蔑视人,反对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主张“人始终是主体”,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每个人各有其不同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始终是统一的,人的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自由民主权利,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使教与被教成了主从关系,教育对象在这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缺乏创造性的教育客体,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市场经济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奋发的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创新能力,始终能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就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里,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自我教育则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因,只有把内外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人是能动的主体,人活动的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主体本身。因此,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积极“自由自觉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教育的影响,同时也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的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品格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并表现为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不同的“需要”结构,表现出某一个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水平,使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倾向。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都是违背人性的,都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享受需要的合理性,恩格斯也严厉批判那种“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克式的共产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品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人的需求自然成了教育关怀的对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政治说教当成唯一的教育内容,而把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只重视单方面的需要,认为只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忽视了人们的思想问题主要是因其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事实,导致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过于理想化、政治化,显得单一而且乏力。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需要,重视人的需要,研究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第一性的,这是一种受人的生物属性决定的原生的、必须优先满足的需要。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漠视或否定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从人的实际需要和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和教育人。除了物质需要外,人类还有其他多种社会需要,包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社会秩序的需要、道德信念的需要等各种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本性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使人们必然以一定形式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是社会存在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是期望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构一种符合人性的恰当的和谐关系,正是这些需要构成了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此相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出发来培育人,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从教育的过程,都要体现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和尊严,以满足人在精神方面的现实需要,从而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四、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所谓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指社会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对个人物质生活资料合理的与可能的满足。所谓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包括个人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与贡献。它们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的确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有满足社会需要的方面,又有实现个体需要的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标准是客观的,它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片面追求社会价值目标,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大都局限于“个人的社会价值”这一“单向定位”模式之中,很少肯定和提倡“个人的自我价值”,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它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相提并论。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表现为片面强调社会本位的先天合理性,虽然也知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更多地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抹杀了个人正当需要。把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最终导致了主体在对象化实践中不能拥有实现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的个人价值,这种本质力量的异化使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抑,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的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单一化、方法的简单化、内容的空泛化,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生机。
  确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就必须把人的价值放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理解。一是在方法论上,正像马克思所强调的不能抽象地研究人和人的本质一样,我们也不能抽象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而必须把它放到现实的、当代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环境中来探讨。二是在理论上,个人与历史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造就的,我们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既不能只重视个人而偏废社会,也不能只重视社会而偏废个人,应当兼容并包、相互融合。我们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张扬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着眼于个人与社会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来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之满足的性质和程度大小,因而,只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价值论基础之上,并使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进程之中,才能促进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
  五、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人的自由个性、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在马克思人学视野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限制,从而在社会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方面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人的本质的全面丰富和展示,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状态,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人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也就是指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和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共同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人能力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人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历史的、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比较注重个人对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它培养和塑造的是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怀疑批判、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等往往不受重视。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压抑了个体的发展,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应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依次递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单向度发展而言的,其根本就在于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人和自己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面的、多维的、多元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弘扬能力本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规定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育个性和谐丰富、全面发展的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把人塑造成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是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现代公民,他们不仅能够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以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变革社会、改造环境。这就要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围绕能力本位这一核心内容来展开,在教育内容的深度上实现由培养和塑造“道德人”向培养和塑造“能力人”的递进和衔接,实现独立人格的真正确立。在社会关系中,从以强化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约束个人利益和欲望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确立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以承担社会责任,把每个人都看做是社会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变。

上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接受心理效应及其启

下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