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科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8

  论文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该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类思维等方面特征论证与时俱进作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同时对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作了初步分析,这对******同志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科学论断的进一步理解具有积极意义。
  论文关键词: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科学性
  ******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是对150多年来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理论特征的深刻揭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要求。认真领会、透彻掌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对于适应21世纪大变动和中国发展的新形势,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具有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的各个看起来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概念.都是处于生成和消退的不断变化中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概念或理论均有一个“生命周期”:即酝酿形成期一发展成熟期一瓦解消退期。任何理论都需要经历实践检验,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只有这样,当某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生变革时。理论才不至于滞后而无法回答现实社会产生的问题。这是由社会、时代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结论也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用符合新的实际的结论取代旧的过时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样要与时俱进,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也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这是由它的实践品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的意义上对实践活动有着依赖关系。任何理论即产生于实践,又在发展中吸取实践的营养,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实践来例证、检验以获取进一步的再生机能。任何理论在与实践作用的同时,也能获得自我反省,而不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完全嵌入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不能不随之前进,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要求进行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在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结合中国具体发展状况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对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它们还只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部分。这些理论,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认识发展理论而言。它们只是局部的、有限的。由于是在特定时期提出来的(总结出来的),因而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它们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理论的终极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唯物史观,也反映出******同志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态度和辩证法的统一
  “与时”就是要有时代感、全球观,“与时”即是承认我们事业发展的客观实在,就是要如实而不是虚假地应对客观实际情况,这是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俱进”就是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客观分析了十三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提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警示。与时俱进的出发点是“时”,着眼点是“进”。这就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只有充分地客观地把握“时”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实现“俱进”。
  四、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类思维特征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真理的无限接近,世界上没有终极了的理论存在
  任何一种理论,它只是人们对于实践规律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都只是相对性的认识.正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一样。同时,我们人类的认识又是一个理论主观向实践客观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是思维对客体的永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承认某种已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理论,更不承认有终极理论的存在。这充分体现了人的认识发展的一般特点,体现了认识发展的规律。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前,我国僵化的经济体制是依赖于一整套“左”的思想观念构建起来的。这种“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的教条式的理解,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完全偏激的认识,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政策等等看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这无疑是与与时俱进相悖的。
  如果我们头脑中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那么,就不可能有观念的更新,不仅以往难于解决的问题仍将存在,而且还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持续保守的思维系统——顽固不化。这是时代最可怕的精神痼疾。在存在保守意识的情况下,不可能创建出一个全国人民期望的不断变革的改革环境和创新氛围,相反,只能是不断恶化的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就是——与时俱进。
  五、与时俱进的条件是尊重科学,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从来都不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这就不但要求社会主体中的个人要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要求从事社会活动的集团、政党和阶级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并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自己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按照客观世界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含义之一。如前所述,一切科学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今天被确认的真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被发现存在问题。从我们党早期的“农村包围城市”到“城市领导乡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解放思想”到“全面创新”,都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考虑而提出的规律性认识。应该承认,这些认识在当时当地的特定条件下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科学的认识论和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既为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
  与时俱进需要相当大的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和政治家的胆色。“文革”结束,面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邓小平发表一系列旨在批判“两个凡是”的重要谈话。大力推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特别是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与时俱进的宣言。
  与时俱进不是对过去的一切进行全盘否定,也有继承和坚持。与时俱进既需要动态的看待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也需要静态地看待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要动、静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旦确定,就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理首先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统一。如果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还仍然照搬老一套,或者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把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原则当作现实,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与时俱进要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同志讲到: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有害的。反对教条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有机统一的,都是为了正确地揭示客观实际。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新的情况做出新的理论推断、概括,进行理论创新,用以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论上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真理是相对的。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还有许多的事物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没有认识清楚;同时,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人类已经获得的正确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及其属性的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并且是处于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的认识。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与时俱进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唯我唯上的传统意识。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绝对化,把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看成绝对不变的僵死的教条。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可随意套用的现成公式,结果既损害了我们的事业,又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经验主义把一时一地的经验绝对化,看不到经验的局限性,把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夸大为普遍真理,否定理论的普遍意义,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与时俱进要求我们要具有时代感和全球观。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膊,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于未来。
  与时俱进要把“勇于开拓”和“善于开拓”兼顾起来。既要提倡开拓创新精神。又要信奉科学,反对违背规律的盲目乱干。同时,与时俱进又是继承和突破陈规的辨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了,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已经达到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落伍,就会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丧失一次又一次发展的大好机会。这样的事例我们已有许多的教训。
  我们已跨入2l世纪,我们越来越希望整个华夏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变化的全球变革的背景下能够独立地和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可以达到的,也不是无须承担风险就能达到的,更大的变革力量来源于我们的政党是否做到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与时俱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必将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我们才能正确处理现在和未来,才能有助于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中。
  与时俱进启发了我们的实践自觉,加强了人们的时代感和紧迫感,也促使我们对过去进行深刻反思。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吸取历史教训,既要着眼现在、更要放眼未来。
  与时俱进是对维护旧体制的思想、观念的猛力抨击,是不断打开解放生产力的金钥匙。生产力的解放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生产力的解放又是互为条件的,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就难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因生产力解放所进行的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果,对于思想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又具有决定性意义。
  与时俱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时刻在感召着全国人民,鼓舞人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维发展等面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科学性的真切反映。

上一篇:浅谈关于马克思圭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在中国

下一篇:浅谈关于马克思思想与德勒兹后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