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8

  【论文摘要】灌输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方法。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关键因素。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网络;灌输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方法,已经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灌输论的当代价值。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对此学者关注的很少。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实施的条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入手,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
  一、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认识
  灌输的思想首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先进理论的产生并不是自发运动结果。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在这里,马克思明确表明了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思想理论灌输。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同俄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灌输论。具体体现在列宁的《怎么办?》一书,列宁认为:工人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工人运动中只能自发的形成一些工联主义的思想和意识,而不能产生出真正科学的理论。因此,只能把马克思主义从外面灌输进去,只有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才能使工人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意识,才能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由自发走向自为。列宁又认为,灌输并不等于枯燥乏味、死板教条。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
  尽管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同列宁所处的时代不同,理论灌输的“对象”也不同,但列宁所创立的灌输理论没有过时。在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预备队,要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互联网加强和改进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过程是由灌输环境、灌输主体、灌输客体、灌输方法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灌输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灌输的主体和客体,同时灌输主体和客体也反作用并改造着灌输环境。灌输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则以知识、思想和信息的纽带相互连接。灌输方法制约和影响着灌输效果的实效性。因此,灌输过程是灌输环境、灌输主体和客体、灌输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
  1、灌输环境。在灌输的过程中,来自环境的种种因素对灌输的影响很大,了解和分析灌输的环境是灌输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的灌输而言,灌输的环境自然是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给世晃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及价值观念宣传、碰撞的“平台”。美国当代着名文化理论家弗·詹姆斯指出,现在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他们可以通过传媒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们的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借助网络技术和设施上的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传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他们以“民主”、“自由”为幌子对我国进行攻击和诽谤,妄图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它们大量传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的言论,恶意攻击我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时,如果我们的理论宣传没有“战斗力”,就抵挡不住错误思想的大规模进攻,就会败下阵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用网络作为理论宣传的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学校、学者和网友创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为思想理论的宣传和交流创建了一个“平台”。但是也有好多网站打着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旗号,进行反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其中,有的人集中鼓吹西方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学的“空场”;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学说,宣传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认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采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等。有的鼓吹个人主义、张扬个人价值,否定集体主义原则,宣传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总之,在开放自由的互联网上,各种思想观点纷繁复杂,各种理论五花八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站由于涉足网络的时间较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灌输的主体。灌输的主体是实施灌输活动的组织者和行动者,在整个的灌输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顺利和有效地进行,要求灌输的主体必须满足下列要求:灌输的主体必须具有威信。俗话说,“统治者统治必须具有威信。”同样,灌输者实行灌输必须具有威信,威信是灌输者进行灌输的最有效的资源。这就要求灌输者具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精通,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分析现实问题,能够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明辨是非,能够给人们解疑释惑。笔者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主体应是:各类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部门、党校,还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等。
  3、灌输客体。灌输客体,即理论的接受者。理论灌输的目的是提高接受者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修养。但这种灌输必须建立在接受者的心理、理论基础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因此,灌输客体的实际状况、接受能力、具体实际问题直接影响着灌输的效果。
  目前网络用户中,绝大部分是青年人。据抽样调查,在所有的网民中,从年龄角度看,18岁至35岁的网民的比例达80%以上。其中,18岁至23岁的网民占3%;从身份角度看,学生所占比例高达30%。据河北大学青年发展中心的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一书显示:在大学里不上网的学生仅为2.3%,平均每周上两次的占到45%,2次到5次的占37.1%,还有15.6%的大学生每周上5次以上。这表明,上网已成为现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客体是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

  4、灌输的方法。灌输的方法是决定灌输活动实效性的决定因素。灌输主体必须选择适当的灌输方法,同样的灌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灌输客体的心理、情感、年龄、认知特点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灌输方法的选择。
  利用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交互性、时效性强等优点。但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方法应根据当代青年的认知特点与时俱进。当代大学生有着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关心的是自我的发展,不可能像列宁时期的工人阶级那样有强烈的理论渴求;对理论学习有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自我选择性;对传统教育有很强的逆反性,听见有人谈论马克思主义就反感。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传播实效性的关键之所在。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具体实施措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传播必须坚持灌输的原则。灌输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其具体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怎样灌输?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网站,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网络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灌输主体应努力拓展网上灌输领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占领网上阵地,努力创建一批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同时,还应注意对已有网站的管理和指导,使其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宣传和理论讨论。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灌输主体队伍。灌输主体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所要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信不疑。同时,在宣传理论时不能进行单纯的说教,讲大道理,而要充分考虑到客体的接受程度,做到深入浅出,结合生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灌输主体还要掌握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进行理论灌输,如果不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很难进行有效的灌输工作。
  3、必须增强灌输过程的互动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不是简单的“纸质”灌输方式转变为“网灌”,而是在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灌输的互动性。只有在互动的过程中外在的灌输才能变成对大学生有价值的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理论灌输的互动性提供了个新的平台。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应该充分运用网络的这一优势,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同时,通过网上交流、留言、网上在线讨论等方式,同网民特别是大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反之,如果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大学生的知、情、意、行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理论传播的效果。因此,在灌输的过程中,要从传统的以灌输主体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以网络为载体的双向互动模式。
  4、把灌输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在于理论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落脚点应该放在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上,这就要求灌输的主体一方面要充分研究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为大学生做出客观、辩证、科学地分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网上交流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样才能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灌输的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理论灌输只讲大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络灌输就会很空洞,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关于利奥塔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介评

下一篇:浅谈理论·实践·创新: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