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试论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永恒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9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永恒的实践主题。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应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必将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永恒主题
  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早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野里,就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承载着促使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崇高使命。由此,作为引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工作,就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注入和渗透到教育理念之中,从根本上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最高价值取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就是以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科学解答与求证为理论契机的。以往的哲学因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无法对社会生活、人类历史作出科学阐明,进而也就不能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确理解“人”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现了人的学说的彻底变革,从而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境界。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一以贯之的思想。自撰写《共产党宣言》时,他们就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尤其是谈到未来的社会形态,他们又一致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877年,马克思再次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些言论尽管在当时仅为理论上的设想和探讨,但所透析出的科学观点与内在思想价值却把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致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
  从社会关系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归结为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的升华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具体展现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毫无独立性可言,人身的依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阶段是建立在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对物的依赖代替了对人的依赖,虽然实现了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解放,但物对人的统治和支配却把人全面异化了;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关系将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来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会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进而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中因人的异化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提出的理想目标以及对未来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本质设定。显然,两位经典作家并没有脱离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性来考察与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相反,他们正是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嬗变过程人手,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解读,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两条思维运行的主线,即人的全面发展究竟要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对此问题的探析与解答,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真正“捕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本意,并以此来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既包含着连续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也体现了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契合。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广博的综合概念。从静态的角度看,它体现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目标;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逐步推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应该成为在“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具体而言,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张扬,人的内在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人的综合素质的充分提高,其中涉及了人的能力、个性、潜能、素质、需要、人格和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条件和较高的人的素质为基础。这些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要素。诚然,这些要素是未来社会形态本质规定的外在显现,但它代表了人们在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演变逻辑,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无法成为现实,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私有制性质,它使得人本身的活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与其相对立的力量而存在,这种力量不是被人所驾驭而是驾驭着人。然而,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较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个性已不再受到禁锢。为了使主体性能得到更大的尊重和发挥,人们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迫切的诉求。如何将这种诉求升华为现实的存在,正是当代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虽然理论教育并不是打开实现人类理想和目标之门的万能钥匙,但它却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合乎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类发展趋势的必然,而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尽管达到这种境界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人类的最终解放终将成为现实。全面发展的人必然要求自身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这无疑就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工作凸显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前沿。
  理论教育有着较为浓厚的思想性、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特点,并具有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在性质上兼容政治性与教育性双重属性。几十年来,我们的理论教育工作在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具体表现:在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方面,多从国家和社会的本位出发,强调理论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功能,漠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与发挥,淡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缺乏对人的关怀,使得理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实效性和时效性,与时代发展的主题存在着脱节与偏差;在理论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任务设定方面,难以摆脱目标空泛和工作思路狭隘的偏执,过分依赖理论的灌输与说教,忽视对人们参与实践的能力培养,鲜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审视与思考,把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看成工具而非目的,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理论教育的效果和作用,更加使其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是一种把人完全工具化的理论教育,造就出来的人仅是“知识的容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也就会畸形化。我们曾经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理论教育的目标任务有着偏颇的认识,常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遥远的理想,而忽视和回避其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不可否认,理论教育的目标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不同时代的理论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尽相同,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也会给理论教育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然而,无论是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从理论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来看,造就出全面和谐而又自由发展的人才是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

  无论是人本质力量的显现,自由个性的丰富,还是自身潜力的挖掘,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人们长期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每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获取了一次胜利,人类自身也就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应改造主观世界,坚持以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理论教育实质上既是改造人们主观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又是一种引导人们获取真知,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与过程。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通过理论教育,人们能够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链条衔接,从而在现实世界里愈加能驾驭自己的力量,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体,不断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当今形势下,社会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但另一方面却产生了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一时间人们的认识出现了混乱和困惑,这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了新的矛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调节人们的功利观与人生观,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蕴涵;在深化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使人们在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中不会迷失自我,并能作出正确选择;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愈加深入的情况下适应各种异常激烈的思想文化竞争,提高社会对腐朽文化的抵制意识和能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理论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就说明理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活动担负着传载文明、服务人类发展的使命。人们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并不是量裁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尺度,通过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提升和拓展人们自身发展的内在程度与外在空间才是衡量理论教育成效的标准。为此,理论教育的一切实践活动应该围绕人来进行,把教育的核心理念定位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层面上来,创新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掘人的智慧与潜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及范围,彻底使人从被动的境况中解脱出来。
               三
  理论教育主要是指主体所从事的理论探索、知识传授、思想引导和实践推动等方面的活动。其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怎样坚持正确的原则,并运用恰当的方法使人们能以理性、求实、创新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逐渐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今时代特征下理论教育所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重要现实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理论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来提高理论教育的时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把培养与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使理论教育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宣传理论、传授知识只是理论教育的手段,通过理论的武装来全面提升人们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才是理论教育的目的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单凭纯粹的理论灌输和信念的强化不仅会造成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弱化,更会阻碍人们自由个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的行为规范、先进的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实践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因此,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应该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方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方法教育摆在中心位置,既要让人们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更要塑造和培养人们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使他们能够在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时代特色,更加卓有成效地改造主、客观世界,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推进人的发展进程。
  第二,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理论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原则,不断调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反差错位,并贯彻落实尊重主体、崇尚个性、健全人格的当代教育要求,使理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植根于实践的学说,其理论价值全部显现在与实践的密切相联之中。离开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它也就丧失了生命的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经典作家历来主张理论一定要走出“书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对脱离现实而进行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一论断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关键所在,也为理论教育的合理化、科学化提供了一条思维进路。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在理论教育中持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直接可以折射出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单一的填塞理论和抽象说教的方式只会使理论教育成为人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僵死过程,使人本质力量的显现受到束缚,人自身的潜能无法得到应有的挖掘与释放。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更需要具备强烈的实践意识。因此,理论教育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模式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彻底摈弃形而上思想的束缚,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说服力和解答力,实现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才能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第三,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地辨析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并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条件下,实现理论教育的社会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目前经济、政治全球化愈加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良莠兼存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使人们步入了理智的困境,对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理论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对此,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们信仰追求的特点,了解人们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走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以及整个“软权利”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力求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同时,理论教育工作的战略性地位又注定了它是一项社会的事业,社会各个方面都应是其不可割舍的力量和阵地。我们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所赋予的一切先进的科技手段,抢占信息阵地的制高点,利用各种渠道,整合社会所有的力量。提高其建构功能,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正确看待、理解和落实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教育的时代主题,我们既不能抽象空谈、急功近利,更不能丧失耐心、无所作为。只要方法恰当、内容科学、目的明确、机制规范,理论教育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人的全面发展也必将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理论教育的阶梯上不断“攀向新的高峰”。

上一篇:浅谈关于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下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真、善、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