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文化“浸润”思想政治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具有很强现实性、实践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乡土文化可以大大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乡土味道,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科学习的兴趣。笔者所在的政和县是地处闽北的一个相对偏僻而落后山区的小县城。虽然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但蒙老天爷倦顾家乡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在当地政府的牵头和组织下,工商业经济发展活跃,山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无疑为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本人在进行高中《文化生活》教学时尝试将本地乡土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到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乡土文化是一个族群得以繁衍生息的心灵寄托和智慧结晶,它虽然形式古朴却内涵深厚。发掘乡土文并作为课程资源融入《文化生活》教学,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出一道独特的风景,师生漫游其间,都将得到深刻的感悟和有效的提升。
上一篇:农民工回流的政治文化分析
下一篇:政治生态的文化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