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挑战及应对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层次和领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特征。当前,互联网新产品的更新和广泛应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方式以及互动模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面对大城市、大场面、大工厂、大生产、大制作等不同形式的“大”所带来的诸如大拥堵、大混乱、大污染、大消耗、大强度等一系列社会“大”问题,人们普遍感到“微”的亲切和美好。公民参与丰富、扩展了“微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与此同时,置身于“微文化”环境之下,公民政治参与生态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需要我们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进程中加以持续关注。
“微文化”环境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的挑战
“微文化”环境下,“去中心化”的交往模式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和分化,“去精英化”的草根理念带来反智化和非理性取向,“去整体化”的学习方式带来信息碎片化和浅习得,对固有的公民政治参与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微文化”环境激活了公民个体政治参与的意愿和热情,伴随着“微”通讯动态化和即时化的传播特点,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相关议题的聚集性显著增强,这对于促进当前公民政治参与无疑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微文化”环境带给公民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以及这些消极影响给我们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带来的新挑战。
第一,“微文化”环境“去中心化”的交往模式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和分化。当前,全社会正在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微文化” 环境允许公民在法治框架下拥有最大限度的言论、表达自由;“微文化”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机会、地位平等,也在消解着传统的特权思想和官僚作风;“微文化” 环境的聚集和公开属性也在促进着社会走向公正和法治。而反观长期以来的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大家基本上是围绕着基层干部、单位领导、组织工作者等这样的中心,这些“中心化”的宣传态度和决策特点直接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态度,因而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容易统一和集中。
“微”系 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在群众中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当中所向披靡,就在于其由内而外地迎合了社会公民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外在而言,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别是改革已 经成为认知最大化的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人们普遍出现了追求、期待新生事物的共同心理,因而对于有别于原来的交往模式愿意去尝试使用;内在而言,“微”系列产品所提供的“微文化”环境让单独的社会公民不再是缺乏独特个性、无法留存印迹的个体存在,而是那个可以通过自我表达和群体互动实现自由理想和个性凸显的个体。而这一切,正是“微文化”环境带来的“去中心化”的“副产品”。
“微文化”环境中,每个公民都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开展社会交往,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人的“粉丝”,也可以因为自己的某些独到特性让别人成为自己的“粉丝”,也可以与任何一位自己崇拜的明星、政界领袖、商场精英平等地调侃、对话—小人物可以通过“微文化”世界进入大舞台、融入大时代。“微文化” 的这种自主性特征使得社会公民原来所具有的“中心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分化,他们在一个“微”集团或“微”部落内部交流、分享着趋近的政治观念、参与意识和价值判断,从而使得融汇、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党课、党报党刊、主流网站、宣讲团、报告会等“中心化”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影响力出现式微倾向。
第二,“微文化”环境“去精英化”的草根理念带来反智化和非理性取向。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系 列产品不断激发着民众公民意识的形成,民众在获取新闻时事、信息交流、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同时还逐步培养起主体参与和权利平等的意识。面向公众宣传和弘 扬时代主题、政治文化以及施政方略,常见的主体往往是领导人物、被视为社会的楷模、公众心目中的精英或有影响力的学者。这样的楷模或精英思想境界“高”、行为影响力“大”,但却让公众觉得 “远”。
“微文化”环境之所以呈现独特的草根特性就在于其进入门槛“低”。几乎每个人都是“小圈子”里的“楷模”、每个人都是“小部落”内的“精英”,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表达自己对于政治文化和施政策略的意愿和看法。而且越是一些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主张和行为越容易聚拢人气、引起“围观”。如此,通过断章取义的解读或者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博取关注也成为“微文化”环境中的独特景象。
“微文化”环境能够提供海量的信息,让人感到获取信息更加的便捷。但是由于大多数社会公众并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并不具备对纵向、横向政治发展进行专业比对的能力,因而在信息的筛选、讨论和聚集过程中往往出现非理性的盲从景象;“微文化”环 境中的人际关系表面上呈现亲密状、粘稠状,但由于没有现实情感的积淀和相互信任的沉积,这种亲密、粘稠掩盖不住的是情感的疏离,而这恰恰给那些别有用心的 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乘机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施政纲领提出质疑、发起攻击,以此来影响社会公众在政治参与当中的价值判断。而且,“微文化”环境下,许多社会成员为了让自己引起更高的关注,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或脱离通盘考量的枝节解读来博取眼球,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成熟、反智化的表现。甚至于在群情激奋的“微文化”环境中,越是玩耍“小聪明”的反智化表现越容易引发“顶礼膜拜”。“电子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一切传统的边界,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但它又为各种异质因素的成长提供了某种可能。”②“微文化”环境打破了一般意义上公民政治参与以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为主的局面,在此影响下,容易形成一种官方网站、课堂教师、典型人物自说自话,而公众要么充耳不闻要么怀疑否定甚至于聚众打砸等非理性取向。 第三,“微文化”环境“去整体化”的学习方式带来信息碎片化和浅习得,对公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微文化”环境所提供的自主性空间,能够帮助社会成员主动地塑造、形成自己的个性品格,让有无根可循的内在感觉的人似乎有了归属,让一部分存在消沉颓废情绪的人似乎有了振作的方向。殊不知,如果脱离“大”情怀、“大”观念而沉溺于“微”世界,最终将丧失基本智识和理性。因为人的智识水平需要在互动中提高,特别是在与成功的“前辈”的互动交流中收获更大。这个所谓的成功的“前辈”就是灵魂饱满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创作。不论一个人的见识有多广、直接经验有多丰富,相对于累积起来的他人的优秀的间接经验来讲都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借鉴的。只有综合“前辈”们的间接经验,然后进行理性思维的过滤和沉淀,才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判断当前的政治生活以及自身政治参与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作用。
与之相对的是,微博有140个字数的限制,微信聊天也有即时性和表达式的环境状态,“微文化”环 境所呈现出来的泛滥信息实际上是由数不清的片段、碎片拼凑而成的。对这些碎片化信息和情绪化表达的浅习得,不仅破坏了政治理性知识获取需要的系统性和整体 性,而且也在影响着作为政治参与前提的逻辑思考的完整性和趋向理性政治参与的客观性。更进一步,这种学习方式上的碎片化和浅习得,使得社会公众不能全面了 解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来的多种形态、不能深刻把握公民自身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对于整体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从而也对社会公众普遍性的政治心理状况产生了 深刻影响—由于没有“厚重”的积淀作为依托,使得那些所谓的“微博控”、“微信控”们在心理层面上总是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表现在现实层面就是对现实处境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发展的焦虑。这种不安全感和焦虑心理的存在,也为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状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微文化”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推进路径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民是主体,因此必须充分激发和尊重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微文化”环境下,推进公民展开积极的政治参与,除了保障传统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途径的畅通和有效之外,还需要结合当前所处的“微文化”环境,需要在原有的政治参与模式基础上开拓、创新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和方式。
第一,借助“微文化”平台,引导公民在“微”世界当中参与到国家的系统治理当中,树立宏观思考的“大”情怀。针对方兴未艾的“微文化”环境,当前社会政治发展工作也要做到顺势而为,借助“微文化”平台,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时空范围,实现全方位公共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微文化”环境一方面给公众提供了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的场所,另一方面也给政治文化传播工作提供了实施政治影响的新平台,充分利用“微文化”环境不受固定时间限制的特性,可以将执政主体“施政所向”的触角由报纸、电台、电视、主流网站延伸至公众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充分利用“微文化”环境不受固定场所限制的特性,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中实施润物无声的政治影响。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微博、微信等“微”系列产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其所带来的社会公众思想观念的多元和分化也需要我们去甄别、去化解。在总体趋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氛围中,不同流派的思想观念交流恰恰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繁荣、政治民主持续深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针对“微文化”环境下“去中心化”的交往特性,政治文化引导和政治参与倡导工作要顺势而为,借助于“微文化”环境这样的平台,将原有的领导、楷模、主流媒体等这样的“中心”上移,引导社会公众去关注社会整体、关注未来担当、关注中国特色区别于其他政治民主的核心差异,进而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在诉求个体利益的同时多一些宏观思考,在专注自我小圈子的同时多一些虑他情怀,唯有培护好社会的共有价值,个体价值的姹紫嫣红才能绚烂绽放。”③
第二,借助“微文化”平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每一个平凡的“最美”人物“点赞”,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全体社会公民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按照这样的导向,每一个社会公民不必要非得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做出“大”成就、写出“大”文章才能成为楷模和典范。事实上,在“微文化”环境中广为颂扬的丢下碗筷帮助昏倒老人做人工呼吸的 “最美”护士、通过微博发布病情并最终放弃治疗的最美抗癌女孩以及众多网络媒体开展的《寻找最美“村官”》活动,都让公众感觉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需要“端着范儿”,也不需要所谓的“高大上”。每个普通公民只要从当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做起,怀着正能量,持之以恒,都是值得“点赞”的 “最美”典范。
可见,“微文化”环境的祛魅化反而让英雄和楷模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落实到人们身边普普通通、朝夕相处的普通人身上。借助“微文化”环 境,搞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他们情系百姓、淡泊名利的实干精神,公而忘私、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有助于凝聚和传递 具有草根色彩的正能量。一张催人奋进的图片、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一条寓教于乐的视频,都可能在众人的点赞和传播中传递着温情,激发我们内心的真善美,激 荡起整个社会的正能量。
第三,借助“微文化”平台强化政治识别和政治发展的方向引导,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努力营造健康、活泼、有序的“微文化”政治生活场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渐确立和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变迁,必然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它们的出现对于改善农村和城市民主治理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一现实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表现。”④应该说,社会的进步和善治的实现,最终离不开公民社会的成长和成熟。
但长期以来,公民社会的整体架构当中,总是存在着参与者独立性不足、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如何激发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并且以此为乐,不仅需要制度和机制的设计和安排,技术和环境的改进和创新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微文化”环境重塑了信息传播的形态、更改了交往方式,但大学生内在的追求真理、向往美好、趋向文明的信念却是始终坚守着的。因此可以说,“新技术或将改变载体,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纯粹思想的追求,却是永恒的。”⑤在政治发展的方向引导过程中,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符合理性和社会主流价值观,首先要提高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繁杂信息中辨别真伪的能力。公民政治参与的引导工作要置身于 “微文化”的真实场景,借助“微文化”平台,引导、告诫公众明辨是非、懂得自律,只有这样才能让大众在多样化的诱惑面前站稳立场。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社会公众向往崇高、营造文明,就要引导他们树立高远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既然“微文化”环境能够让许多人感到亲切、温暖,主流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阵地就必须顺应这样的状态,在“微”世 界当中倾听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进而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责任观念和使命意识,让他们感觉到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就掌握在每一个积极的、对国家民族有深厚使 命感、责任感的公民手中,而每一个社会群体自己的集体荣耀将是国家未来的荣耀,每一个社会群体自己的集体沉沦则意味着国家未来的沉沦;而趋近文明、趋近高尚、趋近荣耀就需要在虚拟的“微文化”环境中如同客观现实环境一样有担当、有自律、有责任感,为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尽一份力,争做“微文化”政治参与中的“最美”时代先锋和典型。
下一篇:托克维尔的政治文化思想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