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群众路线,优化企业政治工作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本质思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国有企业政治化改革中,要深入群众路线,坚持政治工作创新改革,实现国企内部政治改革的先进性。创新发展群众路线,要重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及引导工作,凝聚员工力量,共同参与政治化改革建设对策。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员工是推动时代变革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执行者,更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改革者。为了引导员工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应当从我国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引入前人优越的思想价值观念,渗透于员工思想引导工作。"以德育人"是中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思想,坚持"以德育人"可锻炼员工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实践行为。目前,既有积极向上,把国家的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结合起来的主流价值趋向,也客观存在背离主流价值意识的现象。其中,一部分员工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意识强烈,多数员工仅注重自我发展规划。这类员工不仅个人情绪主观化,对一些客观事件处理也缺少科学的方式,面对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常常会选择逃避,这些都不利于员工价值观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理念,无论是国家事业建设或员工群体发展,都要坚持“谋求长远,走向未来”的发展理念。任用员工干部,必须坚持长远发展道路,从多个领域指导员工树立价值观念,全面探索符合员工特质的发展路线。此外,谋求长远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员工价值观不是某个阶段的产物,对当代员工价值意识行为具有促进意义。“谋求长远,面向未来”,这是社会学家对员工群体规划的总体思路,也是长期工作坚守的准则,员工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国企员工必须在变革努力过程中实现其个人价值,才能进一步体现出社会改革作用,发挥出员工群众的人生价值,助推社会主义事业改革与建设。
二、充分信任,严格考核
充分信任和使用员工,并非盲目地人员整编,或者招纳员工参与国家党政建设工作,而是要从“入口”开始把关,严格筛选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员工人才,为党和国家建设提供足够的后备力量。员工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其个人价值观尚未形成,必须对员工采取科学的考核措施,对其准确定位与评价。首先,员工应具有创新力、想象力、实践力,个人思维理念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并且与国家政策理念相互联系,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员工是时代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基本保障;其次,员工应拥有一颗梦想的心,员工进入社会将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员工的拼搏精神,选择适合党和国家需要的员工人才,制定针对性的人才战略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求。对现代社会的综合预判中,员工群体主观思想缺少广泛的认识,导致群众观出现了能动性误区,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事实,这是群众观需要调整的。
此外,价值观念也是要靠员工主观能动性为支撑点,才能激发出个人在社会学领域的思想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社会变迁、时代转变、思想变革等方面内容,体会主观能动性对群众观的指导价值。对于员工来说,其在人生变革与发展历程中,常常要面对不同的人生挫折,谋求长远发展,勇于面对未来,这些都是群众观中积极倡导的思想。
三、立足员工,联系实际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国企员工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这奠定了群众观的民族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员工人才组织尚未成熟,员工更需要老干部去指导与培养。此外,现阶段员工人才培养不再是单一的理论指导,而是要懂得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群众观认为,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要尊重员工群体的民族区域特色;此外,国企员工和员工工作是一切价值观研究的根源,结合员工实际工作情况展开观念研究是最为可靠的。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体现出了文化教育事业的个性要求,为员工社会组织构建提供了先进指导。
民族文化教育员工模式中,要鼓励员工群体树立先进的人生价值观念,立足于本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要求。除了民族文化用于员工群体教育外,还要借鉴马列主义理论应用,完善社会员工教育指导体系,让广大员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中国民族文化为主,马列主义为主,才可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员工教育模式。认为,对于我国员工人生价值观的研究和开发,就要认识到员工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对待社会员工,要基于民族振兴事业,要联系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这样才能让员工群体感受到自身的历史责任。实际研究可以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以保证了对员工人生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振兴中华"是历史改革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体现了当代人对社会历史变革的期望,意味着员工群体承担着更多的民族责任,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入理解。
四、创新理念,全面发展
群众观时代性特征中,倡导员工干部在成长阶段要学习党政知识,积极参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81年,国家领导人提出党组织机构模式改革,从选拔制度上优化员工干部的发展机制,以老同志带动员工干部,谋求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干部指导体制。培养员工,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主观差异性,从个人特点拟定教育方案,才能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彰显出个人对社会主义的贡献。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志在群众观中不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并且将其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中。我国发展员工主义要考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把发达国家理念融入到中国社会改造中,指导国企员工群体进一步规划与改革,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主义环境,体现出员工群体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对马列主义、列宁主义的全面学习,也是指导国企员工群体发展的新思想。
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员工群体的重要性,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体现出了不同的员工认识观念,并且传承给一代代领导人,影响着社会员工发展。而在早期,对员工群体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与同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进步,共同致力于社会员工文化研究,致力于员工干部队伍组织建设,这是对员工群体发展的希望,也是社会员工价值观的基本表现。员工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而是关系着党和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变革趋势,员工群体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那么整个社会主义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动。
五、结语
总之,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新时期国有企业政治化改革阶段,要保持群众路线的引导方向,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角度采取措施。以员工为中心主体,逐渐落实群众路线规划与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原有的思想政治模式,体现出企业政治工作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共同参与企业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建设。
作者:陈杜娟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3期
上一篇:浅谈逆向思维在政治习题中的运用
下一篇:高效课堂下山区政治课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