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
在一部书稿中政治性问题是第一位的,成书质量再好政治上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在校对过程中,要有政治警觉和职业敏感性。一般所说校对中的政治性差错,是指由于政治上的认识不清晰、技术上的疏漏等造成的政治性内容的个别差错。因此除了平时重点关注书稿在内容上是否有违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外,还要防止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马虎、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所造成的政治性失误。对于政治方面的差错,2001年12月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凡违反第二十六、二十七条“……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等属于内容质量不合格,对于此类图书不予出版。为防止政治性差错的出现,在校对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平时要加强学习,有政治责任感
避免政治性差错,首先要加强政治方面的学习,要有政治上的警觉性、职业的敏感性。对涉及我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国家安全、领海、领土主权,尤其是涉及党史、国史、军史、民族史、宗教史等方面的敏感性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此外,还要从整体内容上把握书稿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把握图书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充分考虑图书内容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法律、道德层面对社会的影响。校对人员要有政治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身企业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校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充分把握政治思想的大局,去除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的思想,避免不合格的图书出版。为此要把握以下两点。
1.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文件中的政策性规定
国务院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颁布了许多有关出版工作的管理文件和规定,这些文件有的是正式法规,有的是专项的规定或通知。比如,我们平时经常学习的《出版管理条例》《关于对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规定》《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关于出版“文化大革命”图书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的通知》《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等等,为我们把握政策的标准提供了依据。出版单位的编辑、校对工作人员要认真掌握,并自觉贯彻执行。
2.平时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文件中的技术性规定
技术性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体现了政策性规定。例如,在地图出版管理方面,《国务院批转<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关于重申绘制中国全图和广东省地图时必须包括南海诸岛的请示>的通知》中就有如下规定:“在中国全图、广东省地图或含有全广东省的地图中,必须包括南海诸岛。南海诸岛既可以包括在全图中,也可以用插图形式处理,但不能省略,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
重视涉台图书的校对工作
1.对涉台书稿中涉及台湾政治地位的内容要谨慎,严格把关。这要求校对人员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了解要细致,始终把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不给书籍产生错误的机会。有些书稿从表面或整体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不涉及敏感的政治议题,但有些错误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这就要求校对人员有政治敏锐性。比如,有些书稿会把台湾与其他主权国家并列进行分析对比,客观上把台湾视同一个主权国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在校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任何文字、地图、图表当中不能将台湾称作“国家”,尤其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名称连用时,要加入“国家和地区”的字样。
例如,有一篇报道曾这样写道:“1949年以前,台湾、香港、新加坡、朝鲜、日本成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基地。”这样会出现主权上的不对等使人产生误解,把台湾和香港也视为一个主权国家。此例应改为“1949年以前,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朝鲜、日本成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基地”,才比较合适。台湾与香港、澳门并列时可称为“港澳台地区”或“台港澳地区”。在校对工作实践中,曾经出现过在表述国家之间的经济数字对比时,把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与台湾、香港并列的问题,造成了不好的政治影响,校对人员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2.对书稿中存在的“民国纪年”的问题也不可小视,可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一般情况下,凡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可以保留公立纪年,也可以保留“民国纪年”。但在表述“民国纪年”的同时,要把公立纪年附在后面。如“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七日(1936年7月7日),具体换算方法是加11的原则,如上,“民国二十五年”加11就是“1936年”,月份、日期不变。例如:某本书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民国六十年,在一次兰花欣赏会上,出现了一盆与众不同的报岁兰……后来张学良将军……几经打听,才知道此兰于民国五十八年产于台湾新店碧山村”,该例应将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即“民国六十年”“民国五十八年”应分别改为“1971年”和“1969年”,而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国纪年”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出版物中也就不再有“民国纪年”,取而代之的全部用公立纪年表示。
重视地图、边界地理等书稿的校对工作
在校对工作中,地图、边界地理的校对也是敏感的话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在校对中还要注意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根据相关规定对出版物的有关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及时反映最新情况,针对过时资料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中国新疆最北部,横贯着一条气势雄伟的山脉——阿尔泰山山脉,这里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毗连接壤。(《文史知识》2006年第9期)
这里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应改为“蒙古国”。1992年2月1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已改称“蒙古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已成为历史。
重视关于民族书稿的校对工作
对于涉及民族问题的图书应加以重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94年6月7日发出《关于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的通知》,规定了在出版民族图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涉及民族、宗教的书稿时用语要规范化,对我国各民族,不得使用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例如:对于“回族”不能使用“回回”“蛮子”等。也不能随意使用简称,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哈萨克族”不能简称为“哈萨族”等等。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也不可简称为“内蒙”。
另外,少数民族支系、部落不能称为民族,只能称为“××人”。例如,“摩梭人”“萨尼人”,就不能称为“摩梭族”“萨尼族”。
在口头用语或专业用语中也不要含带有民族名称的侮辱性的说法,如,不得使用“蒙古大夫”来指“庸医”,不能使用“蒙古人”来指带代“先天愚型”等。
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和宗教信仰用语。涉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要提“猪肉”。穆斯林宰牛羊及家禽,只说“宰”不能写作“杀”。
再有,不要把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在说到国家时不使用“穆斯林国家”或“穆斯林世界”,而要使用“伊斯兰国家”或“伊斯兰世界”。书稿中有“阿拉伯人”等提法时,也不要改称“穆斯林”。
不要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称为“黑非洲”,而应称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较合适。
综上所述,从上面提到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校对问题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在校对工作中能否发现政治性差错,主要不在于校对水准和文化水平有多么高超,更多的是取决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当然还要具备相应的校对素养。在校对工作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改变校对工作中各校次之间的依赖心理及做法。平时要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校对工作经验,增加识别各式各样、形形色色政治性差错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消灭书稿中政治性差错,使之越来越少,以至不再出现。
作者:高振兴 来源:出版参考 2016年3期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山区政治课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论温和的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