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发展走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政治发展理论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进展迅速。从一开始套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到最终概括出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程。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模式。
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当时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观, 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发展的目标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二)政治发展的原则
政治发展的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其中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必要的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定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则。
(三)政治发展的途径
政治发展的途径,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中国是一个经历过长期封建宗法专制统治的国家,法制传统是极其的缺乏的。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时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个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四)政治发展的特征
政治发展的特征,是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人口众多,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是相当困难的,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必然会触及很多人的权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国家领导人审慎从事。
二、中国的政治发展走向
(一)从邓小平关于政治发展的目标来看,我国在近几年一直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用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词,说明了我国在当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包括各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这些举措与邓小平提出的政治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调动基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联性。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3、强化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从习总书记上台后,对于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政治体制改革的保证也越来越坚固,所以这些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有莫大的保障作用。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事业的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是各具特色的。除了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之外,还包括内部的制度创新、培育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以及制度创新等。公民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就可以学会运用各种民主的方式处理问题和彼此间的分歧,进而使得民主意识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同时,民间的有些社团以民主的方式选举自己的领导人,管理内部事务,这也是一种使团成员的民主技能提高的方法。
(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所谓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民主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方针政策,逐步上升成具体的制度,并在法律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同时,要依靠法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这项事务上升为制度、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才能使民主获得真正的保障和切实的体现。
(四)政治稳定对中国而言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政治的稳定才能抗击当前国内外各种隐性的敌对势力的侵袭,特别是西方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政治稳定的条件下才能推行;同时,政治稳定也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重要意义。他说:“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可见,政治稳定对于中国而言是极端重要的。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引起不稳定甚至他更为偏激地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尽管亨廷顿的这番言论现在并没有得到学界普遍的认可,但至少可以说明政治发展中政治稳定与政治民主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从当前来看,全球化背景与国内的社会转型背景交织在一起,能够引发不稳定的因素大量涌现。如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大众传播系统的积极扩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世俗化和功利化等等。所有这些背景,都激发了人们在政治上的自觉性,最终会造成政治参与势头的迅猛扩大。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从大局的高度去认识政治稳定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消除引发政治不稳定的各种因素,对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贡献
第一,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开拓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模式。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推进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当代的政治发展,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1949年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才逐步开始的。
第二,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途径。与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相关联,中国政治发展的另一个相当重要命题是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从一般理论意义上讲,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邓小平提出通过健全法制来实现人民民主,他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提出了用发展经济来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新思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融入现代文明的动力是改革。中国在各方面的改革的初衷和原动力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
作者:张美佳 来源:智富时代 2016年3期
上一篇:中国政治大转机
下一篇:中国政治发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