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维下的中国政治
互联网已经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形式,网络思维变成重塑个体思维认知的底层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一般都运用网络思维进行思考与活动。所以,当前为了较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会应用网络思维思考我国存在的政治情况。
一、网络思维的定义及特性
一言以概之,网络思维主要指的是全面应用互联网的科技、方式、准则、时机、理念与观念进行生活、活动、思索、创造等的思维形式。
网络思维为互联网全面进驻个体与社会各个层面后出现的思维品质。从其特点与性质层面进行分析,含有:
第一,开放性,这说明所有的人们可以获取出现在互联网中的资源,表明所有的个体与机构会很难全面的实施对互联网的监控,互联网的这一开放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参加网络政治的公开水平。
第二,互动性,互联网的作用基于互动与共享而实现,互联网可以借助互动平台将资源直接给予表现,有助于参加网络政治的人员彼此交互意见。
第三,直接性。互联网中,参加网络政治的人员能够比较自主的针对政治现象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可以直接和国家、党的负责人员沟通与交谈,参加互联网投票与选举等,进而培养他们具有较多的政治体验。
第四,离散性,互联网的运作方式主要基于零散的、没有重心的结构形式,大体上规避了在身份层面的不平等,强化了网络政治的公平理念。
整体而言,网络思维事实上为和以往政治思维冲突的一个理念形式,这使得政治传递领域的垄断地位被废除了,个体变成政治消息与资源的制造人与传递人。
此外,基于网络思维的政治商品与服务具有一定的活力,个体的需要存在零散性与差异性,参加政治不但是因为对政治功能有一定的追求,还会成为个体展示政治存在、表明政治观点的一个活动形式。
二、网络思维的政治影响
无论是政治认识、感情,抑或是评价层面,在现代我国政治领域中,网络思维都具有比较显著且深层面的作用:
1.从政治认知上看
网络思维改变了众多的已有思想。个体借助互联网传递的政治追求比较易于表明其作用,他们从信息的被迫接收器变为具有较大自主选取权的个体,所有的政治主体位于自主化的领域,基本上没有其他人员的监管和制约,不需要过多的思考社会条件的制约因素。
政治领域,不是无目的的崇拜与服从,会将自身的政治思维构建在全面的资源获取与辨别层面,进而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公开、宽容的政治理念。
2.从政治情感上看
网络思维有助于个体有关政治感情的表达。因为互联网变成所有社会情感表达的最直观、通畅的路径与平台,个体能够自主的阐述自身的权益追求与感情,但情绪化或者负面的消息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得到表达,扩散至社会层面,致使单一问题变得繁杂,常规问题表现出政治性,部分问题出现整体性,中国问题走向世界,不但对社会平稳不利,而且在较大水平上削弱了主流思想的引领作用与成效。
3.从政治评价看
网络思维让个体的政治言论更为多元与繁杂。互联网具有开放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个体参加政治的要求,让人们得到公平参加政治的机会,能够借助符合法律要求的路径表达自身的看法与建议,处理个体在政治活动内遭遇的难题。而且,这让所有的社会观念、理念认知自行阐述、快速传递与增加影响变得更为便捷,导致政治评价出现多元化、差别化与繁杂化。
三、运用网络思维做好政治工作
1.内容为王,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互联网存在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其内容比较繁杂,具有的资源数据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困难系数,干扰这一教育活动的成效。此外,由于信息传递没有固定的顺序,具有一定的裂变性,而且传递方式多元、不断更新,经常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个体间的沟通形式出现变化。
持续更新的传递形式与工具,提升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的技术困难系数。由于具有大量资源、没有固定顺序传递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及时更新,要基于内容,将科学的政治理念、公正的政治评价放入到持续出现的互联网政治资源内,引领个体了解那些有内涵的理念与有明确阐述的意见。
2.以人为本,注重感情诉求和过程体验
互联网基于具有的大量信息与便利的交流这些特点,给个体行为供应了较为宽泛的空间,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个态势,将全方位提高个体技能素养当作思想政治活动的中心。
此外,互联网表现出个体的所有权益、心愿与追求,应该尊重个体合法合理的权益追求,较为宽容的看待网民合理的情感表达与个性追求活动,认可媒介用户间在各个层面存在的差别。细化至政治活动,应该激励个体参加政治活动,阐述其政治追求,将参加政治活动当作对民众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3.把握规律,提高对网络的掌控能力
对互联网环境中信息传递者与内容来源增加、传递资源与传递方式不断多元化的特性,要提升控制媒介的技能。对于互联网评论和当前社会关联不断密切的特性,要将科学引领和正确处理具体难题相联系。值得关注的是,控制互联网一定要符合其发展规律,不能违背。
而且民众的政治心愿、需求,在互联网中汇合,会变成较大的思想浪潮,基于此,一定要在掌握这一浪潮态势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熟练地进行操作,获得较好的成效,不然或许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作者:赵静 来源:新教育时代 2014年19期
上一篇:中国政治模式对西方政治模式的比较
下一篇:从集团理论看中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