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作为政治教研员,对兴仁县的高中思想政治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普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践行新学生观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实质体现,课堂师生关系冷漠,地位不平等
受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应试教育教学观点的影响,有些政治教师认为,教学中只存在一群有经验的“教师”和一群无知的“学生”,二者之间只是自上而下简单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在这种传统的观点里,教师是权威者,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对教师要绝对的服从且处于从属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呈现出“上下级”的特征。
教师按时来上课,把政治课本里的知识和概念强行传输给学生,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要全盘接受。在这里,教师只是充当了国家政治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能力水平等方面却置身事外,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教师也感受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师生关系呈现出没有任何感情和人情味在里面的“控制与服从”的特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满堂问”的课堂教学致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遵循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思维,由现象引出问题,在由问题引出知识点和方法论,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是达到教学目标最为关键的一步。有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提高,在课堂上喜欢采取穷追不舍向学生提问的教学方法。
(二)轻视学生的发展特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学生在每一个时期的身心发展特征。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看待。为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管知识的难易程度,不管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背教材,致使学生死读书,只会依葫芦画瓢,不善于用所学的经济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文化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更不善于分析解决课本以外出现的新问题,致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低下,导致教学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未能激发学生自身存在的发展潜力,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只会背书,不会思考和动手的书呆子,淹没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发展自我的空间,失去了创造的热情。
(三)忽略学生的独特性,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这不仅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但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独特性,忽视了每位学生有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差异,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好坏都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政治教学也只以分数为奋斗目标,教学全面围绕高考内容来执行,在传授学生解题技巧时,也以取得最高分为前提。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只为了分数,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学生评价方式中,教师衡量学生统一规格化,阻碍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对新课程改革的课表把握不够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了,而有些老师关于课改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还没有领会;关于新课程的教学究竟应如何实施,心中没底。所以,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框题的知识点太多,一课时根本就完成不了。而且,对于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活动课,不知道该怎样上。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尤其是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和透彻。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教师们大多为统考和高考负累,无暇学习新的理论,没有实现专业跟进和发展;二是岗前培训时间短、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对课程标准的集体学习与研究不够。
(五)教学方法陈旧
走进新的课程,一些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因而缺乏较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的教师仍然习惯于依赖教材,没有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中解放出来。课前,备课主要是备“书”——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所以,课堂上教师一般就是陈述或讲解,即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单向传递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配合教师活动,接受知识。显然,一方面,这是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受高考“指挥棒”的束缚太紧,既想大胆尝试改革,有所创新,又担心会影响今后的高考成绩,于是进退维谷。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感情交流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不要整堂课都高高地站在讲台上授课,可以适当的走到学生中间去,把自己的教学讲台设置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之上,消除学生眼中“高姿态”的教师形象,把主角的位子让位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立足于师生平等的基础之上,使教师亲近学生,观察学生在政治课上的表现,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根据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虚心接纳学生对政治课教学提出的建议,以一种平等、互帮互助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尊重学生人格与尊严,促进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发展
(二)落实政治课主体性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巧用“问题教学法”,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交流和沟通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政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深思熟虑,问题要清晰、精炼,要有可问性和启发性,避免课堂提问只重视形式,避免一次连续提多个问题,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尊重学生差异性,逐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教师要明确在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性,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性和个体内的发展不均衡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教学业绩的好坏并不是单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体现,而是从学生素质表现的各方面体现出来的。
(四)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运用好多媒体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感情、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政治教师要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政治教学效果,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中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观念中纯理论的、无实用的思想政治课变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政治,参与到政治课中,这就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实践引入到政治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让学生从心里认同和喜欢上思想政治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创新;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广大政治教师要富有激情和智慧地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浪潮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作者:段高莉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6期
下一篇:案例教学与初中政治教学的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