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地方政治生态建设重塑
政治生态是指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和整个政治环境综合发展的反映,也是党风、政风、民风的集中表现。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真正做到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干部任用考评机制等方面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构筑一个人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对于地方发展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1]这段话,讲的是党的建设,同时也揭示了政治生态环境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所谓政治生态,是指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和整个政治环境综合发展的反映,是该地区党风、政风、民风的集中表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善政问题。相对于自然生态而言,政治生态是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为人们常议论的“软环境”。政治生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在良好的政治生态中,政治行为主体有正确的理念,科学规范的运行规则,明确的制度安排,以及政治系统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形成系统合力。构筑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是政治行为主体的职责和使命,也是确保社会子系统良好运行的内在要求。
一、营造地方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性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迅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地方各级政府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来内聚人心,促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自我净化的一个关键词。“从严”二字也已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从近年来官员违法违纪的案件来看,暴露出来的官德概念淡薄、官德失范现象有悖于公正公平的社会风气,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件展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来赢得民心。“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件来看,一些地方贿选案件发生、腐败窝案出现、买官卖官盛行,都与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有关”。[2]
优化地方政治生态,需要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首要是公权力的行使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是新时期贯穿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当前社会出现的大量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多少都有作风问题蕴含其后。作风只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决定人的行为表现的是内在价值和社会规范,是一个地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从这一层面来看,作风问题首先体现的是人内在最深层次的价值导向。只有从内心做到执政为民,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人民认可的行为方式。对于执政党而言,作为历史的铁律,执政合法性体现在必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也是党执政的必然选择。而要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需要自觉地摆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只有这样,我们就会自觉以“人民群众是否赞成、高兴、满意”作为每项工作的首要标准,民主集中制执行起来才不会走过场。只有通过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才能净化地方政治生态,形成风清气正、崇尚廉洁的良好政治环境。
(二)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发展地方经济的迫切需要
发展靠经济环境,廉洁靠政治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社会稳定和民生大事。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资源,当成追逐个人名利地位的工具,在追求权力的路上拉帮结派,互相利用,形成利益共享的小圈子;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追求享受;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利用自己手握的公权力进行权钱交易。通过权力“寻租”,限制正常的市场竞争,阻碍市场经济改革和地方社会发展。通过贿赂的手段获取竞争力,就会破坏当地公平竞争原则,导致合法经营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地方企业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投入无休止的寻租活动中,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长此以往,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平有序性。
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腐败似乎形成了一种“势场”、一种氛围,一些人身不由己地被裹挟着陷进了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当前人民群众对官员腐败现象的意见之大,牢骚之多,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不得不忧虑地承认,腐败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危害党的执政公信力。比如,当地群众排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不良的文风、会风,严重的甚至被讽刺议论。缺乏实质内容的新闻宣传非但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反而造成情感上的疏离。相关部门对影响重大的案件调查、审理结果,许多群众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试图通过民间的非正式组织来调查取证,查找真相。这些现象的频出,都与长期地方政治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效应累积有关。腐败文化的盛行助长了腐败的蔓延和整体社会道德的滑坡,腐败的肆虐又进一步强化了腐败文化,形成恶性循环。
二、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责任意识缺失,官场文化腐败
在现实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缺失。一些领导干部掌握了公权力,在工作中缺乏党性修养,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仍有发生;部分官员不讲诚信,朝令夕改。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对官员为官从政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一些领导干部毫无政绩也未造成任何损失,但无所作为就是失职,该解决的隐患推脱不谈,该推动的工作搁置不管,错过发展机遇的同时,留下了诸多隐患,使群众的困难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非理性的“官场潜规则”愈演愈烈。买官卖官、曲线调动亲属、“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逐渐形成了隐性的官场文化。在拜金主义的熏染下,贪污、受贿索贿;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生活方式消极腐化,利用职权提拔、安插亲属,搞“家天下”;而一些干部在跑官卖官中,行贿受贿,溜须拍马。行贿受贿者升迁提职并与受贿官员构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不走此途者即成异类,受到排挤打击。老实人、不贪污腐化之人得不到提拔重用,腐败在滚雪球效应中泛滥。
(二)价值观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
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党员干部具有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什么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判断的根本看法。错误的政绩观是以个人利益为目标,看“政绩”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或政治利益。在此指导下,“政绩工程”纷纷出现。在价值观扭曲的前提下,一些官员办什么事情都以个人利益这一标准来衡量,符合个人利益的事情不管是否被国家法律、政策所禁止的都办,而即使是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办的事情,只要不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却想办法拖着不办,或者想办法让受益人给自己行贿送礼。
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干部认为价值观念是虚的、空的,只有政绩是实在的,只有形象工程是看得见的。在工作中表现为在群众面前大开空头支票,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导致政治生态建设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泛功利主义的政绩取向,扭曲着党的组织干部路线,一方面选拔了一批只唯GDP的政绩型干部,另一方面驱使更多的干部向捞取政绩的方向施政,与社会道德约束渐行渐远。甚至在一些地方干部任用中出现了“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现象。大量事实证明,腐败分子都是从开始只是放松道德要求,并非违法乱纪,最后才导致道德沦丧。
(三)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
选人用人导向是地方政治生态环境的风向标。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不够完善,工作中出现了脱离群众、缺乏担当等现象,导致干群关系疏远。有人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赋予的,有人认为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在权力异化观念影响下,一些干部将“上级领导是否高兴、满意、答应”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决策时不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既然权力是上级领导给的,跑官要官之后只对上负责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既然权力是自己奋斗的结果,那么以权谋私也显得“有理有据”了。
干部考评机制有待健全。就干部考评内容而言,官德考察相对片面,忽视了社会公德的践行;就考察评价体系而言,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较少,没有建构起完善的官德评价指标系统;就考察的效果而言,“德”的考评结果与干部实际使用之间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一些德行优良、脚踏实地,但不善张扬的“默默奉献型”干部,在选拔任用中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相反,一些德行不良,但善于拉关系、搞公关的干部,却被提拔使用;就考察科学性而言,对于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的构建。这些状况势必会挫伤一些人的积极性,降低干部“养”德的自觉性和动力。
三、地方政治生态建设重塑的路径选择
优化地方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真正做到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我们从理想信念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切入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构筑一个人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思想上切入。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入手,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思想,既要做到“内省”,又要做到“慎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都能把握住自身的言行举止,并使之符合道德规范,同时具备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真正实现官员的道德自律。要不断增强官员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确保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防止在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言论的鼓噪下迷失方向,防止在封建迷信和宗教的影响下失去自我”。[3]要创设新的教育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层级和教育背景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在干部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信念问题同客观现实相结合,善于从社会现实中发现和提炼出重要的论证观点,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作用。要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将此推进到社会各个领域,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防止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4]
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道德规范内化为官员的道德良知,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对官员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树立责任担当、廉洁法治、公平公正的意识。使整个社会形成官员廉洁自律、公众多元监督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再到各种新兴传媒,尤其利用好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等多种公共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多种载体宣传,提高官员以及民众对廉政文化的共同认知,形成营造廉政环境的文化合力和健康的反腐倡廉之风,使腐败的贪念和行为难有立足之地。不论领导干部还是人民大众,在廉政文化的氛围中熏陶,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自觉上升为理性的文明,达到廉政文化的一种自然凝聚。
(二)树立为民谋利执政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厉行勤俭节约,纠正脱离群众和庸懒散奢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应该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行为价值取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官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要能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具备公平公正意识,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断提高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质量和水平,学会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过程中,善于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层面群众的利益问题,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同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通过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优化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洁程度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合法性与认同感,关系党的形象与威望。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均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根本要求,体现了中国未来的施政纲领。从制度治党上严起来,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优化地方政治生态需要制度载体把无形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通过完善的制度来规范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完善法律规范理顺党内关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干部任用考评机制
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实现民主执政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上,充分体现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认真研究委任、选任、公推公选等选拔干部的方法和特点,形成适合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建立健全干部监督考评机制,真正形成反应灵敏、渠道畅通、覆盖全面、配合密切的问题发现机制。
确保选拔干部的工作信息渠道多元、公开,真正做到公正透明。通过考察干部履行新职的行为表现以及工作成效,评估干部任用后的工作效益,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了解干部任用过程中的群众公信力。结合干部任期内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多数群众认可作为衡量其思想认知水平、贡献能力大小的根本标准,强化干部的胆识、担当的公仆意识,加大干部工作动力,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机制。科学设置合理实用的考评指标和权重赋值,建立起真正反映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经常性的公开选拔竞争,不断培养提拔实绩卓著的干部人才,调整淘汰不称职的干部,依法处理违法违纪的干部,特别是对监督管理中发现的违规用人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并予以通报。建立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对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做到不推诿、不扯皮,对于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加以约束并予以加重处罚。
地方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多角度分析,形成对政治生态建设的系统理论思维。能够通过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民主公开的群众监督机制等方法形成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坚持人民利益首位的原则,加强领导干部的执政观教育,确保官员理想信念不动摇,同时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和官员的道德修养。
地方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净化地方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作者:司甜 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