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试析《民报》对西方政治理论的理解与宣传

发布时间:2016-06-27 14:39

  文章首先论述了晚清时期,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学术观点宣传传播背景。其次,阐释了《民报》把由西方传来的各种政治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向保皇派和清廷开战,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第三,《民报》重点传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政治理论,这是革命党人鼓吹革命、实行民主立宪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民报》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宣传对民国时代的宪法和政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引言

 

  19058月,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其宗旨是宣扬三民主义,鼓吹革命排满和民主立宪,给当时中国的舆论界和满清政府带来很大的震撼,以至于清政府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迫使日本政府封禁《民报》。《民报》所宣传和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对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鼓吹宣传,有对世界各国革命的宣传与介绍,还介绍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讨论土地问题和社会革命,宣传国际法,宣扬西方政治理论,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要求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共和国,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论战,坚决反对君主立宪,主张民主共和。梁氏招架不住,以至于不得不请求原华兴会会员徐佛苏出来劝架,可见《民报》的舆论攻势多么猛烈。

 

  二、《民报》创刊时期的中国政治与学术背景

 

  1、晚清中国的政治现状

 

  甲午战争是晚清政治的重要转折点,它给晚清中国带来的影响是鸦片战争之后历次战争所不能比的。从经济上来说,赔款白银2亿两,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财政负担,导致中国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允许日本直接在华投资,开启了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和侵略的浪潮,使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的贸易体系之中,并且处于这一体系的最末端,中国所遭受的剥削越来越严重。从政治上来说,首先终结了和朝鲜的藩属关系,使得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古老的东亚政治形态——朝贡体系——瓦解了。其次,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使中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之中。由此催生了由传统知识分子发动的民族主义运动——戊戌变法和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激进的民族主义运动——义和团运动。一个是从上到下的政治运动,一个是由下到上的政治运动,但是这两个运动并没有能够挽救中国,从内部来看中国仍然处于爱新觉罗家族的专制统治之下,从外部来看,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中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在这种状态下,先进的中国人只能继续寻求其他的救国之道。康梁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流亡海外创办保皇会,寻求在中国建立日本式的或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而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无果之后,出走海外,寻求海外华人的帮助,组织了兴中会,立志推翻满清,恢复汉人的政权,建立美法式的民主共和国。

 

  《民报》创刊于1905年,而1905年被认为是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 (P1)之所以是转折点,是因为1905年之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越来越急剧,国内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1905年,为了便于更好地推翻满清政府,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织中国同盟会,之后几年直到辛亥革命相继在两广和长江流域发动一系列起义,给清廷带来极大的震动和不安。而日俄战后,立宪的日本打败专制的帝俄,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极大的震撼,于是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国内排满的空气越来越激烈,清政府为了缓解满汉矛盾,在国内外的压力之下实行预备立宪,梁启超认为定君主立宪,为救国强国的特效药。”[2] (P260)但是预备立宪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满汉矛盾丝毫没有消解的可能,而革命党无时不在准备行动。总之,这就是晚清中国的政治现状,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正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博弈着。

 试析《民报》对西方政治理论的理解与宣传

  2、晚清社会思潮与新式教育

 

  戚其章先生认为:自鸦片战争以降,迄于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之前,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四大近代思潮,即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四大近代思潮的依次演进,既影响着晚清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又反映着晚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3] (P58)他还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因为它第一次把中国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也因为它促成了晚清社会思潮由前期的不完全形态向后期的比较完全的形态转化。”[4] (P69)甲午之后的中国思想界确是由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所主导,不过这些是从整个中国社会思潮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这样论述的一个后果就是一方面容易将思想的历史线性化,而看不到思想文化本身是多向度的、动态的;另一方面,会过于注重于整体社会的思潮而忽略了当时国的思想文化的每一个细节。

 

  实际上,传统的儒家文化自不必说,由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入,在甲午之后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华大地上流行着个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和流派。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进化论了,经严复改造翻译的《天演论》给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极大的震动,它所介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天争胜的观点,便成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理论根据,激励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侵略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5](P367),同时它也成了革命党人批判的武器。而同一时期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还流行着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逻辑学等社会科学理论,这些都构成了晚清中国社会思潮的完整图景。

 

  晚清时期各种思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传开来,并造成影响,也跟当时中国出现的新式教育有关。严复能够翻译西学名著也要得益于洋务时期有限的教育改革,而日俄战后,革命立宪风潮猛涨,袁世凯、张之洞及两江、两广总督周馥、岑春煊等以情形危迫更甚,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群将刮目相看,既可收有用才俊,亦可戢不虞危谋”[6](P249)。废除科举,建立近代学堂,留学之风因变法兴学日盛,尤其是留学日本。留日学生始于1896年,仅十余人。张之洞极口夸说留学外国的神效,谓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十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留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以路近费省,文字易晓,西书多已删繁存要。中、日情势风俗相似,不难仿行。”[7](P250)《民报》的主要撰述人就是留学于日本的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以及宋教仁等人,因此新式教育在晚清中国的出现,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三、《民报》对三权分立理论的理解与介绍

 

  孟德斯鸠在中国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旧译为《万法精理》或《法意》。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倾向性,他时刻怀有一种忧虑,觉得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破坏了法国的传统结构,使自由永远无法实现。他对专制独裁的憎恶,即使在他对俄国和土耳其的政府作旨在客观的陈述中,也可令人明显感到”[8] (P619)。因此他对君主专制政体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在这种政体下,一切介于国王与人民之间的中间权利都被摧毁,法也就成了君主的意志。正是基于对专制政体的这种解释,才使权力的分立变得重要”[9](P620)。据研究考证,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君主立宪思想大约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的,当时,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就开始将西方国家所采用的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等政治法律制度介绍到中国。自严复翻译《法意》后,孟德斯鸠的法的理念和三权分立的思想才在中国流传开来,其后影响越来越大。同盟会诸人抓住这柄利器,向保皇派和清廷进攻,主张在中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孟德斯鸠是《民报》和《新民丛报》在论战中讨论的最主要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之一,尤其是对其三权分立的理论着墨尤多。陈天华说:法人孟德斯鸠恫法政之不如英善也,为万法精理一书,演三权分立之理,而归宿于共和,美利坚采之以立国。故近世言政治比较者,自非有国拘流梏之见存,则莫不曰共和善共和善。”[11] (P51)孙中山说:法国孟德斯鸠将英国制度作为根本,参合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家之学。美国宪法又将孟氏学说作为根本,把那三权界限更分得清楚。”[12] (P1505)

 

  而在《民报》诸人中,主要是汪精卫对三权分立的论述比较深入,他说:三权分立之说,所以除专制政治之压制者也。盖所谓专制,一言以蔽之曰:国家之权力总握于唯一机关而已。夫其以一机关,总揽国权,专断一切,故其为善为恶都无限制,于是国家之秩序与国民之自由皆无可保。孟氏起而倡权力分立主义,谓国家之权力,当分寓于三机关。而是三机关皆互相独立于自己之权力范围内,不立于他之机关之命令权之下,而独立行使其权力。更端言之,则权力之分立不外乎机关之分立也。是说催破专制政体,而为立宪制度之必不可缺之精神。近世立宪制度,殆无不采权力分立主义者。”[9](P958)接着他以美国的宪法重要原则为例,力图去说明三权分立是如何在政治上操作的。他指出六个方面,分别是“()议会之议员与政府之官吏同时不得兼任;()政府之代表者不得于议会有发言权;()政府无参与立法之权,议会亦不得左右大臣之进退;()法律之发案权专属于议会,政府不得有此权;()执行机关虽不得参与立法,然大统领有不认可权;()解散议会之权,大统领不得有之”[9](P959)。不过在他看来,美国政治的这些原则似乎是一种极端地采取三权分立主义的表现。

 

  在汪精卫看来,三权分立之说并不是毫无缺陷,他说:孟氏之说于国家之机关与国家之机能之关系,有所未审也。盖国家之机能,复杂相连。于其内部常有不能尽然分离者,是故立法权或司法权之机关,时不得不参与行政,而行政权之机关,亦时不得不参与立法司法机关之分立,与机能之分类不能一致也。而孟氏以一机关专掌一机能,他之机关不能参与,此其所以不适于运用也。”[9](P959—960)他进而认为:近世立宪制度,所谓三权分立主义,其大体传自孟氏而其缺点则修补之。其所谓分立者,非纯然无关系分离孤立之谓也,以不相抵触为限,各自独立之谓也。故一国家中,虽有三独立机关而于国家之统一决无所损,此其立论之精,遥足以济孟氏之穷者也。而其立宪制,亦与极端采权力分立主义者大异。”[9](P960)

 

  《民报》诸人介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最终的指向还是君主专制,因为三权分立将统治权一分为三,符合革命党人推翻满清政府,建立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政体的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汪精卫在阐述三权分立时,曾对各国三权的分配与行使(日、美、英、法)有所论述,目的不全在细说三权的内涵,而希望藉分立的观点,强调人民对政府应有牵制。同时批评日本,谓明治宪法给予君主太多列举之权。汪氏认为不明言君权之限制,将使君主除法定权力外,又能随时扩张,而难以限制”[10](P129)

 

  孟德斯鸠的思想极为庞杂,内容相当广泛,但是《民报》只是对其三权分立的理论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而对于其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和社会学理论则甚少触及。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革命的需要,因为三权分立理论对于满清专制统治来说是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可能是西学东渐的程度,在当时的中国,西学也只是刚刚传入不久,还没有进行过全面而细致的研究,因此才出现了上述现象。

 

  四、结语

 

  在1912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其总纲第四条说: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11](P112—113)。很明显,孟德斯鸠的精神在这部约法中彰显无遗。由此可见,当时的革命党人不仅在理论上去认识和学习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而且还在中国的政治中实践他的理论。晚清中国的思想界是活跃的,君主立宪理论有《新民丛报》作为舆论阵地,而《民报》则是革命党人鼓吹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阵地。在《民报》中,孙中山首次公开提出了五权宪法的理论[8](1505—1508),五权宪法是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的一种修正,但本质上还是权力分立的思想。

 

  不可否认,《民报》在宣传西方政治理论时有局限性和很强的倾向性,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去看待这些问题,用历史主义的视角去评价它,尽量去撇开历史目的论的叙事手法所带来的误解,正如葛兆光在阐述丸山真男的观点时说的那样,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和固执的现代价值评判是不同的,从现代思想的后设价值立场,来评价前代思想的意义是不太合适的”[12](P8)。在他看来,我们应该顺着看历史,而不是倒着看历史。因此,重新去认识这段历史,才能更好地厘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作者:李贞 徐文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 20132

上一篇:西方民粹主义兴起与政治极端化

下一篇:论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