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重要论述的系统思维
本文以系统构成要素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方面的系列论述及其所形成的思想体系进行解析后认为,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的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丰富深刻的执政思想,有着完整的内容体系及其丰富的构成要素,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系统思维的哲学特点。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是政治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生态与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习近平在2014年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到了“政治生态”这一概念,2015年又在全国两会上两次提及并在其他很多场合对其进行了深刻阐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政治生态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丰富而深刻,体系完整而周密,体现了习近平系统思维的哲学特点。
如果说自然生态强调的是“山清水秀”,那么政治生态追求的则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尤其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道德觉悟和权力使用的情况。因此,必须关注政治生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习近平以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当前政治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1]具体来说:一是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二是理想信念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缺失,精神上“缺钙”的现象突出。一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还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认为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三是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盛行。一些领导干部搞人身依附关系,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在组织生活、政策执行及人际交往过程中搞潜规则,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受到了污染。四是政治生态重构工作艰巨繁重。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关键是还没有切实地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因此,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任重而道远。
系统思维是把所要认识的对象作为一个目标系统,从系统与构成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中有机地、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本文尝试从系统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将习近平对政治生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及其所形成的系统思维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系统层面进行解析。
一、宏观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从社会体制、根本制度、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方面解析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之宏观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一)承载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新时期政治生态的主旋律、大载体。政治生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党的事业,而恶劣的政治生态则有害于党的事业。因此,我国的政治生态建设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提下展开,不能脱轨运行。
习近平在2015年6月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告诫领导干部“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2]当前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应是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习近平多次着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大自信的支撑力量,直接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而这三大自信又是当前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强大支撑。
(二)驱动要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宏观来看,一个国家政治生态系统的驱动力来自于一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思想凝聚。这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和政治愿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国家的责任感、共产党人的政治使命感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感。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3]在此后的外事活动中,习近平多次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在接受拉美3国媒体书面采访时,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号召全国各界、各民族、海内外人士“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5]
(三)协调要素:新形势下的世界和平发展与团结合作
外部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阻挠和破坏我国的发展,这一方面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交往,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党内党外团结对外的道路对抗和阶级对抗。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新环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习近平在处理和发展国际关系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等基本外交原则,提出了“义利合一”“和谐共生”“亲诚惠容”“新安全观”等新思想、新观点。在“主场外交”上,习近平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出了“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观念和新倡议。在开展全球外交上,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15年8月底,习近平积极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构建,先后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
二、中观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从国家大政、执政方式、治国理政方略等方面解析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之中观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一)改革要素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这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要解决前期改革开放还没有条件解决的更复杂、更深层的困难和问题,是要从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中突围,其难度和风险远远大于任何一个时期的改革。当前改革最大的困难和阻力均来自于利益层面,即既得利益集团和既得权力集团不希望改革继续往前走,并且腐败势力也不希望国家进入法治化改革轨道,它们构筑成一道道无形的“墙”,阻碍改革前行。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认为,所有的改革道路都在“阻力之墙”后面,“上一轮改革后期形成的这种权贵体制,以及由此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和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横在中国社会进步道路上的一堵墙,或者说,也是这场改革的最大阻力之所在。不撼动这堵墙,别的都无从谈起,所有的路都在墙后。”[6]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7]
(二)发展要素
新时期,党中央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大发展;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两个百年翻番计划,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过去的干部考核只注重发展指数而忽视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只重视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各个地方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政绩驱动、利益非法输送、黑色GDP、形象工程等问题。因此,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着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并要具备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能力。可以说,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体系中的发展要素,主要含义就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廉洁发展、稳健可持续发展、法治化发展等。
(三)法治要素
法治要素在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突出反映了执政党在打造政治生态中的法治化取向。二是依照党章管党治党。2013年以来,党中央加强了对党内法规的制定,并进行了党内法律制度文件的清理。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8]他强调,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必须严格依照党章管党治党,“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9]
(四)党建要素
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提出和强调政治生态建设的一个直接动因。当前,我们管党治党还存在着“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为此,习近平在2014年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核心所在。从严治党,主要面对的是整个政治生态系统和政治生态圈,而不是特定的政治群体、政治现象、政治个体、政治个案。政治生态既是从严治党的目标对象,又是衡量从严治党成效好坏的考核指标。从政治生态着手抓从严治党,开辟了一条管党治党的新路径,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和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2014年,习近平在与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们座谈时谈到:“我刚当干部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10]习近平多次告诫领导干部:“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11]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体现在:一是重视党建的科学化。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策略措施。二是强调从严治党。通过全国范围内雷厉风行的党风政风大整顿和严厉打击腐败,挖出了一批党内的“大老虎”,既深得民心,又提振了正气。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三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自2013年6月起,我国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同时,习近平强调要依照党规党法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12]
三、微观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从政治主体的权力行使、政治行为表现、政治思想品行及其与现实政治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解析习近平对政治生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之微观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一)党群关系要素
当前,由于党员干部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这使得党群关系一定程度地被损害、撕裂,“当然,当前党群关系被割裂,不是党群关系整体性的、决裂性的割裂,而是地方性地、部分性地、一定程度地遭受破坏”。[13]对此,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求全党引起高度重视。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群众路线宗旨观念,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党群关系建设。习近平对于党群关系的情感和思想,真挚而深厚,这来源于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党的根本。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14]他同时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15]他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的裁判:“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6]
(二)政治权力要素
政治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一切政治活动都是由政治权力所展开的,一切政治状态都是政治权力运动的结果。习近平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17]因此,他告诫全党要敬畏权力,要慎重看待手中的权力,要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仅要廉洁用权,还要依法用权。他着重强调,一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18]二是要打造一个好的用权环境氛围。要“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从“严”从“实”要求领导干部。习近平作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指示,郑重告诫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廉政要素
在政治生态中,廉政要素突出地反映了执政党的外在形象。十八大后掀起了既打大“老虎”,又抓小“苍蝇”的“反腐风暴”。习近平对此非常重视,具体表现在:一是实干精神。真刀真枪反腐败,刮骨疗毒搞廉政。据统计,仅2015年1至8月,中央纪委就抓出了22名省部级干部,其中包括2名中央委员和3名中央候补委员。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廉洁从政和勤政务实的具体要求,如党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反腐败的斗争中,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针对腐败现象、腐败形态,从制度方面入手加强反腐败机制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19]并针对“烂树”“病树”“歪树”等不同的腐败形态,强调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体制机制。
(四)政治纪律要素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对于我国的政治生态非常关键。党的政治纪律是政治生态中党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基础。如果缺失政治纪律,我国政治将会陷入混乱,成为一盘散沙。这也是党一直强调政治纪律的根本原因。在执政初期,我党就提出过“政治挂帅”;后来提出“讲政治”,要求增强政治敏锐性;当前,习近平强调“守纪律讲规矩”,这些都是党在政治生态中强化政治纪律这个关键要素的具体体现。习近平在阐述政治纪律问题时指出:“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20]守纪律讲规矩,这就是我们党的规矩。对党忠诚,是讲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管党治党的前提。[21]政治纪律是底线、高压线,对于敢于罔顾政治纪律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处理。
(五)从政环境要素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他指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22]从政环境恶劣,就会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制度公信力,严重削弱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23]营造优良的从政环境,需要选好干部、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作者:唐海潇 来源:行政与法 2016年2期
下一篇:科技类图书出版中应注意的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