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
高效性的教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育者应该做到指导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高中政治为例,并结合实践,对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高中政治教学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学生应有的主体身份得不到重视。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首先对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进行简单陈述,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班级里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做课堂笔记、课堂练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而对于其他的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性不高。在参与态度上,更是表现得不十分积极。能够主动回答老师问题、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少之又少,没有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而且,学生没有参与的动机,他们认为政治课程没有吸引力,没有参与的兴趣。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十分不乐观,在教学活动中丝毫体现不出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对策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进行课堂提问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与学生互动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一人唱独角戏,从头讲到尾,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之后要求他们阐述个人的想法与见解,这样我们便给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课堂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消费及其类型”这一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之后,我向学生进行提问:(1)如今很多大城市的中学生穿戴名牌,互相攀比,而在我国的偏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常常衣衫褴褛,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到。那么,为什么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呢?(2)有这样两组家庭,一组家庭每月消费总额是2500元,用于购买食品的总额是 1000元,另一组家庭每月消费总额是2000元,用于购买食品的总额也是1000元,那么哪一组家庭的生活水平更高?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熟悉且感兴趣的,对这两个问题也都持有好奇的探究心理,因此都会积极地进入到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意识。
2.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况,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
比如,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节内容时,课前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组分配不同的学习探究任务,如第一组搜集和查找有关建筑艺术的资料,第二组查找有关服饰文化的资料,第三组查找有关语言文字的资料,第四组查找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资料。按照分工,要求每个小组依次到讲台上对各组的研学成果进行展示。因为与以往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同,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兴致,而且这种学习方法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全面落实的良好体现,班里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探究活动中,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体现政治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热情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不能把教学任务设定在学生对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而应强调政治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运用其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政治知识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热情。
比如,在学习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对其他班级或年级学生进行小调查,调查问题可以为:喜欢追星吗?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经历吗?是否买过一些东西,回来后发现并不是自己需要的?在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大比例?精神消费占多大比例?调查完之后,在课堂上向教师汇报调查结果。通过开展这项课外实践活动,更加体现了政治课程的开放性体征,让学生体验到了政治学习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热情。
以上为笔者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的几点看法,希望可以给广大同仁在相关主题的研究上带来一些参考性帮助。
作者:魏世香 来源:新课程·教师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