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教育让思想品德课堂更高效
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脱离生活的空谈只会呈现出枯燥乏味的面目。作为一线教师不论是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还是政治课复习,都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以求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鉴别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以求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鉴别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中学思想品德结合时事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结合时事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
作为中学一线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把时事政治教育贯穿到日常基本理论的教学中。这里所说的时事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即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大事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能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搭建了一个生活与教材理论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提高认识,塑造心灵。所以,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贯穿时事政治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计划的需要。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贯穿时政教育是中考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考政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2013年我市政治中考题10个选择题,前两个直接取材于时事。后8个选择题大都用时政设定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把握。主观题部分更是出现了雾都重庆、日本购岛、中国梦等时事热词。而这种考查的模式只是前两年考查方式的继承,而且必将成为将来考查方式的延续。可见,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是政治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这种原则和要求决定了教学的过程必然不能脱离时事政治。
(三)教材的滞后性决定思想品德教学贯穿时事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教材一经产生就必然落后于时事新闻。我们的教材经过编写、印刷,到发到学生手里。由于种种因素,书中列举的一些时事素材落后于时代。对学生来讲缺乏新鲜感,说服力降低。而我们每天新闻里播报的时政内容与教材中的素材比起来,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对青少年学生激励作用更强,可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所以,教师教学要遵循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大胆创新,利用时事政治开发教材资料。
二、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事政治教育结合的具体措施
1.时政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怎么用,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设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梳理基础知识,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再根据有关知识点挑选、准备好时政材料。选择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思想品德课变成单纯的时事课,喧宾夺主。做到时政的运用与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如:对九年级“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学习,我运用了全国政协委员张贤亮对和谐的解释:“和”是“禾”字旁边加一个“口”字,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谐”字是“言”字旁边加一个“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这两点是和谐的基本条件。据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说话”体现了教材中的那些观点?(至少列举三个)。通过设问借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方法。
2.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大胆创新,充分放手。
丰富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选取典型的时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把时事政治用在导入环节。方式上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讲时政小故事,可以做简报小比拼,可以做幻灯片展示,也可以直接播放新闻联播或电台新闻录音。例如在学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下去做剪报或幻灯片,收集整理关于影视明星,政坛高官,普通百姓违法犯罪而受到法律追究的例子,在课堂开头就由学生展示导入。学生通过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印象深刻,也更能领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这样变换着不同的方式引入课题,从课堂开始就抓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学习是为生活而存在,并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让学生在新奇轻松地氛围中进行下面的课程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出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坚定信念,站稳立场。这样可以呵护更多学生的特色,让他们把不同的生活体验、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带进思想品德课堂,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现实敏感度,彼此分享智慧、提升认知水平。把思想品德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当好课堂的引导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以前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考试就是死记硬背,但是现在的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必须将时事材料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活学活用。正是我们该学科所说考题在书外,道理在书中。所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引导者,让时事政治的教育真正为思想品德的理论学习服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把考点讲析与时事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把握住教材与时政热点的切合点,全方位进行综合评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从中找到出路,提高思想觉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使知识与能力相统才能使我们的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更富有成效。比如在讲到九年级“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时,关于习总书记的“十个更好”学生掌握得比较少,这时我利用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运用多媒体展示其内容,让学生理解,通过阅读“十个更好”,让学生明白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情。因此,在课堂活动中要求学生列举民生举措时,学生通过这些时事的补充,对于举例就非常容易了。
4.对初三的复习课而言,精心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题,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训练题的编制,以时事材料体现基础知识为主,以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命题,力求达到既能再现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复习到考点可持续发展时,利用雾霾天气的漫画和材料,设计两个问题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环境现状?面对雾霾天气,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最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支持学生关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学习价值的电视栏目,比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如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展示时事,感悟时事、评论时事。
下一篇:高中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