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试论台湾style:庶人中的台湾美学

发布时间:2015-07-14 11:26

  有些书系的形成,跟书系主事者的风格和一以贯之的关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静宜从事编辑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大学毕业时,她有幸进入汉声文化,在那里受到了汉声做书理念的熏陶,继而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出版信念的幼苗:可以做跟本土化、文化有关的东西。也正因为深受汉声做书态度的影响,黄静宜做的书有一个特点,都是自制书,都关注在地文化。
  离开汉声后,黄静宜成为远流“台湾馆”的编辑。台湾馆,顾名思义,制作的都是与台湾历史、建筑、文化、自然生态等等有关的,介绍台湾本土知识的书。介绍如此“重”的书,“台湾馆”的编辑却采用“轻”的方法——以类似图解书的方式把严肃的内容做得比较活泼,有点英国DK出版物的味道。如此做下来,十年间,书系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累积了很好的口碑。
  但是,或许是到了要改变与调整的时候了,时任副总编辑的黄静宜开始思考书籍转型的可能以及方向。适逢2006年左右,台湾出版环境有了大变化,网络化的兴起、数位时代来临,纸本书的销售业绩屡创新低。行业外部大环境变化剧烈,所处公司又因为董事长王荣文先生涉足文创行业,黄静宜因此思考与文化创意有关的议题。“做文创首先要了解自己本身的文化和魅力是什么?”黄静宜说,“我生活在台湾,是一个跟这个地方有紧密联系的人,过往提起与台湾有关的历史、生态等等方面,我能说得头头是道,觉得这样的了解和传递都是理所当然。然而因为要做文创,需要重新思考台湾的风格、文化是什么,魅力在哪里。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书籍转型的过程。后来我发现,台湾美的地方其实在生活者身上。台湾的庶人里,有很多人有自己的相信和方向,在实践着自己的生活。就这样,我大概找到了要做的书籍的方向:要从生活者的角度去探寻台湾的风格和美学。”
  转型之后的书系,名叫“台湾style:在地生活,台湾美学。”第一本书是《台湾糕饼五十味》。在搜索与台湾在地有关的文化时,黄静宜在一本硕士论文里遇到了台湾糕饼这个题材。因为过去做自制书的习惯,黄静宜和编辑部的同仁与硕士论文的作者一起重新讨论整本书的结构,定下结构和篇章之后,重新改写论文中的内容,以糕饼而非糕饼铺的角度切入,介绍每一种糕饼背后的文化,用说故事的方式,重新整理了书的文稿,并重新拍摄图片。
  两年多下来,“台湾style”系列,出书十余种。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如此“慢”出版,黄静宜坦言,这是她的痛处。“我们的书很少自己送上门来,或者是送上门来就理所当然地出版。我喜欢自己去挖掘内容,很多时候作者或者题目只是作为一个方向存在,或是只有简单的基础。我们经过与作者讨论、磨合,慢慢地找出书的模样。即便是作者投稿的书稿,也几乎是重新编辑过。”
  当然也有因缘际会而找到的选题。“台湾style”系列出版了几本之后,便有作者主动找上门,《旅人的食材历》的作者洪震宇就是带着自己的想法而来的。“‘历’这个概念是我们未来想要推的,希望提倡根据节气来过生活的观念。而震宇本身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媒体人,所以我们提出希望他整理过往旅行的经验,先做一本比较个人的书。事实上,他当初提出来想要做的内容,到现在都还没做出来。这本书,虽然是作者来找我们,但是实际上最后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原先想做的那样。”黄静宜如是说。
  然而这种所谓的因缘际会,其实源自黄静宜内心一直有想要做的题材,是她长期关注和思考后的必然相遇。“我们过往做书的习惯是编辑群体战。这比较是做工具书的概念,就是说,从企划阶段开始,就组一个团队,有摄影者、绘图者、文字工作者等等。以‘节气’这个题材为例,从企划的概念开始,所有的东西都握在我们的手上。可是现在我们做‘台湾style’系列,反而会把想要做的内容放到外头去。因为有时候发现以团队来做一本书,会有它的局限:设想的东西都是客观的条件。做了几本和作者合作的书之后,我发现,心中有一个题目,到某个时候碰到对的人,这个人和我们有一些东西是互通的、呼应的,而他自身也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很个人化的,反而会有惊喜。还原到书系最初的思考,人能够创发的能量是最大的。”


  书做好了之后,行销却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十本书的作者鲜有名家,在行销上少了许多资源和噱头。该怎么宣传这些书?该怎么向通路介绍这些书?“其实这个书系,卖的是根本的信念。这个信念打动人,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忙。”黄静宜这样解释。是的,这个书系虽然不时尚、不精英,不是所谓生活美食家的作品,但是抓到了普通民众的通性。“对在地生活的人来说,一定有一些是让他们觉得在这里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东西。有时候精英化,就变成盲目跟随,而且根本还跟不上。这两年因为做这些书,我找到了更贴近自己价值的东西。”黄静宜说。
  “台湾style”传递在地生活美学
  书香:“台湾style”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您会担心因此产生跟风的问题吗?
  黄:不能说不担心,但是对所谓的copy,我是从正面的角度去想:本土化的题材原本关注的人比较少,但若因为我们做了,得到不错的回响,甚至有人觉得可以跟着做,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而且我们的读者群也因此开始意识到,有这样一些题材是可以被关注的。会不会担心自己要做的题材被别人做了?如果大家都做,而且做得比我更好,反而会激发我,让我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有更多的可能性。
  书香:您提到这个书系卖的是“根本的信念”。这个根本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黄:其实不容易说清楚。我觉得很多都是进行式,有时候,给它下定义,做总结,反而违背生活者的信念本身。所以只能说,我们尽量找到一种现在的状态,这个状态是往前走的,是已经走了一段路,继续往前的,也许未来会走到一个可以下定论的阶段,但其实我们是在进行中的,我们看见了,把它点亮,让更多的人看到:有人是在这样实践自己的生活。过往我们把书捧得太高。一个人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不能做;还没到一定的位阶,不能做;文字不够一定的程度,不能做。可是这样下来,能做的东西太少了。其实,整个阅众对于读书这件事的态度已经在改变,我们一边做一边在寻觅。在行销上,我们避免做一个太定论的总结,但是会跟企划讨论,把做书的设想、初衷,做的过程中寻找到的价值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跟我们一起把这个价值传递出去。如果书里的内容能够感动读者,让他们发现可以珍惜的事情,或是因为书里的分享,让他们愿意去实践某种生活态度,那就达到目的了。
  书香:按照您的说法,这个书系的内容一直在调整,那如何去塑立自己的品牌?
  黄:这个书系在包装上没有固定的制服。我希望读者能了解这个系列一直往下走的轴线和中心价值,所以不借助外在的包装以及有强烈诉求的言语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另外,所谓的生活美学是一直在发展的,台湾的风格在于多元的创造和演绎,每一个台湾在地的人对其都有自己的论述,所以每一本书的气质和诉求、个性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子怎么去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我也在思考。不过我发现,喜欢这些书的读者,会通过一本书、两本书找到这个书系,继而持续关注下去。
  书香:您如何看待小众书系?
  黄:所谓的小众,你的理解又是什么?我比较赞同“小众指不同于主流媒体喜欢、push的事情、观念”的说法。以这个书系来说,一开始我们没有把它当成大众书系,可是也没有设定成是小众书系。当时的想法有点反主流,就是不想去竞逐大家都在做的红海,而是希望找寻山间小径带来的别样风景。我一直觉得做自制书是一种累积。通过出版的过程去累积自己的创作者,去累积自己文化性的东西,再通过这些对社会产生影响。我很喜欢一个说法:出版人是手艺人。尤其是在数位时代来临的时候,不管书的载体是不是纸本,都应该是以一个手艺人的态度去做书,去坚持这信念。

上一篇:试论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分裂之研究

下一篇:试论台湾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