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的当代思考
摘要:马克思哲学视阈下的人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有着实践活动的人。人类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正是通向人类终极幸福生活状态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自我理性的实践。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起点的。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性;革命性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是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它无疑具有其他哲学思想无可企及的历史高度。诚然,谁来改变世界?如何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精神内涵所在。马克思哲学始终把实践活动的人作为主体,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历史生成与发展,科学论证了唯物史观。把握这一精神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彰显人的理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之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爱智慧的古代先哲们,无一不是在对人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困惑的追问。“我是谁?”“我走向何方?”的问题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永恒的价值诉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空中,鉴于生产的发展而不发达状况,人们的科学文化发展及认知能力发达程度不同,哲学家们总是悬设一个个形而上的理念,来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质疑。这些文明成果一方面成为哲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地在意识领域,迫使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自己生活的屈从地位。诞生于19世纪大工业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引起了那个时代哲学界颠覆性的革命。因为它真正突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地位,倡导人对自我命运实践的理性把握。
马克思哲学视阈下的人不是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下的纯粹理性的人与纯粹自然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有着实践活动的人。正如他说:“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他们自已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哲学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劳动的分析与考察,进而科学论证了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必然性。
人类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正是通向人类终极幸福生活状态的必由之路。它的实现不在天国,不靠神灵,而是人类自我理性的实践。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已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它超越了以往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以及宗教理论中“虚构的原罪的人”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解放”的局限性,从而将落脚点置于此岸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中,因此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成为人们对自身生活关系自主性、目的性、历史性的改变。
纵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无时无刻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党的工作重心首位。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从最高层次说,就是人民幸福生活,无论是政治还是生产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幸福。1934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指出,革命是为了“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表明,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历史命题,探索和解决民生问题仍然是我党的工作重点。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坚持马克思哲学精神,这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推演与应用是马克思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1]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起点的,他把能用“纯粹的经验确认”的现实的个人实践活动及对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作为人类历史开始的前提。因为人们为了生存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等,所以这些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开始,也就是人们的第一次的生产活动;人们的不断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们不断进行社会再生产,由此便进一步形成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人的社会本质也在不断生成。即“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马克思同样立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科学地论证了意识、交往、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进而说明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社会所有制演进的关系,最后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
同样,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导论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一方面评价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又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他一方面强调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客观历史性,另一方面又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他说: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
毛泽东曾说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一精辟论断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总结。中国革命之新不仅在于有了一个崭新的领导政党,一支崭新的革命队伍,一个崭新的革命目的,更在于一套崭新的革命理论,其中遵循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救旧的社会制度下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在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幸福。同样今天的改革开放也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以利于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现实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坚持唯物史观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进军的最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的革命性相统一是马克思哲学基本的指导原则
西方哲学一贯富有批判性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当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但是他超越于德国古典哲学之处在于他的理论的批判性源自于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正如他说:“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其批判的对象就是德国现实社会,即当时德国的封建制度及小资产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哲学肯定了当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宗教的批判,又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即“仅仅是宗教观念的批判”;他在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的同时,把“客体和直观形式”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意义。
理论的批判性正是无产阶级实践活动革命性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因此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另外,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也内蕴着实践活动中主体不断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上新的把握。
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无不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原则。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到党的思想路线时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又面临继往开来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和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思想之所以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只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