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列宁“文化革命”观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5-07-24 10:37

摘要: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针对苏俄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国外环境等因素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思想。列宁认为,一必须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二要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继往开来;三文化教育必须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深刻研究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分析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政治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必将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列宁 文化革命 文化建设 科教兴国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提出了“文化革命”[1]的思想。列宁认为,当时的苏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是一个“文盲的国家”。这一点,正是阻碍苏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苏俄需要一场文化上的革命。而“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基于这种认识,列宁结合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文化的建设同苏俄经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是为“文化革命”观。本文力图通过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探讨,以期得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益的启示。

   一、列宁提出“文化革命”观的历史背景。

   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是其结合苏俄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际而提出来的,是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同苏俄历史实际紧密联系的。

   一、列宁“文化革命”观的提出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不断深入的要求。
   1921年春是苏俄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列宁在党的十大上提出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随后发表了《论粮食税》的长篇政策性论文, 正式宣布放弃实行了三年半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改行新经济政策。列宁说, “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参加合作社,还需经过整整一个时代”,而且居民参加合作社“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地参加,我们还需完成一个‘文明的’(首先是识字的)欧洲人看来是很少的一些工作”。须让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列宁认为能否提高居民文化水平是新经济政策执行的好坏的关键因素。并且,列宁提出的两个划时代的任务中,其中之一就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即在农村中开展文化工作,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因为“没有整个的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列宁提出这一系列措施“其经济目的就是合作化”[10]。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提出了工作重心转向文化建设的思想®,因此说,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新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要求。

   二、列宁“文化革命”观的提出是苏俄新时期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俄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政权,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苏俄文化落后的状况严重制约苏维埃政权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列宁认为,一方面,“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单靠苏维埃政权颁布的一道命令,或靠党提出一定的口号,或者派一部分优秀的工作人员去进行工作,那时不够的,还要年轻人自己把这个工作负担起来”[11]。而在“目前”,“可以用来建设这样机关的人才……只有两种”,即:“一心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工人”和“有知识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12]。那么这些人怎么样呢?前者:“受的教育不够。他们很想给我们建立优秀的机关,但他们不知怎样建立,建立不起来。他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具备建立这种机关所需的知识和文化。而做这个工作所必需的正是文化”[13]。后者:“这种人在我国,比在其他国家简直是少的可笑” [14]。因此,可以说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列宁说,“我们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少经过比较认真改变的旧机关的残余。这些机关仅仅在外表上稍微粉饰了一下,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仍然是一个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15],需要“发掘新的力量”[16]。还有一点,即如列宁所言,“我们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还不很久,而已经积了这样一大堆形形色色的渣滓”[17]。“官僚主义在苏维埃内部部分地复活起来”[18]。“官僚不仅仅在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党的机关里也有”[19]。因此,面临诸如以上的问题,无论是要“改造我们原封不动地从旧时代接受下来的简直毫无用处的国家机关”[20],还是要培育“建立这种机关的人才”[21],都必须强化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建设职能,大力提高无产阶级的文化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是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列宁“文化革命”观是针对苏俄文化水平的特殊状况而提出来的。
   列宁提出要进行“文化革命”,那么,当时俄国的具体状况如何呢?列宁在《日记摘录》中有这样的纪录:“1920年每一千男子中识字人数为409人,每一千妇女中识字人数为244人,平均每一千人口中识字人数为319人”[22]。也就是说,仅就“识字”和“不识字”的情况而言,1920年68%的人民处于不识字的文盲状况。那么, 是不是说“识字”就表明有文化水平,能够胜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呢?列宁认为,“不做到人人识字,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没有充分教会居民利用书报……我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23]。因此,这种落后的状况与苏俄先进的社会制度的要求及不相称。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成为制约其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他认为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的经济和政治手段是足够了,缺少什么?缺少文化,缺少本领”[24]。

   四、列宁“文化革命”观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提出来的。
   苏俄1921年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但“我们必须非常清楚的懂得:我们正处于同这些还强大的帝国主义敌人进行竞赛的时代。我们一分一秒钟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点。”[25]而且“我们注定还要长期生活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26]。苏维埃俄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四面包围之中,帝国主义用尽各种手段妄图摧毁这个使它们不得“安宁”[27]的社会主义新生政权。“我们的对手用各种各样的武器同我们作斗争,我们的对手还在意识形态战线上同我们作斗争。而在这条战线上的重要武器之一就是利用我们经济技术落后,利用我们的不文明,利用我们尚未消除的贫困”[28]。因此,苏维埃俄国只有不断地强化自己的经济实力,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力度以及居民文化知识的普遍提高,改变自己“不文明”的现状,才能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列宁“文化革命”观的主要内容。

   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是一个广泛的文化体系,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内容,也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列宁自己也指出:“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完全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了,但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文化方面(因为我们的文盲很多)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29]。我个人理解可把“文化革命”的内涵,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经济建设发展+共产主义觉悟的提高。所以,列宁的文化革命,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中,文化知识教育、思想觉悟是文化革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这里就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和研究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

   一、大力发展全面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正如列宁所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30],而“要很快地把俄国从一个愚昧的文盲国家变成人人识字的国家也是不可能的”[31]。因此,只有准确把握形势,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并科学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使苏俄不断改变落后的状态,那么如何发展国民教育呢?列宁提出的办法主要有:&nb sp;
   1、 扩大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
   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是列宁在苏俄时期,在经受了三年的国内战争,经济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提出的一个鲜明的思想。他指出要尽快地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1922年11月25日,列宁在给斯大林的信件中要求“削减海军舰只修建计划”时写道,“批准将‘纳希莫夫’巡洋舰造完”,“‘纳希莫夫’巡洋舰应当造完,因为我们可以把它出售获利”。“把其余的大型舰只缩减1/3,并责成主管部门相应的削减其所有开支……剩余款项用来增加学校经费”,“我们不需要舰队,而增加学校经费却刻不容缓”,而且以上所有措施“应当尽快解决,我想甚至就在今天解决”[32]。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增加教育投资的决心。同样,列宁在其生命最后时刻口授的《日记摘录》中又一次强调了对教育投资这个问题的极大关注。“首先应当缩减地,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而是其他部门的开支,以便缩减出来的款项转作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经费”[33]。“不要再舍不得增加教员的面包供给额了”,“最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34]。同时,列宁还指出应该精简机构,采取那些“国民识字情况下可以不要,可以长期不要而且应当不要的机关,……以发展国民教育”[35]。
   列宁这种扩大教育经费,教育投资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而其思维的正确性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得以证明。布哈林在列宁忌辰纪念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化革命”问题时说,“列宁在一次讲话中说活,在教育事业上我们不能吝啬。现在应当更加尖锐地重审这一点,因为现在一系列经济建设问题都要碰到文化问题上的障碍。例如,大家知道,在我们的基本建设工作中有一系列巨大的缺点:有失算和疏忽,有大量糟糕的设计方案等等。归根到底,这是我们的文化问题”[36]。
   2、 实行“城市包围农村”,工人支援农民的文化下乡和全方位的教育策略。
   列宁在总结国内战争的经验时说,“在国内战争比较危急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呢?”[37] “我们是把党的优秀力量集中到红军里,我们动员了我国工人中的优秀分子,我们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38]。也就是说,我们是把“优秀”的力量集中起来,去宣传、教育和鼓动,以影响更大层次的人群,形成新的力量。基于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和总结,列宁在文化建设中指出,“必须在工厂的工人中组成许多以经常帮助农村发展为宗旨的团体(党的,工会的,个人的)。[39]”“我们(青年)要联合起来到农村去扫除文盲,使我们这代青年中不再有文盲。我们要努力使青年们能主动地积极地从事这个工作”[40]。并且只有“他们在这种工作中取得实际成绩时,他们才会成为共产主义者”[41]。可见,列宁把能否下乡送文化并取得成果提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上来。列宁还指出要“所有的城市支部都‘分配’给一个农村支部,使每一个‘分配’给相当的农村支部的工人支部,都能够经常注意到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时光,来满足自己兄弟支部的各种文化要求”[42]。总之,列宁主张发挥城市青年团,工人,党支部等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的教育发展,文化要求和知识传播。后来,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一点也是科学的,正确的。“在经济领域,群众工作领域……在整个文化领域,我们已经站在大规模的任务的大门口,我们已走出一室内,走出文化的小书斋进入城市的大街广场,把文化的使者派往农村,派往穷乡僻壤。我们的科学开始越来越多的带动我们实践的飞轮转动……工人阶级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工作范围”[43]。

   3、教育应当同工农生产劳动相结合。
   列宁指出:“单单从书本来了解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极不正确的。现在我们的言论和文章,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以前对共产主义的那些论述,因为我们的言论和文章都是同日常各方面的工作联系着的”[44]。而专家们则应当“从经济建设那儿领取自己的理论任务”[45]。同实际相脱节的理论是没有的,是“一文不值”的。他还指出,“必须是使共产主义青年把自己的学习、训练和教育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观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的书籍和小册子”[46],而“应当利用自己的每一刻空闲时间去改善菜园工作,或在某个工厂里组织青年学习等等”[47]。“只有在劳动中同工农打成一片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4 8]。
   4、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
   要改变苏俄文化落后的状况就必须首先解决“为人师”者的问题。教师是教与学这对矛盾中的主导力量,教师能否安心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提高教师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列宁在其《日记摘录》中谈到,以往我们做了“不少的工作”[49],“但是我们没有做主要的事情”[50]。而这主要的事情就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提高人民教师地位问题,而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什么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资产阶级文化”[51]。因此,现在我们“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来唯有过地,在资产阶级社会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52]。只有这样,才能“是使他们从资产积极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以便通过他们去争取农民”[53]因此,必须解决教师地位问题。

   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大厦。
   列宁曾经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青年的学习、训练和教育应当以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材料为出发点”[54]。这里的“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材料”,应作何理解呢?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合乎规律的全部知识”[55]。对于为什么要继承、吸收没落的资产阶级的文化遗产,利用资本主义,列宁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56],它是在“吸收和创造了两千多年来的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7]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况且,“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58]。亦即:资本主义是有其进步性的,是有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教师群众接受了资本主义文化遗产,浸透了这种文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不可能是共产主义的教师。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吸收他们参加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行列;因为他们握有我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必需的知识”[59]。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革命”的应有主义。
   列宁认为,只有不断的利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改造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抵制资本主义及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气,为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他指出,“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60],“从资本主义培养出来的一代工作者,至多也只能消灭建筑在剥削上面的资本主义旧生活方式的基础。他们至多也只能建立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帮助无产阶级和劳动阶级保持自己的政权……至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那只有靠……下一代人去担负”[61]。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那些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62]。列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下一代,并使之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者。在谈到城市工人帮助农村居民的问题时,列宁说,“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利用我们的政权,把城市工人真正培养成在农村无产阶级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63]。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跟着工人阶级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若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分裂。对这两种结局,我们看的愈清楚,我们全体工人和农民了解的愈清楚,我们避免那种足以使苏维埃共和国覆灭的分裂的可能性就愈大”[64]。因此,列宁自始至终都十分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扞卫无产阶级政权。

   三、列宁 “文化革命”观的现实意义。

   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是在苏俄初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案。当时的苏俄和现代化条件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是社会主义不同阶段对文化建设的不同要求的反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它们的任务有不同的表现。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建设就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否创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列宁“文化革命”观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启示。

   一、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65]。也正因为科学技术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同志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66]。那么,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科教工作同经济工作的关系。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67]已经对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作了科学而明确的阐述。它告诫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从而认为只有先把经济抓上去才来发展教育事业。经济要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抓住了科技和教育,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基础。因此,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而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因此,科技教育要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科技,教育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2、正确处理科教工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产、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因此,那种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发展经济,投入多、产出少、质量差、成本高、效益低、经济发展缓慢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就要有前瞻性,要瞄准那些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培养后备人才,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因此,科技、教育既要立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的可靠人才。
   3、要培养并正确处理各类人才之间的关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文化革命”的主体就是人的革命,它是一场以“人”为中心的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人才战。科教兴国,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协调与发展关系到科教工作的进展。现代世界科技竞争的事实也反复说明, 世界的未来取决于人才。谁占有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人才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要努力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并能使其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发展其优势。
   科教兴国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级各类人才之间的关系,合理协调、优化配置各种人才资源,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利用好有限的人才资源,做好科教工作。要培养、引进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68]
   当然,我们必须保证有人才的不断培养与涌现。但更要保证这些人能够为社会主义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能够立足本地,立足现实,埋头苦干,献身伟大事业。

   二〉、提倡文化下乡,互结对子。
   列宁在其“ 文化革命”观中将从城市到农村的革命理论运用到文化建设上来。送文化到农村,送知识到农村,送科技进农村,送党性进农村。使文化水平得以提高,愚昧得以开花,知识得以传播,科技得以生根。变落后农村为城市农村共进步。农村、农民需要有新的知识、新的血液的不断补充;而城市工人同样需要农村这个巨大的舞台去锻炼、去实践。把最能构成利益互补的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联结起来,互补互进,必将促进两地的发展。
   文化下乡,互结对子。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组织支边、支教;下乡送文化。并且要使这样的关系形成长期相对稳定的趋势。这样,就会在一个地方形成以经济、文化先进的地方为中心,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为两翼的文化双向交流的辐射区。在这样的“对子”中,双方之间的交流将会经历一个从文化知识到思想的交流的发展过程,从而达到转变落后思想,更新落后观念的功效。
文化下乡不仅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送去了生产致富的新思路,新本领,新技术,更为广大农村送去了文明新风,从而加快了城乡全方位的交流。用什么样的东西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这是关系到农民每个人和农村整个社会的大事,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文化下乡,互结对子。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利益的互补。文化先进地区在文化落后地区开辟农村文化市场不仅给农村、农民带去了先进、文明,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对外发展的更大的空间,促进了本地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是解决文化差异地区利益均占、共同发展的一条捷径。

   三、要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顺应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主导文化前进的方向,否则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命运。而“没有先进灵魂的泥塑,在历史岁月的洗礼下,它不仅会丧失光彩,而且,最终会化为一堆泥土,随风而散”[69]。列宁的“文化革命”是在苏俄政治、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服务的。他为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仍然在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一切向钱看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正严重地腐蚀着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70]。因此,必须加强思想和文化的导向作用,教育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健康发展。

   四、奉行积极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对于不管是怎么的来的“大宅子”的东西,要进行“占有、挑选”,要“放出眼光,自己来拿”[71]。拿什么 ?当然是拿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历史经验往往是惊人的相似,当时的苏联也出现和面临了这个问题。“群众把它(资本主义)摧毁了。但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而这些科学、技术、艺术却在专家们的手中,在他们的头脑里。”[72]后来, “我们甚至在直接生产方面也为下列情况而吃苦头,由于我们没经常充分注意西欧和美国的经验,以至于常常想发现早已发现的美洲;……我们用过时的技术方法,而客观上是可以来用另一种建筑技术的。”[73]如果说苏俄是在帝国主义封锁下才出现那种状况的,那么,当今的世界则是开放的世界,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也异常激烈。“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国际性激烈竞争必将是高科技的对抗,智慧的拚搏和知识的较量,较量中的上升或下降,立足或淘汰,关键取决于在这个崭新领域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74]。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立足实际,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中国的发展取决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奋斗,但勇于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先进成果,不断改变落后的状况,必将加快中国文化的高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的繁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9 ][10] [20]; ;[23];[11][30][31][40][41];[12][13]  [14][21];[15][16][37][38];[19];[18][58][22][29];[33][[34][49][50][51];[35]  [52][53];[39][42][63];[44][45];[46][47][48];[54];[55][56];[57];[59];[60];  [61];[62];[64] 。列宁《列宁选集》中文第二版第4卷P687;P683;P684;P357;P699;P693;P705;P525;P676;P688;P677;P678;P679;P346;P358;P345;P348;P362;P369;P363;P344;P365;P697。  
   [24]《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3卷,P399。
   [25][26][27][28];[36];[43];[72];[73]。布哈林、《布哈林文选》中册,人民出版社P241;P253;P245;P251;P253。
   [32]《列宁论教育》人民出版社P405——406。
   [65]《邓小平文选》1994年10月第二版第二卷P48。
   [66]******《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
   [68]******《人民日报》1998年2月13日
   [67]《邓小平文选》1994年10月第二版第三卷P35。
   [69]夏兴有、张玉堂《论先进文化》、《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
   [70]《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P310。
   [71]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P726。
   [74]龙红飞《不要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上一篇: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下一篇: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