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

发布时间:2015-07-24 10:39

【内容提要】一般马克思主义教科书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否证,认为,“三个组成部分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思想的误解,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游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也不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但不同于“三个组成部分说”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而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

【 正 文 】
自从1913年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发表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前苏联版及其影响下的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例如,在我国学术界影响较大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宗明义地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学说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注: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事实果真如此吗?否。
一、“三个组成部分”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思想的误解
有一种观点为,“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并非始于列宁,而是始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反杜林论》分为三编,即哲学编、政治经济学编和社会主义编。每一编的内容和列宁后来的概括基本上是相符的。例如,哲学部分在列宁那里分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三大块,同样,《反杜林论》哲学编除自然哲学外,其它章节也可以分为唯物论、唯物史观、辩证法三大块。因此,《反杜林论》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体系给予了理论上的论证,“三个组成部分”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形态。
这种观点表面看来似乎有其合理性。因为《反杜林论》在形式上确实分为哲学编、政治经济学编、社会主义编三个部分。但是这种观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反杜林论》是一部论战性的着作。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批判杜林的思想体系。既然如此,批判的内容就应该根据批判对象来确定。正如恩格斯自己说的,为了批判杜林,“我不能不跟着他到处跑,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6页。)杜林创造了一个庞杂的思想体系,写了三大部头着作,一本叫《哲学教程》,一本叫《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还有一本叫《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这三部着作被恩格斯称之为三路论证大军,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讨伐。因此,恩格斯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批判。这就是说,《反杜林论》之所以分为三编是根据杜林思想体系的内容来设置的。不仅如此,而且几乎每一篇的章标题也是根据杜林思想体系的内容来确定的。这就是说,《反杜林论》的体系安排是为了适应批判杜林思想体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系统地制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版序言中所交待的:“这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然而后来的研究者们却忽略了恩格斯这一交待,误把《反杜林论》这部论战性的着作当成了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作。所以,如果以《反杜林论》为依据,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便是对恩格斯原着思想的极大误解。 
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其它着作是否有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呢?也没有。
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揭露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幻想,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暂时性,论述了暴力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原理。《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它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途径,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概括起来说,这两部着作主要是讲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学着作。可见,在这两部着作中没有“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
按照后来一些学者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两部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全面地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制定、正确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社会经济形态思想的提出等。当然,唯物史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即不是认识论,可以叫做历史认识论或历史哲学,是探讨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因为研究历史就涉及到历史领域其它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美学、伦理学等等。但不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某门学科的论述及其观点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它们都是为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服务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某一方面的运用和表现。如,在该书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谈到语言问题,讲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论述精神生产,说明精神生产是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但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在专门论述语言学问题。可见,在这两部着作中也没有“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
同样,马克思恩格斯的其它着作,如《神圣家族》、《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都不存在“三个组成部分”的体系。所以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里,根本就没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形态。
二、“三个组成部分”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也可以说,这两大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宝库的主要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个学说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发展前途的学说,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一句话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
剩余价值理论,表面看来是在研究经济问题,其实是在研究人,研究经济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不是要创立一个经济学派,而是要为无产阶级建立新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则透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但他们没有区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古典经济学家只分析了地租、利息、利润等表现形式,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来自何处,马克思揭示出它们都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视为永恒的超历史的东西,马克思揭示出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各种经济范畴的历史性,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和暂时性。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向无产阶级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这个意义上说,剩余价值学说实质上是关于工人阶级革命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自从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资本论》这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目的并非为了创立一个历史学派,也非仅仅为了合理地解释历史,而重要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为了变革现实,为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的实质在于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等。当生产关系适 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起积极促进作用;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时,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每一个时代产生的生产关系,起初同生产力状况是相适应的,因而它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是到了后来,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才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就非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不可。同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初同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化。这时,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解放生产力。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落脚点在于,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历史上其它较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级的社会形态一样。唯物史观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的锁钥的唯物史观,一开始就是面向工人阶级的(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4页。)。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剩余价值学说,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容。唯物史观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把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不是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的,说明新社会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自己,而不是某些天才人物,从而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使工人阶级在自由、平等的假象背后,看到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从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包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如果把唯物史观当作“三个组成部分”体系的哲学,剩余价值理论列入政治经济学,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又讲什么内容?正因为这样的划分不科学,所以现行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显得十分空洞,没有多少说服力。而且“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三门学科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如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革命这些范畴,哲学讲,政治经济学讲,科学社会主义也讲。由于学科的分工,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往往对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知之甚少,而注重研究的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工作者往往对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知之甚少,而注重研究的是西方经济学;同样,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往往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知之甚少,而注重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其它流派。各自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内学有专长,各门学科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但是,这样一来,把本来具有有机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极大地损伤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而游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涉及到诸多领域。但其实质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二版序言里作过一个说明,他说:“只有一章,我允许自己作些解释性的增补,这就是第三编第二章:《理论》。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8页。)《理论》这一章是集中论述社会主义观点的。1880年,拉法格向恩格斯提出请求,希望他将《反杜林论》的精华部分介绍给法国读者,恩格斯便将《引论》的第一章及第三编的第一、二章编成独立的小册子,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书名在巴黎出版。而这几章的内容都是集中论述社会主义理论的。这就说明,在恩格斯看来,他和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资本主义制度,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俄罗革命者之所以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俄国革命党,其目的就是为了****旧政权、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在俄国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自马克思主义产生 一百多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种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如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各种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是寻求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式。哪怕是反对列宁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企图寻找一条既不同于苏俄革命道路也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途径。
当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政权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心任务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样。正如******指出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是,从邓小平理论体系中难以划分出“三个组成部分”来,难以找到一本纯哲学着作和纯经济学着作,与此不同的倒是,邓小平对军事学、现代管理学等多有建树。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邓小平是一位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在谈到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时指出,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看来,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将来还要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9页。)。他在谈到什么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又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1页。)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同于“三个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三个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观点体系。它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理论体系,即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主要包括革命的原因、革命的条件、革命的主体力量、革命的目标、革命的道路、革命的步骤、革命的方式、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内容,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领域。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他们以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列宁和毛泽东把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原理和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道路,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等内容,涉及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首次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是列宁。列宁根据俄国的国情,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贡献最大的是邓小平。邓小平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如何使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博学多才,学贯东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此相应,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也具有一定的哲学观点、经济学观点、军事学观点、政治学观点、法学观点、民族学观点、语言学观点、伦理学观点、人类学观点、社会学观点、教育学观点等。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体系是由哲学、经济学、军事学、政治学、法学等几个部分组成的。正确的理解是,上述观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升华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构成一个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从抽象到具体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诸多观点的思想体系。

上一篇:“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下一篇:关于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