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光薇儿
小时候,最开心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随大人去喝喜酒。在我的老家,喝喜酒叫“恰十碗”或“食十碗”,意指喜宴上有十碗大菜可以吃。因为山里人居住分散,住宿条件有限,老家的喜酒一般都是中午请客人吃,远近的客人都是早上出发,中午喝酒吃饭,下午返程,极个别当天不能往还的客人,才留下来住宿。 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去吃喜酒的机会不多,但也有过开心痛快与大人抢肉吃的经历。读大学以后,基本上没有参加过老家的“食十碗”的喜酒。所以,那次在广东参加的第一次喝喜酒,收益非浅,印象深刻。 那是太太同事的婚宴,我们一家人受邀。与儿时参加老家婚宴不同的是,广东人的喜酒是晚上,而且还有请柬。在喝喜酒的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张精美的婚宴请柬,请柬内页有简短的一段文字,是一对新人的父母对儿女新婚大喜发出的邀请,包括了婚宴的良辰吉日,地点。我们那张请柬,明确注明是邀请我们全家。 喝喜酒那天傍晚,根据邻居指导,我们找来大大的红包,按惯例把礼金装进红包,并要在红包背面留下姓名。太太要我写,我拿起签字笔——那个年代流行的一次性水笔,来了个与众不同,在红包的正面,大大的写下了“新婚大喜”四个大字后才落款。为此,太太还责怪了半天,担心坏了当地人的规矩。 拿着红包,我们一家来到酒楼,在喜庆氛围十足的大门口,向一对新人递上红包,在司仪的导引下找到指定的席位。主人家刻意安排相互之间熟悉的人一起就坐,和我们一桌的都是讲普通话的熟人,大家嗑瓜子,吃花生和喜糖,静待婚宴开始。望着数十桌几百人聚集的宴会大厅,我拿起桌子上一张粉红色的菜单,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菜单居然也是十个菜加一个汤,其中,第一个菜“金猪报喜”引起了我的兴趣。一直听说广东的烤乳猪非常有特色,是烤整只乳猪,难道今天的“金猪”是烤乳猪? 带着对“金猪报喜”期待,我一直耐心地等待婚宴的开始,有话无话,东一句西一句地和同桌的熟人聊天。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等待实在是太漫长了。原以为六点半不开始,七点应该开席,结果,七点半都不开,女儿和其他俩个小朋友已经非常不耐烦了,桌面上的瓜子花生,甚至喜糖都消灭干净了。大家都在猜侧,有人说,八点是良辰吉日,总要开始了吧,结果,八点也没有开始,一直等到八点二十八分才开始。 婚礼倒是简单,司仪几句口号式的开场白后就热闹开场,一片锣鼓喧天中,一长串抬着金猪的队伍出场了,按顺序往每一张桌子上放。场面欢腾到令人震撼,望着刚刚摆放在我们桌面的这头被烤的金黄色乳猪,我想起了小时候打猪草喂母猪和十几只一窝小猪仔子趴在猪窝吃奶的场景。那天晚上,少说也有六十桌,一桌一头乳猪,岂不是要吃掉五六窝小猪仔。 正当我在思考这么一头乳猪怎么吃,怎么可能吃得完时,已经肚子饿的不行的同桌朋友招呼了我们一声,就伸出手中的筷子,从乳猪背上夹起一皮金黄色乳猪皮肉,点了一下桌上小碟子中的调料,往嘴里一塞,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大家快点吃。”在很多双筷子伸向烤乳猪时,我也不敢落后,在烤乳猪腰部用筷子揭下一块,放在女儿碗里,叫女儿快点吃。 原来,貌似完整的一头烤乳猪,不仅去除了五脏六腑,而且已经被厨师用利刃在皮肉之间进行了分离切割,只不过分离切割的手艺实在高超,让人误以为是一头整猪。人多皮少,用“风卷残云”形容那天晚上我们这一桌客人吃烤乳猪十分恰当,第二个菜还没有上来,刚刚还金黄金黄的小乳猪,已经被吃的只剩下白花花的残肉和骨架。我知道,再不下手,乳猪皮就可能吃不到了。于是,我瞄准猪屁股上还剩下几个小方块,一伸筷子夹着了两块,点上白糖,分一块女儿后,把筷子上的这块有皮有肉有白糖的烤乳猪放进嘴里。 那是吃了一次,就一种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滋味。被厨师烤的焦酥金黄的有皮有肉的乳猪片,放进嘴里应该用“”入口即化”这个词来形容,而那种有猪皮焦香、猪肉油香和白糖甜香的混合味道,那真的是难以言表。应该是上第三道菜后,因为盛小乳猪的大瓷盘占位太多,被服务员拿下,去厨房切成小块,装了两大碟子重新上桌。可是,接下来的每一道菜也都是精品,重新切块的烤乳猪基本上无人问津。结果是,宴席结束时大家分装打包,据说第二天焖罗卜或煮粥是上品。 喜酒的结尾也和老家不同,老家的十碗,最后一碗是烧猪肉,烧猪肉一上桌,意味着今天的菜全部上齐。而广东人的最后一道莱是青菜,然后以一大锅甜汤结束,意指甜甜美美。老家的喜酒不多时,主人家会放一大挂鞭炮,鞭炮响了,客人才能离席。而广东人则不那么讲究,很多人连青菜都没吃,红枣莲子汤也没喝,就起身走人。我们还在品尝甜汤时,很多桌子已经人去席空。 时间关系,吃喜酒只写吃乳猪了,当然还包括太久太久的开席时间。后来的很多年,有经验的我,只要是去喝喜酒,一般都是七点半才到,绝对不会早去;而一旦开席,烤乳猪一上桌,那是不会再吃小猪屁股位置的乳猪肉,一块背上,一块腰中,那是标配。
shaaaronzy
一、广东结婚风俗有哪些1、送聘礼。在举办婚礼之前,新郎家要送迎亲的聘礼到新娘家。过大礼是广东最隆重的仪式,由男方选择日子,大概在婚礼前的15-20天,男方家人送聘金和聘礼到女方家,女方家收到后回礼给男方家,聘礼一般有龙凤礼饼、茶叶、两对椰子等,回礼一般有桔子、石榴、松糕等。2、安床。要在婚礼的前一个晚上,新娘叫会找到有福气的男性来家里换新床,还要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等食品放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3、嫁妆。新郎要在出嫁之前,把家里准备好的嫁妆放进一只红色的箱子里,第二天新郎来接亲的时候一同带走。4、上头。在婚礼前一天的晚上,新娘家会挑选吉时去拜神祈求幸福,同事会通知新郎家要在同一时间拜神。上头仪式象征着新人已踏入成人阶段,一般是在婚礼前一天举行,新人在各自家中分别进行上头仪式。广东长辈对上头仪式及其重视,因为这是父母对儿女的祝福。5、梳头。结婚这天会让一个长辈为新娘梳头。6、吃汤圆。寓意着婚礼可以圆满举办,婚姻幸福美满。7、迎亲。举办婚礼这天,新郎的迎亲队伍上午就要到新娘家。8、找红鞋。伴娘会将新娘的红鞋子藏起来,新郎要在房间内找到红鞋,然后为新娘穿上红鞋才可以把新娘接走。9、搬嫁妆。女方家需在婚礼前一天把嫁妆送至男方家,嫁妆代表着女方家的身份和地位,广东人喜欢用樟木装嫁妆,因为樟木寓意着坚固。送嫁妆有送妆和迎妆之分,送妆指的是女方家将嫁妆送往男方家,迎妆则是女方家将嫁妆送到男方家门时,男方家出来迎接。二、广东结婚流程1、首先要找黄历,或由专业的八字先生择日,过大礼和办酒席,日期要取吉日吉时且要避开双方亲人的生日或死忌。2、要提前三至四星期择日过大礼,过大礼首先是男家过礼,要给女方家长封礼金,多少看自己罗,过礼去的路线要选择好,迎亲时仍要走同一条路线。然后女家回礼,回礼以整条的藕和生姜、甘蔗压着女方象征性的封回男方的红包。3、订酒席,台数要吉利,菜名要好听吉祥,什么烧乳猪、东成西就,百年好合,心心相印......等等。4、为新人铺床,结婚前新郎和新娘不能见面,新人的床要请结了婚有健康孩子的女人铺,在床上放两颗莲子,新房里要摆上红线绑好的一对筷子、一对碗、一面镜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再抱健康的童男童女坐在床上压压床。5、迎亲,男方家要用箩筐抬着鹅、莲子、百合、红枣......等礼品,沿着过礼的路线去接新娘,迎亲的队伍里有新郎、凳狗(即新郎的兄弟们,要求他们家中没有红白喜事),进门要给进门利是,新娘的姐妹才会打开大门放行,进屋后,新娘躲在闺房,由姐妹和凳狗讲数,谈条件,只有将姐妹讲得哄得心服口服,才能开闺房的门,由新娘的爸爸牵新娘的手送到新郎手中。出门的新娘由伴娘打红色的伞,大襟姐扶着,全程陪同。6、到男方家门前,新娘要跨过一盆燃烧着麦秆草的火盆,以示去掉所有晦气,进入婆家。由大襟姐斟好糖茶(红枣、莲子、百合煲在一起的糖水),新娘挨个跪敬新郎的父母及家人,长辈都要给新娘利是或礼物,一般是金项链了。7、酒席可以是联婚形式也可以是男方、女方各摆一次。新郎、新娘到酒店门口迎接参加婚礼的客人。客人备红包,但只能收取客人十元左右做为利是意头,其余封回给客人。新娘一般在酒席上要换两至三套服装,全部主人轮流给各围台敬酒,最后一道是甜品,百年好合,甜甜美美,喝了客人才能离席。8、剩下的是姐妹凳狗闹洞房,花样各异,但喝交杯酒、啃苹果是常例。第二天一早,姐妹还要用开门利是钱给新人买上鸡粥和早点送过去新房
你的秋天
广东结婚习俗过大礼. _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时到今天,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要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_男家过大礼如下:. _· 精装龙凤礼饼两盒、西式礼饼一盒。. _· 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生生猛猛). _· 椰子两对(有爷有子)、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长长广东新娘). _· 精装烫金男女家对联各一对、精装茶叶、芝麻各两盒(女子坚贞、守信不移). _· 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装聘金用). _· 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鸡、鱼、猪肉大礼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_· 双喜贴盒(核桃、有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十一样吉祥京果). _· 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 _女家回礼如下:. _· 金莲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对(多子多福). _· 添丁姜、连理芋头(添丁发财)、芙蓉、扁柏(趋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双喜贺惟巾一对. _· 大茶礼(大发松糕、金钱、龙利、煎堆、红包等){油麻茶礼}. _搬嫁妆. _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好友出来迎接,这叫[迎妆]。在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孟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筷有丰衣足食之意(碗内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妆的72套衣服). _新娘嫁妆用品:. _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盘、一壶、四杯). _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对). _o 百后好合有盖杯(一对). _o 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全红子孙桶(痰孟). _o 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 _安床. _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上阁]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是[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姊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会直至出嫁当日和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现代人也有类似[上阁]的活动,新娘于婚礼前的一晚邀请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诉心事,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阶段作好准备。虽然偶然也有姊妹们情绪激动落泪的情况,但整体气氛仍是充满欢欣的。. _早生贵子子孙桶:. _(红枣[早]、花生[生]、桂圆干[贵]、莲子[子]). _上头. _现代婚嫁礼俗中,在迎亲之前,男女两家都仍会分别进行上头的仪式。上头仪式于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举行。上头象征一对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阶段,要组织新家庭,肩负起开枝散叶的使命。须择好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小时,男女双方需先沐浴,并由[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好命婆,为男女双方家族中的长辈,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浇水洗身(柚叶据说可涤除污移)。之后换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靠一个可以看见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头。新娘的头发会梳成发髻,以示她嫁作为人妇后踏入成人的阶段。边梳头的同时好命佬或好命婆要边说出押韵的吉祥语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满。最后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红头绳系在新郎或新娘的头上,这样才算是完成的上头仪式。由于上头是父母为儿女祝福的一种仪式,所以较为重视。. _男方上头. _上头前应先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取其新的开始之意,案前应准备汤圆三碗(每碗九粒)、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龙凤剪刀,到吉时由好命人上头(梳头),并诚心向天参拜,上头完毕后便可与家人及兄弟们同吃汤圆,分享结婚的喜悦。. _男方吉祥上头套装:. _(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龙凤剪刀、等). _女方上头. _上头前应先行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然后要择一个可以看见月亮的窗口,燃起龙凤烛后要连同三碗汤圆、生果、烧肉、鸡,诚心向天参拜,更要准备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针线包、红丝巾;而龙凤剪刀代表有利、子孙尺、镜乃取其光明继后之意,即所谓[龙头镜、铰剪尺]. _女方吉祥上头套装:. _(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红头绳、子孙尺等). _小贴土:. _可一切从简的,以利是代替,写上(过大礼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猪肉的(猪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礼品,应尽量亲自找来,包括: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成对,忌用单数。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的物品,则需要回礼;礼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为有分手之意。. _. _· 婚礼前的礼仪. _. _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_. _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_. _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_. _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_. _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_. _婚礼当天的礼仪. _. _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_. _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_. _入门. _. _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_. _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_. _出门. _. _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_. _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_三朝回门. _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传统上,岳丈母需留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_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_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_婚嫁禁忌. _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_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_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_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_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飞花叶叶雪
过去,桂洲民间的婚嫁风俗是按“三书六礼”的规制结就秦晋之喜的。比如男家选中女家小姐后,是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女家若收了礼物,即表示同意该门亲事,男家便向女家索小姐的年庚字,即姓名、出生年、月、日时辰等,写成庚谱回去进行占卜,如果男女双方八字相克,则婚姻便不能缔结;如占得吉兆,便是珠联璧合,男家便告知女家,把婚事定下来,相当于今日的订婚。其后,男家把正式的庚谱送去女家,并送去礼饼,鹅酒、礼金等过礼,即今日的“派嫁女饼”习俗沿革的由来。过礼后,男家便择定良辰吉日,请媒人去告知女家,征得女家长同意后,便开始筹备迎亲。 婚礼的前一天,女家便把嫁妆由姐妹担着招摇过市送到男家。迎亲前,男家便先派人送迎书礼物女家,然后抬大红花轿迎亲。新娘出门上轿及出轿进入新郎家门口,皆由大妗姐背着进出,大妗姐在整个婚礼过程是起着指点、协助新娘行礼拜堂的作用。迎亲仪仗队有八音班一套,行前引路的两人提着一对写着某府迎亲字样的宫灯,一路上敲锣打鼓,喜笛悠扬,场面非常热闹,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更为有趣的是在举行婚礼时,新郎穿的是大红顾绣褂子,凤冠霞帔;新娘则簪挂红,礼服礼帽。拜堂后大户人家多在该姓祠堂摆酒席大宴亲朋,并请司仪帮助接待打点一切,当亲朋来时,候在大门外的鼓乐手奏乐吹打,一则表示有宾客莅临,二则使新郎新翁听到乐声。即步出门口迎接客人入内,由司仪安排入席,就做到整个宴会喜气洋洋,而又不失礼。散席后,照例还要闹洞房,此时一班案兄弟、同学、亲朋等便出各种谐笑题目让新郎新娘回答、表演、唱歌等,气氛浓烈,使“玩新娘”达到高潮,是雅俗共赏的余庆节目。 新郎身披红带,头戴状元帽,新娘手挽红绸,跨火,祭祖,敬“新抱”茶……这是日前在均安南沙所见到的一场带有顺德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婚礼。 据新娘王小姐介绍,顺德本地的人结婚,基本上都要按照这样一套礼节:拜神、上字、换新装、迎亲、斟新茶、祭祖等。准备婚礼之前,她收到“婆家”嘱咐,要准备“龙头镜尺”。所谓“龙头镜尺”是指一个大盆、一把木尺、一捆红线;两面镜、两把梳、两把剪刀,其中各留一样在娘家;一对花瓶、一对油灯、一对水壶;一个全盒(类似于糖盒),一套新人敬茶用的茶具(盘、杯、茶壶),在整套婚礼中新娘都要用这套茶具敬茶。 “他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红色的绣有龙凤的绸带、一把红伞、一个箱笼,我出门时要头遮红伞,手挽红带,箱笼里则装着我的衣服,进门时,箱笼先进,新人要先互拜再进门。” 不仅如此,在新郎家门前,只见“大襟姐”拿了一把红纸,点燃后让新娘跨过。之后,新郎摘下自己头上插着一对宫花的状元帽,在新娘头上“盖”了三盖,这一动作让在场的外地人甚为不解。问那些在婚礼上做过“大襟姐”的人,她们说,这就是顺德的特色,现在还有很多顺德人结婚时都会严格遵照这些细节来进行。 目前居住在容桂的陈先生说,其实还有很多礼俗,外人是看不到的。比如,迎亲前一晚,新郎要沐浴更衣,从头到脚换新装,然后拜神,该晚还要在家族中选一位侄子同睡。当晚,请朋友、兄弟喝糖水都不能闹得太晚,因为第二日很早还要敬茶拜长辈、食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然后,新郎跟请来的兄弟定好何时迎亲,出发时间,接新娘归来的时间都有讲究,一般是事先请人算好吉时。看来,顺德人结婚真是大有讲究,且让结了婚的顺德人一一道来:过礼:活鸡活鸭不可少,红米酒也要成双成对 据当地人介绍,过礼一般在结婚前十几日进行,意为新郎上新娘家提亲。其礼品主要有以下几样,礼金、礼饼、红米酒,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送上一对活鸡、活鸭或者是鹅,而重头则是礼金。“一般三千、六千、八千不等,一是要看男方的经济实力,二是这礼金的数字要图一个好意头。我自己过礼的时候送的礼金是六千八。”陈先生回忆说。 这礼饼就是顺德特有的龙凤饼,有莲蓉的,有蛋黄的,一盒一对分红白两色。饼的数量则要按女方家亲戚多少来定,一般一张请柬需附带一对礼饼,买的时候按重量买,“大概一斤有六个礼饼吧”。红米酒也要成双成对。迎亲:吉时出发吉时归 一般中午吃完饭一两点,新郎就要来女家接亲了。“迎亲中最好玩的大概就是这姐妹要利市,”陈太太介绍说。从最初的天价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砍价到九百九十九,要谈很久才能谈妥,“而且男方也要带鸡、猪肉、酒、椰子等有象征意义的礼品来女家,若礼品简陋,还会引来女家人发难。” 新娘出门时,还不能忘了拜别娘家祖先。王小姐拜完娘家祖先后,需再喝一杯娘家茶,这才正式出门了。进门:敬“新抱”茶,获得首饰挂满身 王小姐进门后,换上龙凤装,由大襟姐和伴娘相助开始祭拜新家祖先,然后向新奶奶敬茶。“之后开始给男家其他长辈敬‘新抱’茶,敬茶时,新人一般下跪,以示尊敬,长辈则要给红包、礼物,按顺德古老的礼俗,长辈们都是备好金银首饰来还礼,新人收礼后则要戴在身上,有的新人挂得满身满手都是,有的手上戒指太多了,为防止遗失,会用一根小红线系住戴在手上。”如此披金挂银,一是表示对长辈的尊重,二也是一种财产富贵的显示,在结婚酒席上戴过之后,一般就要收起来了,此后不会再如此佩带。 “顺德有些镇办婚礼,还要到当地供奉的庙堂、祠堂去祭拜一下。在我们这里已经不用这个礼节了。很多城里的年轻人结婚也都开始简化了。”陈太太回忆自己当年结婚时,曾很隆重地去拜男方村里的庙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这样的庙堂”。新郎要上“字”,新娘跨火盆 “大襟姐”说传统婚俗 在传统婚俗里,新娘出娘家门后到进男家门前,都会由“大襟姐”为她打着红伞。63岁的李阿姨是这次婚礼的“大襟姐”,她向我解释了许多本地传统婚俗中的细节。 I DO:这个婚礼算不算严格遵守本地传统的婚礼?和以前的结婚习俗相比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简化了? 李阿姨:这个算是严格遵守传统的婚礼了,礼仪的程序上全都做到了,没什么省略的。但一些细节肯定和以前有不同了,比如说以前接新娘是用花轿,新娘要穿大红喜服,要盖头巾,现在用汽车,新娘穿婚纱,也不用盖红头巾了。 I DO:整个婚礼新郎新娘都要说些什么话? 李阿姨:新郎新娘没有什么特定的话要说,但婚礼的礼仪比较多,新人大多数都不懂,所以会有“撞”(无此字,取同音)嫁姨全程陪同,什么时候做什么说什么新人都听撞嫁姨的指挥。 I DO:男方去迎亲要带些什么,这些东西表示什么意思? 李阿姨:去迎亲要带鸡、鹅、酒、肉,都是表示男方迎亲的诚意,几百几千年演变下来,就固定选这几样作为迎亲的物品。 I DO:女方入门要带什么?有什么意义? 李阿姨:女方一定要带的是“头笼”,现代的“头笼”就是一个皮箱。“头笼”要先于新娘进房,里面装着新娘的衣服,还有红枣、莲子、桂圆、龙眼等佳果,寓意“年生贵子”。 I DO:传统的婚礼有什么忌讳? 李阿姨:家中有丧事的人不能来参加,还有举行婚礼婚宴当天,房子肯定会弄脏,但再脏也不能扫地。这两个忌讳主要是怕冲了喜气。 I DO:新人进门后要说什么话?什么时候向父母敬茶? 李阿姨:新娘进门后要跨过火盆。进门后,新郎要拿下头上的帽子在新娘头上“盖”三次,寓意新媳妇进门要听教听话。拜堂、拜神后,就要敬茶给父母,还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I DO:传统婚礼中什么环节最重要,一定不能省略的? 李阿姨:如果是按传统婚礼办喜事基本都没有哪个环节能省略的。但最重要的就是帮新郎“上字”,就是新郎结婚前有名有姓,但没有字。上字表示新郎成家了,也成人了,可以有字了。这个字是伴随新郎一生的,在古时候就算新郎以后中了状元也是用这个字。上字都是在夜晚,在事先选好的时辰拜神,搞完仪式后将新郎的字写在红字上,挂在墙壁的高处。像这次婚礼新郎的字就叫“雄昌”。 I DO:那李姨您年轻的时候结婚是怎样的?流行什么陪嫁品? 李阿姨:我们年轻的时候没现在这么富裕,冰箱、洗衣机这些都没有的。那时陪嫁品都是剪刀、尺子、镜子、油灯、茶壶、茶杯这些日用品。意思就是两人成家了,要好好过日子。 I DO:现在顺德人按照传统结婚的年轻人还多吗? 李阿姨:农村多,城市就相对少点,双方都是本地的就传统些,有一方是外地就说不准了。总的来说现在社会风气这么开放,婚礼也早就多元化了。
陶小唬同学
广州婚礼习俗之过大礼 --------------------------------------------------------------------------------2007-04-05 14:29:25 婚礼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大事,关系人生下半辈子的幸福。而一次美好的高质量的婚礼,也许会对有情男女增添更多的幸福元素。因为结了婚之后,就意味着生活不仅仅是二人世界,而是要面对双方家人和亲戚朋友了。而新婚大礼,恰恰是双方家人亲戚朋友最集中的时刻,而且往往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因此在婚礼中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也许意味着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婚礼的成功与否,讲究习俗的周通,讲究节奏的圆满,而不一定是排场大小礼物多少来决定。在结婚之前,充分了解一下男女彼此双方的结婚礼节,那是相当必要的。有幸成长在广州,那么对广州这个地方的婚礼就了解比较多。广州历来不乏西关小姐、东山少爷,豪门大宅,在年轻人的婚礼中讲究各种程序和场面。今天的很多礼节都是当时流传下来的。还好,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多事情从快从简解决。但是,一些必要的步骤还是不可缺少哦。现在,我就来讲讲广州的婚礼情况了。 过大礼过大礼,也就是落定,双方定了这门亲事,男方家把聘礼送到女方家,婚事就不再反悔了。当然过大礼之前,肯定有媒婆在中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双方家长或双方男女都同意了这门亲事了,就可以过大礼了。而过大礼的时间通常在婚礼前三个月进行。过大礼男方要送的礼物,视男方家的家境和大方情况。一般来说是烧乳猪一只,喜饼一对,公鸡母鸡一对,公鹅母鹅一对,然后带上一封大利市(金额比较大的红包),然后带一对椰子(寓意有椰有子),一盘红枣,半盘花生,一棵桔树。现在时代的过大礼则简化很多,男方带上大利市一封,一般给三千到一万元。男方还要提高给女方给亲戚礼饼的钱。因为到婚前,女方家要送出一打红白两色的喜饼给亲戚。喜饼有一半是糖冬瓜做的馅,有一半是莲蓉做的馅,都是送给长辈或者关系好的亲戚。男方的大礼中,如果有钱的,会送一套房,一辆车,不过这还是少有的。家境差的送一千八,两千八,都是取个好意头,即发和百年好合的意思。同时带上椰子,一对鸡,一对烧酒,双方家长在这次见过面,然后一起确定婚期。
婚礼是人生众多仪礼中人们最重视的仪礼之一,而婚宴又是整个婚礼过程的关键所在。我国民间早就有“无宴不成婚、无酒不嫁女”的说法。 婚宴菜单的设计原则如下:原则一:菜
随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发出耀眼的光辉,照亮世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因而,新人越来越喜欢举行传统的各种婚俗礼仪,用来纪念那幸福的一刻。一份纯中式
1.婚庆策划方案 1、新结婚时代 新时代,不一样的婚礼 2、红管家 圆梦一日,美梦一生 二、服务理念 不同的爱情之路,同样的美好期许;不同的个性需求,同样的时尚
小时候,最开心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随大人去喝喜酒。在我的老家,喝喜酒叫“恰十碗”或“食十碗”,意指喜宴上有十碗大菜可以吃。因为山里人居住分散,住宿条件有限,老家的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一起来看看婚礼主题策划应该怎么写被?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婚礼主题策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