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cat0317
浅析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利弊论文
[论文关键词] 语块 英语写作 教学利弊
[论文摘要] 文章介绍了语块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指出了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基金项目]:该文系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8年度科研项目“多媒体英语教学中的情感缺失及应对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2008Y2)
二十世纪中后期语料库语言学兴起,语料库语言学家Pawley和Syder(1983)调查发现英语本族语者掌握几千个语块,能够在交际中随意使用;Sinclair(1991)研究发现流利的语言使用者能够使用大量的语块。国内的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根据上述结论,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语块是语言教学的最基本构件,语块在外语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I 语块的基本概念
语块是一种多词词汇现象,它以整体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使用时直接从记忆中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语言结构(Becker, 1975)。语块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2)所构成的单词共同出现频率高;(3)合乎句法;(4)语义完整。根据语块单位的大小,语块可分为五类:(1)复杂词(complex words),例如:womanhood,transport;(2)聚合词(polywords),例如:by the way, upside down,形式完全固定;(3)高频搭配组合(collocations),例如:community service,absolutely convinced,这类词共同出现得频率较高;(4)惯用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例如:I’ll get it;We’ll see;That’ll do;If I were you…;Would you like …?属于常用的功能型表达;(5)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和文本结构(text frames),前者例如:That is not as…as you think;后者例如: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First …;Secondly …;Finally …,构成文本的框架结构。
II 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在实证研究中,很多国内外学者肯定了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的优势(Biber等,2008;郭晓英等,2010;戚焱,2005);在教学实践中,英语老师也会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语块,例如聚合词、高频搭配组合、惯用语、句子框架和引语。总体来说有三点优势:
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的流利性。语块是整体储存在记忆中的,是合乎语法规则、语义完整的块状结构,学习者在书面表达时可现成从记忆库中整体提取,不需要再加工分析,使得产出的语言比较流利。
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的地道性。语块中的聚合词、高频搭配组合、惯用语是高频语言单位。在写作中使用它们,使得产出的语言比较地道准确。可以避免临时把各个单词按照语法规则拼凑或组合起来,避免出现大量中国式英语。
有助于提高语言构建力。在写作中使用句子框架和引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丰富;使用文本结构,可使语篇层次分明,衔接连贯,承上启下。
III 语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
尽管使用语块有如上优点,可是具体实践起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语块有5类(如上分类),常用语块几千个,例如NTC’s Dictionary of Everyday American Expressions列了7000多固定表达,The BBI Dictionary of English Word Combinations列了9000多基本词语搭配。语块单位由词到句再到篇。理论上,它们的实用价值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同的。然而很多写作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中没有明确哪一类或几类语块是自己的教学重难点,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同一个单词的高频搭配很多,哪些是真正的高频,哪些是这个词的重点高频搭配?每本教材、参考书,每位教师有自己的观点。许多是根据个人直觉、教学经验或已出版的教材教参归纳出来的。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缺乏科学依据、数据证明,势必削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为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英语水平考试设计了作文题,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第一部分作文题。然而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写作实践,把希望寄予考前背诵一些作文模板,考试时机械地搬用、套用。这样做导致作文模板之外频出词语搭配、句子语法错误,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缺乏思想,句子框架套用得不符合上下文语境。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供广大师生在今后英语写作教学中参考。
IV 四点教学建议
对于初学者,建议把复杂词、聚合词、惯用语、句子框架和引语作为写作教学的重难点;对中高级学者,建议把高频搭配组合和文本结构作为重难点。因为初学者和中高级学习者的语块分解、重组能力以及记忆力各有优劣势。也有研究指出,词汇搭配(lexical collocations)、固定搭配/半固定搭配(fixed expressions/semi-fixed expressions)、习语(idioms)应按照习语、固定搭配/半固定搭配、词汇搭配的顺序教学(Hsu Jeng-yih,2006: 370),它符合学习者由机械到灵活的学习特点。复杂词、聚合词、高频搭配组合、惯用语、句子框架引语和文本结构也是一个完全固定表达到半固定表达的连续统一体,由此也建议按照先教学完全固定表达,再教学半固定表达,即由惯用语和句子框架和引语到高频搭配组合、聚合词和复杂词。
同一个单词涉及到的.常用搭配很多,要求挑选真正高频搭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基于语料库检索出最常用和最实用的语块。写作教师和学习者可以利用大型语料库,例如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因特网在线语料库(Webcorp)检索出某个词的高频搭配组合、惯用语。需要注意的是,语料库里的频率(frequency)和出现范围(range)是重要的选择依据。利用语料库检索非常科学,有数据统计依据。二是,教学者和学习者阅读大量的真实语言。正如Krashen说过,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唯一有效方法。通过阅读,在阅读实践中检验词语的实用价值,但是这种方法受限于每个人的英语水平。
在应用语块于写作实践时,师生都不能夸大语块,特别是句子框架引语和文本结构的作用。因为过度强调它们,会养成学习者懒惰的态度,学习者认为只要把“原料”填进“模具”,文章就可以自动生成了,不需要费心费力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写作教学中,建议除了教授一些文本结构之外,还需多教授一些高频搭配组合,使学习者的书面表达更加地道,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中高级学习者的语言生成能力已较高。
总之,国内外学者已经验证了应用语块于写作实践的优势,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它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生角色、教材等还需继续探索,使之更加完善科学。另外,如何通过词汇教学发展学习者的全面交际能力也许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A]. In R. Shank & B. L Nash-Webber(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 Cambridge, MA: Bolt Beranek & Newman, 1975.
[2]Biber D. & Federica Barbieri. Lexical bundles in university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7, (26): 263-86.
[3]Hsu, Jeng-yih. An analysis of the Multiword Lexical Units in Contemporary ELT Textbooks[C].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2006: 363-381.
[4]Pawley, A. & F. Syder. 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 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 In J. Richards & R.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 London: Longman, 1983.
[5]Sinclair, J.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Describing English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6]郭晓英, 毛红梅. 语块教学对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0, 31(3): 52-9.
[7]戚焱. 预制语块与大学英语写作[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 108(5): 64-6.
骨头杀手
高中英语教学毕业论文不难的,之前也是摸不着头脑写不出来,还是上届师兄给介绍的莫文网,有了高手帮忙效率就是高啊,很快就完稿了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某中学为例PCK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新课标下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以九江四中为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验研究——以宜春中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高考英语口语考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口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九江市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应对措施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以葫芦岛凌东高中英语教学为例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对比为视阈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以山东省不同年龄背景的教师为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真实性评价研究高中英语教学的突然调查与新课改理念下的应然思考高考英语对高中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调查研究——以河南高考英语为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因素的培养策略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语块的高中英语教学系统策略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调查报告——以漳州三中为例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中英语的教学文化问题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
月儿丸丸
浅谈语块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块词汇教学综合教程
论文摘 要: 语块是兼有句法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它们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而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以语块为单位进行词汇教学有利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有利于促进语言输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 1.引言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的词汇教学以词义驱动(meaning-driven)为主,学生往往将学习词汇等同于记忆单词或固定短语的词形及中文对应意思。尽管花费了大量精力理解和记忆单词,学生在口头话题阐述或者书面写作中仍显得力不从心,不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到适当的词,就是词汇使用不恰当、不得体。可见理解一个词与输出一个词是不同的过程,输出比输入更积极、复杂而困难。Wallace(1982)指出,词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认识一个单词,而且要使他们能够把这个词与某个物体或概念相联系,同时可以正确地使用它,读写它,掌握它与其他词的适当搭配,以及使用的场合、隐涵义和联想意义等(转引自杨玉晨,1999:2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因此特别给出了大学英语积极词汇表,强调积极词汇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块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语块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具有特定的表达功能,可作为整体储存和提取。王立非和陈香兰(2009:91)指出,二语习得研究发现,语言习得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基于语言规则,另一条基于语块,后者的习得效率和质量更高。以语块理论指导词汇教学对于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具有重要意义。 2.语块理论概述 语块的定义 语块(formulaic sequence)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或学习过程中单词化(lexicalize)了的若干单词的组合,它们不经由语法分析,在记忆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储存和提取(Wray, 2002: 9)。语块还有很多其他称谓,常见于文献的说法有词块(lexical chunk)、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多词单位/表达(multi-word unit/ expression)等。 Wray为判断语块提供了3个标准:预制性、固定性和易提取性。预制性指语块不是在语言使用中通过语法规则临时生成的,而是早己储存在记忆中;固定性指语块在句法上具有不可分析性,是一个整体。正是其预制性和固定性使得语块可以从记忆库中即用即取,从而使语块具有易提取性。 语块的分类 在语块的分类上,较有代表性的是Nattinger、Decarrico(1992)和Lewis(1997)的观点。Lewis把词块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单词(words)和多词词汇(polywords)。前者等于大多数词典在每个词条的开头用黑体字排印的、中间不带空格的字母组合,如“apple”。后者是指由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比如“break out”。二是高频搭配(high frequency collocations),比如“have a walk, commit suicide, for your reference”。三是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If I were you, I’d like…”。四是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这一类词汇通常作为语篇衔接的关联词,如“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对此Nattinger和Decarrico有类似分类。 语块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好处 以语块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将语块而非孤立的单词作为词汇教学的单位。这样的做法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便于词汇记忆和提取。作为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语块有其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比脱离语境的单词更容易被记忆、储存和使用。其次,有利于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学生在口笔语输出过程中常常出现词汇选择不恰当、不得体、中式英语等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脱离语境孤立记忆单词所致。由于语块具有强大的语用功能,一个语块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与某个特定语境相关联,在使用时可以从记忆库中即取即用,因此犯错误的可能性比起学生临时自己造句小得多,这就大大提高了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再次,有利于促进语言输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当教师有意识地将语块概念引入词汇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听力过程中关注洗练优美、原汁原味的地道表达以及各类英 语文 体的篇章结构模式,学生的语言输出就不会那么生硬和缺乏连贯。 3.语块教学 刁琳琳(2004:35)的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块能力总体不容乐观。左红珊(2009:76)也指出,我国大部分成人二语学习者严重缺乏语块知识,对语言进行整体处理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教师需要增强语块的显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读输入过程中辨认和识别语篇中出现的语块,掌握其意义及语用功能,并及时对语篇中出现的语块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觉注意和识别语块的习惯。 在提升学生对语块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语块输出。常见的语块教学手段有英汉互译、造句、口头讨论、书面写作等,这些输出手段可促使学生内化和吸收课内外习得的语块。 以下笔者以《大学英语》(全新版)第四册第七单元Text A The Nightmare and the Dreams为例,介绍笔者的语块教学实践。
Pre-Reading 笔者要求学生课外通过浏览网页、阅读报刊杂志、自主学习教学光盘等多种途径了解9·11的背景知识,并搜集与之相关的语块,课堂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9·11事件相关的语块可谓浩如烟海,学生搜集的语块虽只是沧海一粟,却也称得上丰富多彩。比如“ground zero, terrorist attack, coordinated terrorist strike, shake the nation to its core, fly the plane at full speed, the financial district of New York City, burst into flame, advocate violence against the . and its citizens, suspicion centered on Osama bin Laden as the person responsible”等。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话题,笔者鼓励学生尽量使用小组交流时所习得的语块。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9/11? (When, Where, What happened?) Why . was chosen as the target for destruction?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市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教师资源配笠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学教法相对落后等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我市小学英语教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in which learning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英语教学法毕业论文不难的,主要是题目要创新。当时也是在莫文网上看到很多,有人帮忙快多了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国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其语言学基础探究论
(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英语系毕业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英语系毕业论文)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