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米飞
题目当中给出的做法以及对又例的明白都是对的,经过变量替换以后,u确实是新的积分变量,原来的积分变量是t,对积分而言,x可看作常量,对求导而言,x是求导变量,这些都是对的。你的问题是说,题目和又例是两种情况,前者u=2x-t,x与(新)积分变量u有关,而后者x与积分变量t无关,是吧。是这样,对该变量替换来说,x与u在形式上是有关系的,但其实是常量与变量的关系(只有t与u是变量间的关系),由此,x相对于新的积分变量u看作常量就不难理解了。或者说,当变量替换的步骤完成以后,x与u的那个关系,我们已经在变量替换的过程中考虑完毕(换积分变量、换积分限、换被积函数等),此时,我们要独立地审视替换后的积分表达式,而不再关联关系u=2x-t,这也可以说是定积分换元的一个特点吧。注意一下,在本质上,替换u=2x-t中,u与t是变量替换中的一对变量,而x始终是常量(对积分而言,不是对求导)。回答你的追问“u中是含有x的也就是说与x有关” 如下:不错,“u中是含有x的也就是说与x有关”,但是是变量与常量的关系,不是变量与变量的关系。这样可以么?
Mary瑶瑶
积分变量改变了,积分限相应也要改变,本题具有过程如下:
上限:t=x,使用u=x-t换元后对应: u=x-t=x-x=0
下限:t=0,使用u=x-t换元后对应: u=x-t=x-0=x
设函数f(x) 在区间[a,b]上连续,将区间[a,b]分成n个子区间[x0,x1], (x1,x2], (x2,x3], …, (xn-1,xn],其中x0=a,xn=b。可知各区间的长度依次是:△x1=x1-x0,在每个子区间(xi-1,xi]中任取一点ξi(1,2,...,n),作和式 。
该和式叫做积分和,设λ=max{△x1, △x2, …, △xn}(即λ是最大的区间长度),如果当λ→0时,积分和的极限存在,则这个极限叫做函数f(x) 在区间[a,b]的定积分,记为 ,并称函数f(x)在区间[a,b]上可积。
其中:a叫做积分下限,b叫做积分上限,区间[a, b]叫做积分区间,函数f(x)叫做被积函数,x叫做积分变量,f(x)dx 叫做被积表达式,∫ 叫做积分号。
之所以称其为定积分,是因为它积分后得出的值是确定的,是一个常数, 而不是一个函数。
扩展资料:
定积分是把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图象[a,b]分成n份,用平行于y轴的直线把其分割成无数个矩形,再求当n→+∞时所有这些矩形面积的和。习惯上,我们用等差级数分点,即相邻两端点的间距 是相等的。但是必须指出,即使 不相等,积分值仍然相同。
我们假设这些“矩形面积和” ,那么当n→+∞时, 的最大值趋于0,所以所有的 趋于0,所以S仍然趋于积分值。
利用这个规律,在我们了解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之前,我们便可以对某些函数进行积分。
一般定理:
定理1:设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a,b]上可积。
定理2:设f(x)区间[a,b]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f(x)在[a,b]上可积。
定理3:设f(x)在区间[a,b]上单调,则f(x)在[a,b]上可积。
如果一个函数f在某个区间上黎曼可积,并且在此区间上大于等于零。那么它在这个区间上的积分也大于等于零。如果f勒贝格可积并且几乎总是大于等于零,那么它的勒贝格积分也大于等于零。作为推论,如果两个 上的可积函数f和g相比,f(几乎)总是小于等于g,那么f的(勒贝格)积分也小于等于g的(勒贝格)积分。
如果黎曼可积的非负函数f在 上的积分等于0,那么除了有限个点以外, 。如果勒贝格可积的非负函数f在 上的积分等于0,那么f几乎处处为0。如果 中元素A的测度 等于0,那么任何可积函数在A上的积分等于0。
函数的积分表示了函数在某个区域上的整体性质,改变函数某点的取值不会改变它的积分值。对于黎曼可积的函数,改变有限个点的取值,其积分不变。对于勒贝格可积的函数,某个测度为0的集合上的函数值改变,不会影响它的积分值。
如果两个函数几乎处处相同,那么它们的积分相同。如果对 中任意元素A,可积函数f在A上的积分总等于(大于等于)可积函数g在A上的积分,那么f几乎处处等于(大于等于)g。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定积分
将常量写到单元格中,然后将公式中的常量改为单元格。例:=20*C1+D1在A1中填入:20,就可改为:=A1*C1+D1
本科毕业论文表格格式要求如下: 一、图 正文中所有图都应有编号和图题。 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可以一直连续到
那就说明你这个问卷设计不合理嘛。两个办法:
那就说明你这个问卷设计不合理嘛。两个办法:
积分变换可以把微分方程变换为初等方程,求解方便。另外求线性系统的响应,用积分变换不用考虑初始状态,非常方便。可以实现时域和频域的变换,方便对谐波进行分析计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