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bonbon
读萧红的文字总是给我一种淡淡的感觉,很轻很飘很安静,但是冷不丁的又会抓一下你的那种,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有一种空旷质感;又像一个未涉尘事的孩子,描述上细致入微,还充满童趣。 深深被她在《呼兰河传》中描述的后花园倾倒。园里那些花儿、草儿、果儿、虫儿,那些在阳光下极尽舒展的植被、小动物们,高兴怎样就怎样。完全孩童的视角,没有成人世界的好与坏准则,没有条条框框,怎样生长都是合理的。这又何尝不是她最喜欢的状态呢,她的性格也是属于这种自由漫长型的,没有世俗的教条评判标准,她的逃婚、恋爱、不参政,哪一点不是对当时当地的俗条说“不”呢,就是这样一个精神追求极度自由的一个人在与萧军的恋爱长河里,却屡屡委屈压抑自己,以致身心都受到极大伤害,尽管如此,重病在床弥留之际却依然希望萧军的探望。为之心疼的同时,也不由得感慨至情至性的人对爱情的投入也是如此飞蛾扑火的全身心投入。前段时间看她写鲁迅的回忆录,一如既往的淡淡风格,但是明显多了很多趣味。对鲁迅的描述如此细致,以至他的一句话、一个笑容、一个场景甚至呼吸,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的面前,细致到鲁迅如同在我的世界里生活着、工作着、甚至高兴着、深沉着,最后死去。虽然是淡淡平静的语言,却让我像个傻子似的笑、暖也让我哭。平静的文字,却如此有力量,当属萧红。 鲁迅真应了那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承诺。生时备受青年喜欢,是青年的精神导师,也是实业导师。“民族之魂”当之无愧,锋利笔尖刻画出的犀利的文字不知唤醒了多少浑噩之人,燃起多少热志青年,驱散人们内心的迷雾与黑暗,带来光明。 因其语言的犀利,也不知受过多少愚昧国人以及日本人的攻击与嘲弄,而他比朋友还要坦然面对周边的恶意。三点陪客到深夜再开始工作到凌晨,身负多任,最后56岁逝世,万物同悲,用巨星陨落形容也不为过。当然鲁迅的伟大,当今的小学生估计都知道,根本不需要我多加赘述。 通过萧红独特视角,我们可以见到一个更加生气的鲁迅,而不是总是被捧在云端的伟人。 而我想说的是他生活的哲学性,将哲学延伸到生活,切实的分析生活问题,这是让我佩服的。如儿子海婴吃到不新鲜的食物马上吐出来,在大家都尝了锅里的食物,认定是新鲜的而质疑海婴时,鲁迅另辟新径,去吃海婴吐出来的食物残渣,从而确实海婴并没有说谎。他说“有问题必要是有所凭借的,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另外他对青年的用心程度以及态度让我不由得心生尊敬,对萧红等青年第一次造访的客人会亲自下门口送别并仔细教他们如何辨认门牌,叮嘱他们记住房号,明明自己吹不得凤受不住寒,却依旧如此坚持。只要有客人造访,无论多晚无论病得有多重只要能说话,都会选择陪客,不忍客人失望而归。有青年求助,都倾力相帮,不论是经济上还是实业上,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现实里。这样一位居高位却又如此温暖朴实的长者,又怎能不心生敬意呢。 感谢萧红的回忆鲁迅,让我有机会感受到这么鲜活充满生气的伟人。
疯中之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天才型女作家。在短短9年的创作生涯(从1933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算起)中,共出版过11部集子:《跋涉》、《生死场》、《商市街》、《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和《马伯乐》,创作总字数近百万,显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生命力。从上个世纪30年代跻身文坛以来,萧红一直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然而萧红又是不幸的,她的作品跟她的人生一样,长久在风雨飘零中饱受寂寞之苦,因为她的作品长久以来并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解。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萧红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确立期(1935-1942),鲁迅和胡风对《生死场》的经典性评价,开创了萧红研究的先河。二是回忆期(1942-文革结束前后),此时多为悼念性文章,表达了友人、朋友对萧红本人及其作品的感性印象,较有影响的是茅盾为《呼兰河传》作的序,骆宾基的《萧红小传》,许广平的《忆萧红》、《追忆萧红》,聂绀弩的《在西安》,丁玲的《风雨中忆萧红》。茅盾对萧红后期创作滞后于大时代的评价代表了那个时期主流评论话语的声音。三是发展期(新时期至今),新时期以来,萧红研究一度形成热潮并呈纵深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这样6个方面:1.对萧红生平、身世和情感经历的研究;2.对萧红作品研究,特别是萧红后期的一些作品在此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3.对萧红其他小说、散文及诗歌的研究;4.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如从比较学的角度关照萧红,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萧红等;5.对萧红创作源流的研究;6.对萧红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的研究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萧红研究的向前发展。新时期以前的萧红研究除了鲁迅、茅盾等权威评价外,成果不多。本文主要以新时期以来的萧红研究为主,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对萧红研究进行梳理,试图从中寻找萧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新的突破口。一、对萧红生平、身世和情感经历的研究萧红个人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在新时期研究的初期就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目光。一时间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萧红生平经历的考证,撰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并且还陆续有许多萧红传记问世。如美国葛浩文的《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日本中村龙夫的《火烧云——萧红小传》(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萧凤的《萧红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王观泉的《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松鹰和刘慧心的《落红萧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李重华的《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孙延林和姜莹编的《怀念你——萧红》( 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铁峰的《萧红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王小妮的《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长春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季红真的《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华艺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等等。这些对于我们更好地进入萧红的文学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关于萧红身世和经历中有所争议的问题在此得到解决,如1980年萧军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问世,其中谈到“疑心以致确定他(张秀珂)现在的父亲张选三并不是他和萧红真正的亲生父亲”,由此引发了萧红“生女说”和“养女说”的身世之辩。后经调查,得出萧红为张选三亲生女的结论。2004年3月孙茂山主编的萧红研究最新研究文集《萧红身世考》由哈尔滨出版社正式出版,从此“生女说”、“养女说”之争画上了句号。对作家身世及生活道路上一些谜团的澄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家和进入作品,但是假如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上过多地纠缠,花费过多的精力,似乎有些失当。而且在一些问题上由于当事人的健在,众说纷纭,也会使许多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了,这些都应当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就像一位研究者所说的“问题的关键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二、对萧红作品的研究作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吸引他们目光的还是萧红以“细致的观察力和越轨的笔致”写出来的那一部部表现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鲁迅语)的作品。由于鲁迅和胡风两位大家的序跋,《生死场》一出来,就让上海文坛接受了它,也使萧红一夜成名。并且这篇序言和读后记从一开始就给《生死场》树立了一个权威评价,影响至今。以前的研究者一般把《生死场》定性为“抗日文学”,但新时期以来,许多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来观照,发现了其中被忽略的内涵,提出了不同意见。如邢富君、陆文采的《农民对命运挣扎的乡土文学——〈生死场〉再评价》(《北方论丛》1982年第1期)指出这部作品其实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是以农民对命运的挣扎为主题的。也有学者认为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先行主题来解释《生死场》,而应该从作家对生与死的人类命运的思考出发,许多不能解释或解释牵强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皇甫晓涛《一语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维结构》,《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3期)。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在讨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与国家民族文学的关系问题时,以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为例,从生产层面与接受层面上指出了“萧红在小说的空间里与民族国家话语的交锋”〔1〕,为我们研究萧红提出了新的角度。而摩罗的《〈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认为,《生死场》主要不在于写抗战,其三分之二的内容与抗战毫无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写生民的生、老、病、死,这体现了萧红最深彻的人生感触。新时期以来的许多评论都试图摆脱萧红研究中旧有权威的框架,并力图全方位地接近作家本身,这是可喜的现象。萧红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受“抗日救亡”呼声震天的这样一个潮流的裹挟,加上萧红本身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在她的第一本小说里写抗日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个人的经历和学养,使她无法深入直接地描写抗日,所以才会在她的文本中呈现出对农民底层生活的大量描写,而对抗日主题描写不多。可以说萧红的《生死场》在当时是无意识地打了一个擦边球,由于时代关系,把它定性为“抗日文学”无可厚非,但我们今天的研究就应该更深入到文本本身了,把作品原有的主题意义、思想内容等还原出来。萧红自《生死场》之后的所有创作都与时代要求显得很隔膜,1940年萧红创作完成长篇《呼兰河传》。“当萧红写《呼兰河传》时,其他中国作家们大都在写战时报道文学、短文、戏剧,或者写抗日性的小说或短篇宣传品等作品”〔2〕。对当时的萧红来说,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批评界的责难。20世纪40年代影响最大的评论文章无疑是茅盾的《〈呼兰河传〉序》:“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3〕。这与鲁迅先生的“生的坚强”、“死的挣扎”一样成为评论萧红作品的名句。但是艺术上的有限肯定之后,茅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和权威评论家,对萧红这样一个以《生死场》崛起文坛的作家却“在1940年前后这样的大时代”,怀着“苦闷而寂寞”的情绪,“回忆这寂寞的小城”,认为“多少有点不可解”。因为在萧红的这部小说里“看不到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到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这就在思想上否定了《呼兰河传》。在当时的语境中,茅盾的这一评价与其说是赞扬,不如说是否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以后几十年评论界对《呼兰河传》的低调处理。新时期以来,随着萧红研究热潮的掀起,萧红后期的作品也备受瞩目,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萧红后期创作思想产生了争议。铁峰在《萧红的文学之路》中认为:“《呼兰河传》的最大缺点,就是由于作者在抗战时期创作思想出现偏差,否定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把揭露批判的笔触‘对着人类的愚昧’,从而过分夸大了劳动人民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没有写出一个积极的人物,也没反映出时代的根本特点,更没表现出抗战时期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这就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意义。”〔4〕但是大多数学者对萧红后期创作思想则持肯定态度。韩文敏《〈呼兰河传〉我见》(《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认为《呼兰河传》是《生死场》之后对生活的认识和理想的深化,她较早地指出了《呼兰河传》深刻的思想性,认为其并非思想创作上的退步。皇甫晓涛在《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点》(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年出版)中认为,《呼兰河传》与时代审美要求在整体上是一致的,同时也为“国民性”主题的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因而是萧红“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外,刘乃翘和王雅茹在《萧红评传》(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从萧红“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的主张中(在1938年4月的第三次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们也看出了萧红创作思想的逐步提高和深化,她创作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国民抗战意识的鼓动、激发和歌颂上,更将视角深入到国民觉醒并抗争的根本——国民性上,这一点同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是相通的。萧红后期的长篇《马伯乐》一直无人问津,研究甚少,一般认为《马伯乐》是一部失败之作,主人公马伯乐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逃跑主义者。不过李重华在《也评马伯乐形象》(《绥化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中却为之辩驳,认为马伯乐是一个复杂的新人形象,他有着进步的倾向,此观点较为新颖。秦林芳《论萧红的创作道路——从题材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认为《马伯乐》是萧红师承了鲁迅的文学观,站在“改造民族的病态”的高度来选择并表现题材的,是“改造病态思想”的继续。另外黄晓娟在她的博士论文《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中也认为萧红的《马伯乐》写的是在当时作品中几乎被遗忘的国民性病态。总之,小说《马伯乐》争议颇多,虽有一些研究文章问世,但深度和新意不够,还有待后继研究者来提高!
dp73711528
他,是百年来文坛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他,曾经高高在上,在神坛上身不由己地充当着政治家的武器,他,在重重包围中不断地进行着突围,在痛苦中沉重的思索,将自己的灵魂与多灾多难的华夏大地的命运深切地结合在一起,终铸定“民族魂”的不朽传奇,写到这里的时候,料必读者也猜到了他的身份,是的,他,便是鲁迅,在熠熠闪耀的历史天空中那尤其璀璨的一颗。而多年来,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读到的鲁迅,也往往都是一个横眉怒目的斗士的角色,不苟言笑,运笔入神,从来都是大义凛然的样子,而在读完王晓明先生的鲁迅传后一个丰富的鲁迅便跃然纸上,他有脆弱、有痛苦、有彷徨、有挣扎,当然也有在困境中的超越与涅槃。天才从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而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必然有着鲜为人知的苦涩与酸楚,鲁迅亦是如此,他的敏感与多疑,他的文章中不自觉的透漏出的绝望与虚无,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从不无悲切地写道: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的凄惨经历使他小小年纪便饱尝人间冷暖,小时候的鲁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在那个时候,周家俨然是名门望族。然而好景不长,在鲁迅十三岁那年,祖父周介孚陷入因科考舞弊案锒铛入狱,他的父亲周伯宜也与次年突发疾病,并在几年后不治而亡,一连串的打击,使得周家迅速败落,而当时鲁迅正是心智初开的时候,亲戚族人的白眼,路人的讥讽,贫寒生活的凄凉,与以前家道中兴时截然相反,年少的鲁迅就在这种家族日趋败落中逐渐成长,虽然他仍葆有年少时的纯真良善,然而,这种环境不可避免地也扭曲了鲁迅,他敏感、多疑、对世人的劣根性感受强烈。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那些?看看下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吧!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
您是杀人还是提问?没有五千字的,我尽量写,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
毕业论文自己写把
你懒得可以了,去核心期刊网找找相关论文
太多了,列几个:1. 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态度——兼论鲁迅反孔的文化契机李旭东 江汉论坛 2000年 第07期2. 论鲁迅对章太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