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3

CSYMiracle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关于王姓的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78海吃不胖

已采纳

1.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历史、现代的名人: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万人,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王姓的历史由来: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4.出自妫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赐姓;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四、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

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

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

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

的文学家王安石。

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论》的王夫之。

清末有大文学家王国维。

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

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

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万人。

2.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语文书本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询问长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过网络,了解王姓的人口数量。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书籍、报刊、网络

王姓的来源:传说有出自周朝姬姓,有出自虞舜妫姓,有出自商朝子姓,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古今王姓名人:王羲之、王维、王昭君、王安石、王诩、王昌龄、王选、王亚南、王稼祥、王震……

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万人

四、结论

1、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以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西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的书法千古留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着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4.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个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字典、百家姓、报刊)

2.网络搜集

3.电话联系或者询问家人

三.资料整理

1.王姓的由来

王姓的来源有姬姓、子姓、妫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等,但主要是源自姬姓,据说,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但人们因为其是王族的后代,因此将他们称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也都用王来作为姓氏。王姓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分布,并且根据官方统计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分布比较多。

2.王姓的历史名人

(1)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自幼学习书法,曾师从卫铄,后遍学众家,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

(2)王维(701-761年,一说699-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3.王姓书写图片及解释

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常用字[1],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王是指事字,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意是古代的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项,如:诸候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4.王姓的现状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氏,有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是我国人口最多的。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来源于上古时代,大量姓氏改为王姓,这可能和后来王姓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王姓的名人辈出:有书法家王羲之;还有诗人王维,王安石,王之涣......;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5.关于王姓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作文

我曾了解到许多人姓王,这引起了我追溯其源头的兴趣。它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逐渐壮大?现在王姓的'数量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要展开调查和研究。

二、拟定计划。

1、王姓人口数量。

2、王姓的先祖。

3、王姓的名人。

4、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资料整理。

王姓数量资料:王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排列第二,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一,分布很广。

王姓先祖和发展:王姓先祖都是商代、周代国君的后裔,都是王族,当时称“王家”,后世子孙就以王为姓。

王姓历史名人: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夫之等。

名人故事:王羲之书法笔势雄健、潇洒,从小勤学苦练,最终取得成就,风格自成一派,作品一直为后代临摹。“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赞颂王羲之的书法的。

四、结论。

1、王姓最初源自商周时代名门望族。先祖有好几支,如商代王子比干,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都是王族,被称为“王家”,其子孙就以王为姓。

2、王姓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很大比例,是我国第二大姓氏,百家姓中排列第八位,占汉族人口约百分之七点四一。

3、王姓历代涌现出许多名人。如东汉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晋代“书圣”王羲之,唐代诗人王勃、王维,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主持变法的诗人王安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他们都是后人瞻仰的榜样。

357 评论

继续改一个

汪大渊了世界.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565,是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42世的后代,已逃往太原.当人们称其为皇家,王室的人那一周.它的标题来自于姓,意为“皇家后”,“帝王血统”或.太原启动,因为,它说,王太原.王太子晋后人尊为“系姓始祖,”尊重太原王氏金晶王子建立姓始祖.国王后的情况下被安葬在晋阳北五里.它的存在他们的后代,人才,如王建(秦将军),王云(韩明辰),王僧辩(南将军)和Sun忘归(唐朝大臣),王博,王(唐代诗人画家),王审知(之五王),王虎(宋兵部),等等,她已经成为该地区最显赫的家族在太原,太原王氏也成为祖地的家.。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

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1、出自姬姓。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

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

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

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

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

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

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今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一看就是个郊游的好时机,我们怀着高兴与几分急切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采风活动。

经过了“漫长”的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长桥“五里桥”(又称安平桥)。我们一下车,便像一窝蜜蜂似的拥了过去。我一望,像一条长龙一样,不愧是首屈一指的长桥!一开始,我们朝气蓬勃,信心十足,还取了个“阳光小队”的名字。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大家不是脚酸,就是腿痛。我也心想:妈呀,这哪是游桥,分明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指导员见大伙纪律涣散,便要“振我军气”。他对大伙说:“你们是不敢走了吗?”我们马上冲向前方,还说:“那是不可能的事!”终于,经过百米冲刺,来到了一座亭子里休息。一到亭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天下无桥长此桥,世间有佛宗斯佛。这是什么意思?谁立的?我把这一肚子的疑问抛给了指导员。指导员说:“以前,有个和尚去应考,可是没钱,一个富人便借了他三百六十两银子,待他考中,富人已经得病死了,他便修了三百六十口井,还富人那三百六十两之恩,还立了一座桥,也就是五里桥,又写了“天下无桥长此桥”。而富人的儿子十分感动,便对了“世间有佛宗斯佛”。这副对联的上联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桥比五里桥更长的了。下联意思是大家要多拜拜佛。”我点了点头。等我们娱乐之后,又继续向前前进。正当我们有气无力的走着时,忽然一个人大叫:“看,对岸!”我们一听,好似望了疲劳,欢呼雀跃地向前跑。

啊!这次不但玩得高兴,还学习了不少知识。

的来源 (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6)赐姓,被赐;(7)冒姓,(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

书籍,上网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万人

上网 王氏的族谱 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东沙王氏支谱•家规》……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很多个姓王的同学,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我们两千年前是一家。”

前几天,听老师说姓氏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我就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上网查找资料2、查阅书籍3、问爸爸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上网王姓的来源 (1)出自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3)出自子姓,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4)历史上的外族姓氏,。(5)王者之子孙多号王氏,常以为姓。

(6)赐姓,被赐;(7)冒姓,(8)历史原因,为避仇、逃命而改姓王氏等等。书籍,上网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万人上网 王氏的族谱 豫章王氏宗谱•;湾里分谱》《东沙王氏支谱•;家规》……四、结论1、将近一亿人口的王氏除了著名的琅?氏,山西太原王氏,名相辈出的三槐王氏,还有山东昌乐的北海王氏、山东郡城的东海王氏、山东巨野的高平王氏,陕西的京兆王氏、甘肃天水的天水王氏、山东东平的东平王氏,山东滕州的山阳王氏,河南新蔡的新蔡王氏、河北省定县的中山王氏、河北省行唐县章武王氏,山东掖县的东莱王氏,四川的广汉王氏,陕西的金城王氏、山西的河东王氏、湖南的长沙王氏以及江苏的六合王氏,河南的南郡王氏等等亦是名望家族。有的书籍记录,王氏著名望族全国多达三十八望,比二十一望多出十七望来,可见王氏在全国分布之广,家族之兴盛,名人将相的功绩,教育、著述、书画、艺术等,对社会影响者是不可低估的。

2、王姓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大多是“王者之后”,即为帝王的后代。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人,由贵族的忠心为国,而造贬为平民百姓,一口冤恨之气在胸,不久即郁郁而终。

其子宗敬一家便以“王“为氏了。到了秦汉时期,太子晋的后裔在社会进展的新形式下形成姓与氏合一的文化背景,由“王”氏转化为“王”姓。

除太原王姓之外,周文王、周考王的后裔,在改朝换代后或出逃流亡,或夺爵失国,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他们的高贵的出身,于是也以王为姓。此外,帝王赐姓,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改王姓,也是王姓由来的途径。

在山东的十几支王姓中,有几支是在元朝由蒙古人改姓王而流传至今3、经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王 姓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王氏源自古君王(三代),因王得其姓氏,秦以前因王者缘故才有此氏,汉代全国姓氏才统一。一个姓氏(王姓)非个人所为,乃是单个群体或多群体(三代)演变而来!王亥像

顾亭林在他的《日知录》卷二十三:《唐书》表王氏则云:“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传、己亦无此事。王氏定著三房,一日琅邪,二日太原,皆出灵王太子晋,三日京兆,出魏信陵君。是凡王皆姬姓矣,乃王莽自为舜后,莽败,其族尚全,未必无后裔。而春秋吴有王犯,晋有王良,范氏这臣王生。战国齐有王斗、王?、王?,费有五顺,魏有王错,赵有王登,秦有王稽、王?、王剪、王绾、王戊,亦未必同出于灵王也。韩文公作《王仲舒神道碑》,文云:“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者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此语却有斟酌。

王目前比较早的可考之祖为“王亥”商朝尊其为“高祖王亥”。王亥在夏朝时期地位非常高(如同亲王)王亥后人以王姓!亥为较早的王氏先公之一!

一: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几支姬姓族派:

1: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代,子孙多为居住在京兆、河间一带。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2: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3:出自王子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桓王(林)第二王子;生于周桓王三年甲子,原为东周都城洛邑王城的城父,故尊称为“王子城父”。王子成父因避王室之乱奔齐,后被齐相管仲(公元前724~前665)举荐为大夫,累迁大司马,遂定居齐国都城临淄。其子被周天子赐姓王氏,其子孙便以王为姓。

4:出自周灵王太子晋,又名王子乔,王子乔是为太原王氏始祖。现今王姓大半出自姬姓王氏,因此周文王子孙这一支名气最大人数最多,传太子晋为王氏授姓始祖。太子晋

二:出自妫姓

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三:出自子姓

出自子姓,是王亥七世孙成汤的后人。商代末年,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在此生息繁衍。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王姓是中国五大姓之一,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六。全世界姓王的人大约有一亿。上古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叫晋,因为从小就很聪明,还没成年,就已经很出名了。但后来因为在治水的时候,与灵王的意见不和,被灵王废掉了太子的名位。而晋的家人,也一下子从王室成员变成了普通百姓。但为了纪念他们以前的王族身份,便以“王”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当然,王姓也不都是晋的后代。但王姓的大多数支派,都是由王族后代改姓形成的。王姓大致是由几个王族姓氏转化来的,包括姬,妫,子,夷等。发展和演变:具体的说,王的起源有周朝的姬姓,商朝的子姓,虞舜的妫姓,以及少数民族的夷姓。姬姓的起源又分为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高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京兆,河间;二就是最著名的太子晋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太原,琅邪;三是战国时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公子无忌之孙卑子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泰山。子姓之王,是指商王太丁之子,王子比干的后代,主要居住在汲郡,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河东等地。姒姓之王,是指舜的后裔妫满的后代,主要居住在北海,陈留。王氏的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直到西晋末年,才开始向南方发展。并于明末开始,有王姓迁往台湾。

290 评论

自飘自落

先秦时帝王子孙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人便有以王为氏的。周灵王(姬泄心,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太子晋早逝,子敬宗袭爵位,周景王(姬贵,公元前544~520年在位)时为司徒,敬宗也是景王的侄儿。时周室日微,为了避乱,干脆改姬姓王了,以后子孙繁衍各地。现在闽、粤、台各地王姓,多来自“琅琊衍派”和“太原衍派”。 琅琊为古地名,今山东省东南部的诸罗县一带。敬宗之后十一代孙王错的儿子王为战国时魏国大夫,其孙王谕、曾孙王息,先后任齐国大将和司寇,琅琊王氏发展成名门望族。太子晋四十九代孙王潮、王审、王审知入闽开基,奉为王姓开闽始祖,属琅琊衍派。王潮墓在福建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凤旗山东麓,具有“东龙(盘龙山)、西虎(王虎山)、后旗(凤旗山)、前鼓(鼓山)”胜概,为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即山西太原,惠安洛阳街王氏祠堂对联一曰:“岐山太原衍固始,闽疆鲤城定玉沟”;一曰:“南山沐阳地灵人杰,玉沟汇洛源远流长”。说明洛阳街王姓始祖来自山西太原,属太原衍派。两派均有后裔由此移居省内外并播迁台湾。 沙格与凤山的王忠孝宗亲 《惠安县志·卓绩》(嘉庆版)载:“王忠孝,字文儒,一字愧两,仙塘铺沙格人,崇祯戊辰进士,户部主事”。《台湾府志》云:“隆武建号于闽,(王忠孝)又转总督,赐上方剑,便宜行事,闽之士女皆识其名。至甲辰年同卢若腾来台……丁未冬十一月卒。”郑成功屯兵厦门、金门,王忠孝随郑军抗清。王氏族亲为避免清廷迫害,纷纷迁居台湾,王忠孝也定居台湾,为王姓最早台湾的移民。王忠孝侄孙王璋,字昂伯,长住台湾凤山,清康熙廿三年(1684年),王璋以台湾(时属福建的府建制)生员的身份来福州应试,中选第六名举人,为台湾府第一个举人,后为官清正,名闻天下。《台湾府志》、《福建通志》均载其事迹,子孙繁衍甚多。沙格原属惠安,今划归泉港区。沙格王姓与凤山王姓同属“琅琊衍派”,同为王忠孝族亲。村里沙格宫又名灵慈宫,祀海神妈祖。1985年台湾族亲捐献巨资全面重修,既保持清代建筑特色,宫貌又焕然一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镇和高雄市王姓的南山衍派 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街上万口人丁,王姓人口占7000多人,属“太原衍派”,在洛阳街繁衍后又分两个支派:一曰“南山衍派”,一曰“仕旦衍派”。街上有南山衍派王氏祠堂,祠前高悬“开闽世胄”匾额,中厅奉闽王塑像,殿上挂着“南山衍派”横匾。20世纪80年代修缮一新。清中叶南山衍派大房王清池渡海台湾,先在高雄定居,随着家业发展,子孙兴旺,扩展到台南各地,人口众多,两地宗亲时有来往,并捐资修祠堂。 诏安和宜兰、桃源奉龙潭家庙 龙潭家庙在福建诏安县秀篆乡,它不仅是秀篆乡王、游二姓共同家庙,而且也是台湾宜兰县、桃源县各地王、游二姓宗亲祖籍地共奉的家庙。怎么会有两姓共祀的家庙祖祠?说来有趣。 琅琊王懿忠之后王前溪,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从宁化县石壁村移来秀篆村定居,成为王姓始祖,其子王先益,过嗣当地游家,改姓游,铸铁为生。过继后游姓子孙繁衍散居秀篆的龙潭、溪、北坑、拱涯洋、安美等村。其中五代孙有人跟随俞大猷抗倭,立下战功。俞大猷赐他“四勇奇勋”匾额,遂建龙潭家庙,八代孙游廷院跟随郑经居台,其子游一涵也居台湾繁衍子孙。而原来王姓自先益出嗣后,人丁衰微,所以居台十三代孙游祖送又回继王姓为嗣,使王姓人丁再度兴旺。这样,龙潭家庙便成了王、游二姓共同家庙,家庙大门灯笼两面分别写着“王”和“游”。 龙潭家庙占地五亩多,规模宏大,飞檐高耸,主祠三进,层列有序,护屋两立,屋宇相联。三大厅,八个天井,大小房72间,碑刻记述历次重修情况,台湾都出资参与。游祖送还从台湾带回茶树、柳树和罗汉松,种在龙潭家庙附近,至今生长茂盛。每逢春节、元宵和端午,王、游两姓乡亲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柳枝和罗汉松枝,婚庆喜事也在嫁妆上插上柳枝松枝,成了表示怀念对岸亲人的民俗了。 坑北与田中央王姓一脉相承 坑北村在福建省东山县,明朝初年,漳浦王姓来东山石坛村开基。明中期石坛村王姓有人徙居中部建村,村址建在一条大坑的北面,因称坑北村之名,传至今已廿三代了。清康熙年间,坑北村九代孙王养仔考中武举人当官,带领一批族人跟随官员福康安到台湾,在淡水开基立世,子孙繁衍至嘉义等地。乾隆年间,十三代孙王冠仔又随带一批族亲往台湾建业。同治年间王马体也同王姓乡亲在台北开辟一个村庄,称作田中央。两岸族亲昭穆相同,即辈序均用“原礼私仁衙,太宗百岁齐;公阳开天地,状元宰相家”。两岸族亲保持相同民俗,每年二月初二日和八月初二日举行春秋二祭。王马体在台北发家后,寄回六百枚银元,在坑北村建造一幢房子,坐北向南,落成后王马体携带太太回来祭祖扫墓,探望乡亲,并在屋后手植一棵榕树。至今,这座房子保护完好,人称“台湾厝”,厝后榕树盘根错节,枝叶繁茂,成为坑北村和田中央渊源关系的见证。 卦山村与台湾宗亲来往 卦山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天岭山中,是南靖通往龙岩、永定必经之路。村里王姓种德堂,属琅琊衍派,奉一世祖王维岳,与台湾王氏族亲有亲密的渊源关系。 王维岳福建平和县人,独生女王三娘,招赘陈荣甫为嗣,约于明末清初徙居卦山村,至今全村王姓120多户500多人。历代逃荒外出谋生很多,族谱记载到台湾开族有九代孙王仕政、十一代孙王天佑、十二代王成生、十三代王位和王养、王使、王回、王锦四兄弟、十四代王定子、十七代王秀坤等人,居台主要分布台北市的仕林、板桥、大稻埕,台南的牛埔仔庄,嘉义的小梅村等地,按祖籍地不同房头,分为伯戎派和法嵩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岸宗亲常来常往。道光年间,卦山村宗亲王宜信往台湾探亲,王仕政裔孙家业发展,带头并发动捐献许多大洋为种德堂购买田地产业,收租作每年清明祭祖费用。同治己巳年(1869年),牛埔仔庄光裕堂三房派嗣孙捐148元银洋重修祖祠。族谱记载台湾捐银还有王朝辉、王阿赐、王基山等18人。卦山村十九代王新若,1927年11月赴台探访宗亲,留下《旅台日记》,至今由其孙子王幸德、王文德兄弟保存,是关于两岸宗亲关系的珍贵资料。 (题图:惠安县王潮墓) 福建王姓迁台录 郑金洪

2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海关法的毕业论文

    报关与国际货运 [摘 要〕 本文针对传统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诸多弊端,通过对大量外向型经济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广泛调研,对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岗位技能进行了

    Q47146854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王冕的毕业论文论题

    书中提到了王冕这个人,王冕还是个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孝敬母亲的人。

    qiuqiuFreda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光遇小王子毕业论文

    这年头,能打动人心的游戏靠得不是简单的对战,或单纯情绪的输出;而是玩家与玩家、玩家与游戏情感沟通、共鸣的过程,更倾向于一种私人化体验。 这也意味着,此类情感体验

    spicyqiez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王源的毕业论文

    那个少年有着暖暖的笑容、藏着星星的眼睛、清清凉凉的薄荷嗓音。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身上空气般纯净的气质让他格外耀眼。那年那天,少年懵懂许下心愿。十年之约,谁又陪谁

    老幺2010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王源专栏语录关于毕业论文

    1.这世上没有什么无尽平坦的路,只有认真走路的人。 2.哪怕我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天赋,也会投入百分之七十的努力,做百分之百的自己。 3.成长就是一边失去一

    艾米Amysweet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