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9

1982吃货一枚
首页 > 毕业论文 > 全自动烧结台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坤坤890206

已采纳

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逐步转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单领域、分散建模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产品综合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虚拟原型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将虚拟原型技术引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得到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满足机电产品多领域交互设计的需求。本文基于SolidWorks和LabVIEW软件研究了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LabVIEW集成的相关模块为纽带将SolidWorks和LabVIEW紧密联系,构建基于SolidWorks-LabVIEW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综合设计环境。其次,以直线一级倒立摆为例研究了机电一体化虚拟原型的数学建模、机械建模、电气建模、控制建模以及基于LabVIEW的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仿真。最后,研究了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的仿真设计方法,包括机械、电气和控制等领域的仿真设计以及在基础上的综合仿真设计。将原来以LabVIEW集成的NISoftMotionforSolidWorks模块为桥梁的SolidWorks-LabVIEW联合设计方法进一步改进,使虚拟原型能够完成复杂系统的控制设计并且显著提高实时性和可视性。实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设计方法遇到复杂控制算法、实时性以及可视性等瓶颈问题,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开发成本,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1]刘凯.一级倒立摆系统设计与LQR最优控制仿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2(03)[2]韩亚军.基于线性二次最优LQR的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03)[3]陈海霞,刘霞.虚拟样机技术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03)[4]叶立永,卢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5]易杰,俞斌.倒立摆系统的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设计[J].电子测试.2008(08)[6]张浩,冯长建.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J].煤矿机械.2004(09)[7]姜士湖,闫相桢.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J].机械.2003(02)[8]李瑞涛,方湄,张文明.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应用[J].机电一体化.2000(05)

327 评论

qsfenglingbb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一流设计吧 发布者:16sheji8 发布时间:2008-9-10 8:55:58 阅读:1432次 哥们 ,点进去看,里面每一篇都有15000字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001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00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003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004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005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006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007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008乘客电梯的PLC控制009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010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011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01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013基于AT89C51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014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015减速器的整体设计016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01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018螺杆空气压缩机0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020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021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022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023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02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02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026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027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028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029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030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031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如果需要此设计请及时联系站长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84 评论

开心一刻0312

毕 业 论 文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2.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 3.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我国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同时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结束语:本论文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资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学院工程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得上楼主!

138 评论

似曾相识SaMa

改善混合料透气性途径的研究及锥形逆流分级造球技术应用 1. 前言 唐山国丰炼铁厂烧结机于1997年12月份投产,原设计能力为2台24m2烧结机,后改造为一台 m2烧结机和一台 m2烧结机,由于烧结矿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我厂一直致力于混合料制粒工艺改造,曾经先后实施了一混加雾化水、二混雾化水分段打水、混料矿仓蒸汽预热技术等,对提高混合料透气性起到了较好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混合机制粒性能,在长期酝酿研究的基础上,我厂与秦皇岛新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对改善混合料造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合作研究开发了可应用于烧结球团行业的逆流分级混合造球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取得了明显效果。 2. 改善混合料制粒途径分析 透气性是烧结混合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固体散料层允许空气通过难易度,也是衡量混合料空隙度的标志。所提出公式如下: 在层流情况下: 在紊流情况下: 式中:g--重力加速度 ε--料层孔隙度 η---气体粘性系数 s--料粒比表面积 ρ--气体密度 从公式看,影响料层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是料粒的比表面积和料层的孔隙度。也就是说要提高ε,降低s。烧结料的透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点火前的透气性,二是点火后的透气性。烧结料的透气性决定了烧结生产的效率。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影响后者。从烧结实际生产中发现烧结各带之间阻力损失差别很大。在烧结开始阶段,由于下部过湿,导致球粒的破坏,彼此粘结或堵塞孔隙,故料层阻力大。在预热带和干燥带虽然厚度较小,但阻力损失也不小,因为湿球干燥、预热时会发生碎裂,料层孔隙度变小。燃烧带的透气性最小,这是因为这一带的温度高,并有液相存在,对气体的阻力很大。烧结矿带由于气孔多,阻力最小。但在强烈熔化时,烧结矿结构致密,气孔少,透气性变差。所以在烧结生产中,必须提高混合料的透气性。 改进原料粒度和粒度组成 主要是采用粒度较粗的原料,因为粗粒度物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其透气性也相对较好,配加部分富矿粉或适当增多返矿加入量等,可以获得改善透气性、提高烧结产量的良好效果。在组织烧结生产时,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原料粒度和粗细原料适当搭配使用是有好处的。但是,提高原料粒度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实际生产中8-0mm的矿粉并不多,也不是各厂都有。 加入添加剂,改善混合料的成球性能 在烧结混合料中添加消石灰、生石灰、皂土、水玻璃、亚硫酸盐溶液、氯化纳、氯化钙及腐植酸类物质等有粘性的物质,对于改善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有良好的效果。这些微粒添加剂常常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它能提高混合料的亲水性,在许多场合下也具有胶凝性能,因而混合料的成球性能可借添加物的作用而大提高。 在烧结生产中应用比较多的是配加生石灰、消石灰,特别是生石灰打水消化后,呈粒度极细的消石灰胶体颗粒,分布在混合料内的Ca(OH)2胶体颗粒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其表面能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化膜,胶体颗粒具有双电层结构的特征,由于这些广泛分散于混合料内的亲水性Ca(OH)2颗粒持水的能力远大于铁矿等物料,将夺取矿石颗料和表面水份,使这些颗粒与消石灰颗粒靠近,产生必要的毛细力,把矿石等物料联系起来形成小球。 在试验室条件下我们对白灰配比对混合料制粒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相同原料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配加3%和5%白灰情况下,混合料的透气性指标,结果如图: 这表明白灰配比增加后,混合料的透气性得到了很大改善。为解决白灰消化的问题,我们对生石灰的消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 1、消化一吨生石灰需要吨水,最后消石灰为胶粘状; 2、生石灰的消化时间为10-15分钟。 但在实际生产中,一般由配料室到二次混合不足8分钟,白灰不能消化完全,到烧结机上混合料中有白点,不但对造球好处不大,反而由于白灰消化的膨胀效应对造好的球起到破坏作用,因此烧结过程必须解决白灰及时消化的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 传统强化混合制粒工艺 北京科技大学高为民等模拟鞍钢新三烧的原料及设备条件,在试验室内进行强化制粒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在一定原料条件及设备条件下,对现有二次混合机的卸料口进行收缩以增加其充填率,既提高混合机内的混合料量,也提高物料的停留时间,是提高造球效果有效的措施之一。 2、适当调整圆筒混合机的转速,以提高Fr准数,使混合料的运行点在最佳区域内,也可明显提高造球效果。 3、适当降低二次混合机的倾角,进一步延长制粒时间,可以提高准颗粒的平均直径。 4、加水作业是保证制粒效果的最基本因素,其中包括最佳加水量、稳定加水量及使用雾化水,要根据混合及制粒要求,沿长度方向优化给水量及使用雾化水。 5、圆筒混合机的内衬结构对混合料的运动规律及制粒效果影响较大。疏水性、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可使混合料从滑动到滚动的过渡区提前,有利于提高制粒效果。试验还发现,在无内衬的情况下,混合料的滑动区很大,制粒效果很差。此外,筒内筋板的大小也是影响混合机制粒效果的关键结构。没有筋板,制粒效果差;筋板过高,泻落严重,制粒效果也不好。因此,对圆筒混合机内衬结构的改造也是强化制粒的重要手段。 上述措施都得到了生产实践的证明,取得了明显效果,不同烧结厂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 2.4锥形逆流分级圆筒混合造球技术 多少年以来,因改善混合料制粒效果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世界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一直在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效果:开发出了以造球盘、燃料分加为特征的球团烧结技术和以降低园筒混合机角度、加布料刮刀或档料圈及熔燃分加为特征的小球团烧结新技术。近两年,因后者具有的不改变原有工艺配置、投入小等优点在国内已建烧结厂应用很多 ,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烧结技术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越。尽管如此,大家对于混合造球机理的研究,也只局限于传统的降倾角、加大直径、增加长度、改变转速和加机内布料器等方式,大家对改变混合料受力状态,以提高圆筒混合机的造球率,缺乏研究和应用,使混合制粒效果仍处于低效率状态,限制着生产效率的发挥、影响产品质量及消耗。 造球时间、填充率、混合料性质、合适的混合料水分是传统园筒混合技术的关键。锥形逆流分级圆筒混合造球技术采用逆向思维,由北京艾瑞机械厂研究开发,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锥形逆流分级圆筒混合造球机。该技术基本要点是:通过混合机内部结构的改变实现混合料受力状态的改变达到压缩混合料运动过程“螺距”、延长有效造球时间、增加物料有效滚动路程、提高造球效果的目的; 采用机内分段锥形分级技术实现混和料粒度的自动分级,达到大颗粒物料先向外走,小颗粒物料返回造球的目的;采用新型布衬技术,彻底解决混合机根部积料,实现混合过程死料的再循环,提高造球效果和混合机有用功率。 3. 我厂混合机造球实施方案 我厂现有一次混合机为∮3×7m,二次混合机为∮3×10m,虽然进行过小球烧结改造,造球效果仍不理想,严重影响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制约着炼铁技术的发展。综合上述原理,结合我单位需要停产时间短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改造内容,并在24小时内全面实施。 3.1改善混合润湿方式 混合料在配料室提前自动加雾化水润湿,同时使用具有自动清理粘料功能的双轴生石灰消化器,使配加的生石灰消化完全,烧结料提前润湿。 3.2对混合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主要有混合机倾角、充填率、转速、造球时间的设计调整。混合机加水由传统的管道打眼,水流呈柱状改为新开发的加雾化喷头向混合机内加雾化水,根据混合机内不同区域对加水强度的要求,一次混合机加水方式改为三段加水;二次混合机为一段加水。 3.3实施锥型逆流分级造球技术 原料性质、混合机转速、直径、倾斜角度、混合机长度确定后,该技术是混合机制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通过在混合机内设置锥形逆流螺旋对大小粒度进行分级,延长混合料在混合机内的行程,满足了造球效果的需要。本次改造我们完成了更换成具有锥行逆流特征的特制复合衬板工作,施工简便,改造工期仅用了36小时。 3.4改造后效果 改造后利用锥型逆流导向衬板使物料逆向运动,由于导向槽的高度呈现分级变化,只有粒度合适的物料才逐级越过导向槽滚出造球机, 从而改善了混合机的造球质量。改造前后对比效果见下表1、2。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表1 混合料粒度组成% 烧结负压 kpa 机速 m/min 台时产量 t/台h 料层厚度 mm 0-3 3-5 >5 1# 2# 1# 2# 1# 2# 改造前 40 28 32 13 112 400 450 改造后 125 460 520 对比差 15 13 +60 +70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表2 转鼓% 粉化率% FeO% 燃料消耗 kg/t 利用 系数 t/ RDI+ RDI+ 改造前 58 改造后 46 对比差 0 -12 由表1、2可以看出: 1、改造后,混合机造球效果明显提高,小于3mm部分减少了;混合料透气性改进,两台烧结机料层厚度提高,1#机由400mm提高到460mm,2#机由450mm提高到520mm;烧结负压降低, 烧结机利用系数由提高到,提高幅度为。 2、改造后增加了烧结过程的球团固相反应,实现了低温厚料层烧结,吨烧结矿降低燃料消耗12Kg/t,降低幅度为;产量由2700t/日提高到3200吨/日,效果明显。 3、改造后烧结矿转鼓指数提高降低了,冶金性能改进,对高炉生产十分有益。 经济效益测算 1按烧结矿含税价为元/吨,成本为元/吨,市场价1150元/吨,年有效作业天数330天计算,每年收益: ()×(3200 -2700)×330=万元 2降燃耗12Kg/t,焦粉220元/t,全年降低燃耗效益为: 12×3200×330×220=万元 3造球效果的改善减少了运到高炉后的烧结矿的粉化率,经现场测定减少了5%左右 4改造过程总投资61.67万元,改造后按我厂效益1、2、4项总合为:278.8+-61.67=8111.8万元。 4结论 1、针对我厂混合制粒效果差的系列技术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改善了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提高了烧结层厚度,提高了烧结机速,从而实现了低温厚料层烧结技术,并改善了烧结矿质量,经济效益巨大。 2、锥型逆流造球技术是烧结造球理论的一大突破,实施简便,适合于新建烧结厂的建设和传统烧结厂的技术改造,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1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自动螺丝机毕业论文

    选择全自动打螺丝机是注意看一下稳定性高一点的,精度高一点的,最好拿着产品去试一下就可以了

    木小蹬蹬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许琛烧结钕铁硼毕业论文

    这个现象属于压制成型密度分层!从粉末角度分析:粉末压制成型除了粒度这个关键指标,还需要关注粉末的松装比、流动性、粉末颗粒的形状等附属项目,流动性好的粉末压制成型

    鲁鲁鲁德林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全自动牙刷毕业论文

    1.手柄注塑,2.值毛,3. 打磨,4.拉应力检测,5.包装发货,最后一般采用超声波焊接机或者热合机来密封牙刷的塑料包装,防止细菌侵入。

    杜佳妮62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书 名: 汽车市场营销作 者:王琪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2-1ISBN: 9787111258278开本: 16开定

    gengxiewe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烧结机烟气治理毕业论文

    治理大气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企业的环境治理越来越关注,冶金企业也不例外,目前治理粉尘有两种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仍是应用的主流。袋式除尘器在钢铁工业中

    realnextge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